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16-05-30李景余
李景余
【摘 要】本文结合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例,阐明了在初中物理学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解决教学的方法为切入,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合作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探究;问题情景;课堂教学;解决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向,才有动力。新课程是以问题情景的研究开始,强调物理教学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的基本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物理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与合作,不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强化应用意识,实验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解决”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教师适当为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自”能力提高,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说说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挖掘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情景是知识发生的框架,是学生了解和学习知识的有效切入点,知识产生于问题情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出现,不断展开问题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的意图,力求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发展动手动脑技能,达到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所谓问题情景就是使学生面临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环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寻找问题,为问题出现加以探索、为成功的希望得以解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有欲望想解决问题的思想。
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一是这个情景必须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特点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二是这个情景必须以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中心,能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样,学生所提问的问题直接切入到本节课学习内容,并且更加容易获得本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不仅能给每位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能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设计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物理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一种“在发现”,“在创造”的过程。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角度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不会是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教师应根据特定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猜想中探索,经过交流、合作、推理中得出结论。初中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或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例如:“长度的测量”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对长度单位认识,数据要求,准确到什么程度,选择什么量程的刻度尺进行测量从不太清楚到理清思路并能自己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通过小组实验结果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质疑,争辩,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形式的学习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共生效应”,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源自于生活,也应用于实际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的习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好物理知识的根本目的。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物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平台,让学生主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提高能力。正如一个人走在平坦的道路上,都可以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只要是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我们是否想过人是靠什么走路的呢?当你听了这个问题,总会觉得好笑。常言到:“只要我有一口气,能抬起脚,就能迈开大步前走,不就可以了吗?”而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请你试一个动作:挺直身体,背贴着墙站在地上。抬起一只脚来,向前迈步,若能身体不离开墙壁,这只脚能跨得出去?如果抬起来的脚向前迈出一步,再回首,身体是不是已经离开墙壁了。这说明,人身体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靠这种力推着人前进的。依据力学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外力越小,行走时就会更加困难,从较粗糙表面步入在光滑的冰面时,人们自然不敢迈开大步,而只能严肃谨慎地挪动双脚。这样一来,不就能充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实际生活应用的价值了吗?与此同时不就能让学生取得应用物理的技能和技巧了吗?
综上所述,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发学生的智慧上,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