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2016-05-30冯春桂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凝聚力班集体后进生

冯春桂

【摘要】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如果没有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那就更谈不上教育好学生了。“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创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化后进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赏识教育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如果没有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那就更谈不上教育好学生了,我们也就更不能培育出鲜艳美丽的花朵了。

当我们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因而,赏识教育如果被班主任所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一把“金钥匙” 使孩子不断追求成功。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赏识教育无疑是个中的奇葩之一。结合班主任教育教学实践,我谈一下自己对赏识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赏识孩子,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习惯。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这是赏识教育中的名言之一,赏识教育认为,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把学生看成一座亟待开采的金矿,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从而使学生被发现、被认为、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产生自信,不断进步。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班主任应真心真意地赏识 ;而在他们犯错误或失败时,则更要在批评中去賞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找出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进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二、赏识学生,激发学生创新。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好动,思维活跃,极具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新的想法,新的举动应该投入十分的关注,不能轻易的否认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而是应该适当的引导,有时更加需要有赏识的眼光。要知道:也许,你的恶语相向会熄灭创新的火花;也许,你的赞赏会使创新的火花燃成熊熊火焰。

三、赏识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需要教师的赏识,更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想搞好师生关系,首先得关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信服老师,从而教育好学生。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品德等全面发展,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生的每一次学习生活的过程当成是孩子学走路的过程,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赏识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学生才能在进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从而更加信任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找准时机,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任何学校、班级都有后进生,只是落后的程度、数量多少不同而已。身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性格、意志、兴趣等各方面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愿学、乐学。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后进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我们可以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赏识他们的成功,从而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也有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采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只有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才会规范。

以前上班会课时,我总会花多时间指出班级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而对于他们表现突出的地方,我则轻描淡写。总以为越严他们就会越有上进心。可是,在当了几年的班主任之后,我才发现,这样的天天说教只会使大多数同学越来越反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后来,在开班会中,我运用了赏识教育,尽量多的去表扬做了好事,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同学,让学生们感觉到:我班的好人好事真多呀,有那么多的优秀同学,我也不要落后,我也要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总之,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主编:李伯黍、燕国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赏识你的孩子》,作者:周弘,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出版。

猜你喜欢

凝聚力班集体后进生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如何对待后进生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