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知识的“七寸”
2016-05-30瞿智玲
瞿智玲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构建,多样化科学教学体系逐渐出现。因此,怎样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就成为现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将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作为教学案例,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探究,旨在为教育资源的优化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认识三角形》课程的构建,主要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按角分类以及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为了实现这一内容,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分析,从而在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大量实践探究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三角形的认知,从而在最终程度上实现教与学的综合性发展,为学生创新性数学思维的激发提供有效的保证。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分析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其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不同三角形的名称,以及构成三角形需要几条边、几个角等知识。因此,在课程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其有效性的分析,教师应该设置问题,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并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不同三角形之间的共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三角形组成的基本原理,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如果在同一条线上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吗?如果不在一条线段上呢?如果在三角形构建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首尾连接呢?学生在思考以及实验的过程中,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被称之为三角形,通过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二、教学目标的有效分析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其相关的性质却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在学习三角形基本特征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例如,在判断线段是否可以组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如:在以下两组数字中,同学们分析哪一组可以构成三角形,第一组:a=2.5cm,b=3cm,c=5cm;第二组x=6.3cm,y=6.3cm,z=12.6cm,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会得出第二组可以组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就应该归纳结论:在三角形三条边已知的状况下,应该首先找到最长的边,然后再检验两条短边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会大于第三边,然后作出结论。通过这种问题的探究及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因此,在探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灵活性的课程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结构的反馈分析
在数学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注意反馈机制的构建,其数学教学模式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校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的教学反馈活动,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性的反馈,创新学生的观点,为学生持续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程反馈中,应该让学生对课程中隐含的知识进行思考、总结,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三角形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知识及内容。所以,通过反馈及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三角形认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有效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与此同时,在现阶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实验探究、互动教学的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数学思维,从而为學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李龙.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教版八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例[J].数学大世界,2012,(02):4-5+7.
[2]孙朝仁,朱桂凤.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慢、降、放、退”教学策略——7.4《认识三角形(1)》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J].中学数学,2013,(08):34-38.
[3]鞠丹.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