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新生寝室管理建设初探

2016-05-30李彦伯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务通识寝室

李彦伯

【摘要】寝室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寝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而且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结合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实际,从大学新生特点及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大学新生寝室管理科学化进行探索,希望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新生寝室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生新生寝室管理科学化

1、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已提前实现了大众化。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并普遍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等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办学和就业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成为当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识教育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性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湖北大学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于2011年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开展通识教育,“以学生成长成才”校园建设理念为导向,努力为学生创造优雅、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学校大力构筑德育工作新平台,自学院挂牌“湖北大学养成教育特色基地”以来更加重视通识教育学院的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寝室建设作为生活园区建设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应受到相应的重视。

2、大学新生寝室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新生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家庭为主转向以集体为主,完成自我统合的关键点,步入学校大门,也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今大学新生多以95后为主,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之间存在性格迥异、生活态度不同、经济条件悬殊等问题,小到言谈举止,大到思想观念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在家从来没打扫过卫生,所以也不愿意打掃寝室的卫生,有些学生可能独立性比较强,爱干净整洁,把寝室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都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不平衡,这样就会直接导致矛盾的产生。寝室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二个“家”,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寝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也是最实际、最有利、最突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阵地【1】。

2.2 大学新生寝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大学新生寝室建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寝室内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高校寝室的内务管理一直是寝室建设的重要方面。寝室内务检查从大学新生军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它是新生军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对寝室的内务管理也非常的重视,每天的查寝工作也尽职尽责,但是部分寝室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观念、卫生意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寝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书本、鞋袜乱扔乱放,地面布灰尘和污垢,床单被套乱成一团,室内臭气熏天等等。每次寝室内务检查应付了事,他们意识不到寝室的干净整洁受益的是自身。

第二,寝室成员之间内部关系的问题。大学新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个性特点都有所不一。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严重,有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做事情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激化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特别要提出的是,有些学生沉迷手机和网络,除了在课余时间玩以外,中午或晚上的休息时间也在玩,这样以来就会影响寝室其他成员的休息,不但影响白天的日常学习,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会引起寝室同学的不满,从而造成寝室的关系不和谐【2】。

第三,寝室文明安全的问题。吸烟、喝酒、违章用电、偷窃是寝室文明的“四大天敌”。大学新生刚步入大学校门,相对于高中生活来说比较自由,一部分学生吸烟喝酒成为寝室的一大“娱乐活动”,殊不知这种所谓的娱乐活动不但伤身,而且破坏了寝室文明。还有些学生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室内电线、网线乱接乱拉,这些都为寝室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大学寝室偷窃、失窃情况屡屡发生,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造成的,如把贵重物品乱放、开门忘记拔钥匙、外出不锁门等等。

3、通识教育背景下寝室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素质和涵养的体现之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其文化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精神文明的高低与否,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状况和水平。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通过开展寝室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它具有润物细无声,具有对学生思想、修养、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和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且全部都是大一新生,缺乏高年级学长、学姐以及各大有经验的学生组织的引领,新生在寝室的生活、学习时间相对于其他专业教育学科性学院的学生更需要朋辈的指引。因此,加强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4、大学新生寝室管理科学化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寝室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古语有云,“无规矩,不以方圆”,建立切实可行,健全有效的寝室管理制度,是做好寝室管理工作的前提。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学生寝室内务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各学生寝室实行寝室长责任制,寝室长负责本寝室的内务管理工作,排出值日生表,检查、督促值日生工作;各寝室应保持寝室内部整齐干净,寝室成员需整理内务。将寝室垃圾带走,任何时间不得将垃圾杂物堆放在过道上。每周四早上6:50—7:30为寝室内务检查时间,由学院相关负责老师及公共权益部全体成员负责寝室内务抽查,全体寝室需要在检查时间段保持寝室大门敞开,并留至少1名寝室成员在寝室,以便配合检查,各习苑辅导员每月对各自习苑寝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真正做到了找重点、抓典型、严处理、严格规范寝室行为,做到寝室管理有规可循、执行有章可依、检查结果有据可查。

4.2 丰富寝室文化活动建设,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推进寝室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莫过于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活动。学院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台、海报、横幅等载体宣传寝室文化,开展与寝室相关的各类活动,如“星级寝室”申报创建活动、寝室风采展示大赛、寝室文化设计大赛等等。通过开展的相关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和谐如家的寝室氛围,激励广大学生树立“以寝室为家、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用文化的内在力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规范、影响学生的个人行为,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寝室风气。

4.3 辅导员定期走访寝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到寝室

寝室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寝室生活提供给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性舞台。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办学模式是半军事化与半封闭式管理相结合,由于其特殊的办学模式,学院规定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晚上辅导员都要坚持走访学生寝室,检查学生是否有晚归或者不在学校的情况,把缺勤情况及时上报学院,确保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辅导员在查寝的过程中,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掌握学生第一手信息,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身上。

5、小结

高校寝室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专业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种文化集于一体的“文化”生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前哨阵地。寝室文化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本文结合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树立长期努力、持之以恒的观念,才能更好的完成高校学生寝室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孙雪松,成存雪.高校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探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

[2] 鲍时好.大学生寝室管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9)

[3] 臧连兴.浅谈高校寝室管理问题及对策[J].高校研究,2013(10)

[4] 曲艳鹏.浅谈高校学生寝室管理[J].科技向导,2014(3)

[5] 戴亮.当代大学生寝室管理规范的探索和實践[J].读与写杂志,2014(9)

猜你喜欢

内务通识寝室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相声)内务的魅力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