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2016-05-30刘波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工作

刘波

【摘要】随着高校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引起了学校领导者的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管理难度大,复杂程度高。以往主要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后,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档案管理中,大大简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了管理效率,為档案管理工作赋予了更多的活力、生机。就高校事业发展而言,高校档案管理是其中的一部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将高校开展活动的记录、社会服务功能反映出来,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要想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管理者必须融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改善高校档案管理质量。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方法

所谓高校档案,就是指高校在管理、科研、教学等各种办学活动中形成的、对社会、学校均有着一定参考价值的各种声像、图标、文字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随着学校建立的历史越长,高校档案也会积累得更加丰富,它能够对学校的发展思路、办学理念进行记载,便于指导高校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1]。从现阶段高校的档案管理情况上看,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想提高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高校档案进行管理。

一、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一)领导人员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性、政策性较强,不过因受到传统思维习惯、工作方式、性格阅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尚未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轻视档案管理,注重教育建设的思想。管理人员的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员工的态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提升。

(二)档案意识比较薄弱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功能可能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够发挥出来,功能的发挥具有隐性、渐进性的特征,易被群众、领导者忽略。部分高校没有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流于表面形式,部分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了解,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单纯的文件保存、留档工作,且管理过程中不够细心,出现了文件资料遗失的情况。

(三)档案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部分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不愿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还有部分高校即便引入了信息管理技术,不过应用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并没有合理利用技术资源,无法实现档案数据信息的共享。

(四)管理队伍不够稳定

近几年,高校档案工作地位有所提升,然而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将档案管理视为低技术、浅层次的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单调,未被引起重视。与管理、科研、教学等其他单位相较,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够理想。

二、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一)高校领导者要对档案管理引起重视

档案管理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对高校后续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规律。为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管理者必须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强化档案管理的执法、监督、调控、决策力度[2]。

另外,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干部职工、学校领导均需意识到档案管理的作用,关注档案管理工作进度,支持该项工作。档案管理者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促使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多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信息开发能力与信息利用能力,提升档案管理质量[3]。

(二)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需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构建管理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到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高校还需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总结、评比、验收、检查档案信息。

制度的构建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的基础,落实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落实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使抽象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化,将档案管理融入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档案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不断进步、发展。

(三)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由管理人员来完成,由此可见,管理队伍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使管理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够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力与生命力,确保档案管理的质量[4]。高校要创建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采取措施促使办公环境得以改善,可采用奖励与惩罚制度,针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度奖励,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注重更新业务、拓展业务,多学习计算机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四)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高校档案管理者需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变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促使服务手段得以改善,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与内容。教职工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及时查询到个人档案信息,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结束语

档案管理具有归档难、整理难、保管难、收集难等特点,在管理过程中,高校需构建竞争激励机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创新。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高校必须从多个方面完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便于满足高校科研、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06):99-102.

[2]夏文.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略[J].北京档案,2011,(02):37-38.

[3]彭志斌.论高校档案管理“失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0,(04):51-53.

[4]王朝阳.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5):44-46.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选工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