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

2016-05-30彭趣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

彭趣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旨在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论述其实施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34-01

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由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实践课程主要是为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作为基础课课程补充和延伸而设置的课程形式。实践课程具有主体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征,以实践课程为基本形式,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进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意义

1.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它从静态角度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获得较为扎实而系统性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但往往容易与生活相隔离。实践课程课立足于生动、丰富、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从动态角度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亲历亲为,感受鲜活的社会现状,丰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理论的认知程度。同时,通过实践课程,直接感受社会的矛盾冲突,在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途径,从而使理论学习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与拓展。

2.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社会实践课程中,学生要直面社会矛盾与冲突,对现实生活中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的现象都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思想矛盾运动和道德标准的痛苦磨合,这有利于提高是非判断能力,促进健全的人格形成。

3.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课程使教育内容“活化”,使学习动机得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性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个体只有在社会实践课程中才能发现这一必要,继而主动去寻找现实和历史的根据,在责任承担中建立起道德信念。德育的最高形态是一种“无教之教”即形成学生的道德自我约束机制。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获得了自我评价和学习的机会,时时反省、改进,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这样说,没有实践课程,就没有道德的自我发展。

4.有利于发展个性和团队精神

人的个性品质体现为自主性、独创性、差异性。实践课程使学生获得自主并创造性地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亲身体验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情感性和个别性,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境界、情感经验、人生态度的不同,就会在共同的体验中形成不同的感受,发展不同的个性。同时,实践课程是在交互合作中进行的,强调同一主题下的相互配合、合作的分享。因此,它在关注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达到个性和群性的和谐统一。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实施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性劳动、革命传统教育、热点采访、时政宣传等具体内容。从德育的目标来考察,只要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的,都可尝试和创新。但不管是哪种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亲历亲为

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课程,是为了将学生的内心感受形成认识,并将其转化为行为原动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为此,在实践课程中需要做到:从学生的角度选择恰当的德育内容,联系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开发利用实践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通过亲身经历实际过程获得相应的道德体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灵活安排课程时间,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2.自主发展

倡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设定课程目标,依据自身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激励学生自主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此,在实施中需要做到: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信任、平等和真诚的人际关系,提供宽松、融洽的课程氛围;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程情景,正确认识所知所感;学生遭遇困难时,鼓励自主解决问题,给予适当帮助;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激励发散思维看待问题。

3.探索发现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用合适的方法,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经历失望、痛苦、喜悦、满足等心理变化,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认识境界的升华。为此,实施中需要做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促使学生采用多种手段主动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协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探究有效途径;评价探究发现成果时,着重过程积累而非结果成败。

4.交往合作

实践课程是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进行的多边、多向、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尊重理解他人,培养团队精神。为此,实施中要做到:提供多种交往条件及方式;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心理环境;采用多种交流形式,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分享学习成果、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应是丰富多彩的,从形式上看,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是最好的实践课程;从内容上看,将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问题是最有意义的题材;从目标上看,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努力实现“学生在社会实践课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