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2016-05-30李清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折法调动情景

李清明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数学教材无论从内容和呈现方式不是练习题的设计,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客观地分析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性和价值性。

1.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景。《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学习数学。如教学《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开始: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同学能两次都站起来了?从而理解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再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单元主题图”创设真实的情景,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场景,“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比赛”、“跳绳活动”等具体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身边。也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然后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了学生原由的知识和经验。

2.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由具体情景引入后,可以让学生用图片代替花盆,每5个图片为一组分一分,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想、边观察,使学生看到,可以分成4组还剩下个,不能正好分完,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剩下的这3个就叫做余数。这样学生在参与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并总结出了学习方法。再如《分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一张纸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可以发给每个学生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让学生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说一说自己折的1/4的含义,再选几种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他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1/4;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同时在折纸活动中,对不同的折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与众不同的,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但是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力求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材“做一做”中有一幅购买食品的情境图,左边的同学提出:“我有10元,都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瓶,还剩□元。”解答这个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图中都一一呈现并且是确定的,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右边同学的问题:“我有20元,可以买些什么呢?”由于买的东西没指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所以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对这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想买的食品,算出所买食品的价钱。这里学生所买食品的種类可以只买一种食品;也可以买其中的两种食品,还可以买其中的三种食品,而所花的钱正好用完,也可以还有剩余。从而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验到问题解决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出美丽的图画”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探究小组,让每个组里的同学大胆地进行创造性地拼摆活动,然后由代表到视频展示仪上交流结果,此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思维空前活跃,创新意识增强,竟有30多种拼法,有的像汽车、有的像机器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路标……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就是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大胆的想、说、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参与探究数学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施教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课堂实施过程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3.

猜你喜欢

折法调动情景
情景交际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小鸟的简单折法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人和动物的基本折法(二)
人和动物的基本折法(一)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