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

2016-05-30杜永辉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教师应幼儿

杜永辉

【摘要】 21世纪对人们的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幼儿教育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思维能力

21世纪在高科技迅速产业化的巨大冲击波的推动下,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面而严峻的挑战。由于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难预料,21世纪对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正如幼儿教育纲要中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在语言表达方面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幼儿入园后,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语言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熏陶环境,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自己的讲话技巧,让幼儿爱听、喜欢听、听得懂。例如,给大班的幼儿介绍“蚕”时,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蚕的外部形状、特征、生长过程及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搜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美妙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给幼儿概括时可以这样说:“一条春蚕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丝,吐完丝、做完茧,它就安安静静地进入了长眠,而把柔软、洁白、光亮的丝留给人间。”用这样形象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逐步达到清楚、简练、优美,让幼儿喜欢听、学得会,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二、教师应把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贯穿在一日活动之中

我们知道,幼儿入园后的一切活动都在教师的视线中,他们形影不离地围绕在教师身边,因此,教师应随时了解每位幼儿语言发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语言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语言的教育形式,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是针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最有效途径。这种教育活动比较注重设计与组织,关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景,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师幼间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我们现在广泛采纳的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等,从不同的角度为幼儿创设了比较丰富的语言学习情景,提供了幼儿语言发展需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互动操作,促进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和获得有效的、有用的语言。

2、教师应注重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之间都有间歇,通常称为过渡环节,如教育活动之间、饭前饭后、午睡前后等,教师会提醒幼儿如厕、喝水等。这样的环节也是在教师的监护之中进行的,我们应允许幼儿在这样的环节中自由交谈,更多地提供师幼间、幼儿间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各种感受,消除幼儿压抑、紧张、胆怯的心理,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应从注重幼儿心理入手,创设一个轻松、和谐、自信的语言氛围,增强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信心。首先,教师在自然状态下了解幼儿真实的语言水平,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做到因人施教。例如,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轻度口吃的毛病,教师就应特别注意,不能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而要逐渐地给予纠正,对他说话慢一点,让他学会模仿,还要尽量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就可达到个别教育,促进发展的目的。其次,尊重幼儿说话的权利,允许和接纳幼儿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保护幼儿自尊心,增强幼儿自信心、成就感。

三、利用自然環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素材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丰富的语言。因此,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感受生活、感受真实的世界,让幼儿不仅有说话的机会,而且有说话的内容,这是十分重要的。如,在下雪的时候,带孩子到户外接雪花打雪仗,引导幼儿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景,让幼儿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老师可用语言启发他们,如“雪下得好大呀!雪花一片片、一团团落下来,软绵绵的,就像白色的鹅毛一样,我们就把它叫做鹅毛大雪。”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铺在地上。”有的说:“像撒了一层白面。”有的说:“像撒了白糖。”有的说:“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绒毯。”这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还可以带幼儿去果园、鱼塘、农场等地方亲身感受生活。在此过程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尽情感受生活的美好,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自己眼中的一切。这种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过程,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四、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及展示的机会,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教师应注重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开设“小喇叭”栏目,每天在固定时间让6~7个幼儿轮流到办公室的广播机前朗诵儿歌、讲故事、介绍自己和家庭情况,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勇敢表达的机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表现为抱着话筒不敢说、声音小、不自然,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自信、勇敢地面对话筒,流利地讲述自己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归来后的幼儿,会感觉像胜利凯旋的英雄,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那种成就感、那份自信,让其他幼儿渴望、企盼。“小喇叭”就像一味新鲜的调味剂,在吸引着孩子、鼓舞着孩子,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础,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教师应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