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6-05-30杨爽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图钉格子思维

杨爽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的有效提问,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提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原则策略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从中发现问题以调控教学。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目的不明确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备课,而是依靠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来进行数学教学,很多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都是教师随便就提出来的,使得问题的随意性很大,问题的目的性十分模糊,学生甚至都不明白教师所设置问题的用意是什么,更无从回答,以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2.忽视学生的成长特点

高中数学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教学方式,内容大多都比较广泛且程度较深,从事多年数学教学的高中教师,更是对数学有自己一定的见解.有些教师为了盲目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经常会列举一些难度过高的数学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却忽略了高中生的成长特点,高估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出现了一种畏难心理,以至于出现了“拔苗助长”的情况出现.

3.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很容易先入为主,进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至于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却心不在焉的情况出现,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往往是埋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欠妥当.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理解能力还没达到成人的标准,所以教师所教授给他们的知识,他们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吸收和消化的,“填鸭式”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师所预想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的学习困难越积越多,进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 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成因

产生原因归纳为:

(1)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如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对相近的数学概念混淆不清,数学方法的类比不当引起的推理结果错误,将数学公式化造成的思维偏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等。学生的猜想或假说有时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加以爱护、引导,否则会挫伤学生求知欲,抑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2)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要创设良好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膽猜测,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思维障碍特点,要善于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教材给出这样的引入: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关于国际象棋有这样一个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粒麦子,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粒麦子,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粒麦子,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粒麦子,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子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子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上述要求吗。

2.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根据学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成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进行诱导式提问,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启发性提问的关键点在于选准问题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贵精不在多。特别是启发性的提问,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认真探讨提问的艺术。例如在椭圆概念的形成的教学中,当学生用细绳和图钉画出椭圆后,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纸板上的作图说明了什么?②在绳长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两个图钉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当两个图钉合在一起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个图钉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个图钉固定,能使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能画出图形吗?③根据以上作图实验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通过上述问题,学生对椭圆的概念就会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全面深刻的理解,不仅使他们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数学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真正功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图钉格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当气球遇到图钉
巧取图钉
巧取图钉
数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数
格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