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学
2016-05-30彭雪蓉
彭雪蓉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至关重要。新课改要培养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有动手实践能力、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虽然数学是一门逻辑系统构造起来的学科,但却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数学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方面,这样一来,就要让学生“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
人文性的数学内容,应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而再创造的产物。如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仅围绕算式讲解134-98=134-100+2; 学生难以理解,不明其理。可将枯燥的数字处理成鲜活的生活现实:“妈妈带了134元钱,买了一口锅用了98元,媽妈会怎样付钱,手中还有多少钱?”学生通过联系“付整找零”的生活经验,得出计算方法,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想法。
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折射出竞争、合作、友谊、道德等很多内容,它是良好的人文环境的一部分。让学生的个性在数学活动中飞扬。陶行之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因此关注个性,激励创新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的活动而不断的发展。如:教学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这样的题目:“老师想做一块面积是24平方米的小黑板,你们想帮老师怎样设计?”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设计成长6分米,宽4分米的小黑板。”“做成长8分米,宽3分米的。”“做成长12分米,宽2分米的。”……新颖多样的解答思路,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三、提倡学生提问,让抽象的数学教学变成趣味教学
问题具有了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性。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小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这一客观主体。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有一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抓住什么?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其实,细细回想一下,课堂上出现的“冷场”情况,有很多时候就是由于我们教师本身的提问存在不合理情况,难以为学生理解而造成的。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考中因有趣而愉快,因愉快而乐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儿童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便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途中口渴了,孙悟空买来一个大西瓜给大家解渴。孙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给了猪八戒四分之一,猪八戒很不高兴。之后孙悟空重新把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给了猪八戒两份,猪八戒满意地说:“这一回多得多了。”唐僧、沙僧、孙悟空听了都哈哈大笑,猪八戒却莫名其妙。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哈哈大笑呢?这样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带着这个有趣的问题,兴致盎然地参与学习,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如,一个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讲完新课后,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猫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狗的车轮是圆形的,小鹿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四、营造人文环境,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生命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教学也应该在不断地生成着。对学生而言,人文化课堂教学生活是其整个生活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不断启发、鼓励下,满怀着兴趣和探究意识,主动参与智慧性的挑战活动,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将外在知识进行选择、重组,以个性的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意志和调控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从而使个性不断发展。对教师而言,教学是教师自身的生命实践活动。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整节课中我选择了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圆形物体、圆形建筑,让学生欣赏“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在探究圆的本质特征时结合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历史的视野上去丰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本节课的实践中,学生对圆的历史、圆的美丽有着深刻的感悟,觉得数学课堂丰厚有趣,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学生觉得数学非常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这样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通过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渗透了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