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6-05-30任开忠
任开忠
【摘要】数学教学的一般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数学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由针对性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的途径,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层面的探讨不少,但教师缺乏的不是理念的灌输,而是实践层面教师教学行为有针对性的引领。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策略入手,探讨有效教学教师行为的跟进与改善,寻找有效教学的路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师教学的探究活动过于形式化
很多数学教师在探究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形式化,探究内容、探究方法不能真正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活动,探究的目的也不够明确,这样便失去了探究活动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几何体”的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动手制作集合模型,在学生完成模型之后,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简单地体会几何体的形状,而不是深入地进行下去,这样不能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几何体,对于学习几何体这一探究活动没有很大的帮助意义。
2、课堂教学活动过于机械化
很多教师由于没有教学经验或教学经验不足,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往往跟着教材走,而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或知识的相关性作出合理的课堂教学设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机械地解决问题,有些时候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这样很容易满足学生得到合理推理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数学来说没有很大的发展作用。
3、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向往独立、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心里压力很大,而教师只有在上课的时候同他们接触,其他时间交流机会很少。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深刻认识这一点,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多了解学生。教师容易对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偏爱”,而对于不主动、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往往不能一视同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跟几个积极的学生互动,忽视了班上进度落后的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确保数学课堂教學积极活跃
数学课程是一门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参与此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的参与中需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高效地获取知识,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让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态度参与内部数学的学习和思考当中,真正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比如,我们在讲到有些数学概念时,让它们以谜语的形式出现,如,市场无人无货(打一数学名词)———空集;春夏秋冬(打一数学名词)———周期;财大气粗(打一数学名词)———无穷大;停战谈判(打两个数学名词)———商、和;等等。
2、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我们的社会生活与我们的知识世界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把生活实践当中的实例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应用合理的教学技巧,落实对学生的基本培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可以合理地创设一些简单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和分析,保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对学生的有效教学。例如,以“线线平行”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扇绕着一边发生转动时,另一边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没有公共点,门框转动的一边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形成线线平行的现象。
3、灵活的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往往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恰到好处的结果。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就是努力寻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其控制与调节,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达到预期目的。在这方面,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做法,那就是搞“教师中心论”,搞“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始终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一种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4、把生活、数学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生已具备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飞机为什么要沿球的大圆飞行?城市道路上的下水盖为什么都是圆形而不是方型或其它形状呢?等等。对这些学生已有的社会体验,如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
总之,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学习阶段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理论性强,因此,作为高中教师,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地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压力下痛并快乐地学习,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例说数学教学中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194-195.
[2]唐璠.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大改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162-163.
[3]徐茜.“问题解决”与“高效课堂”在高三数学教学的实践心得[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