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16-05-30叶爱弟
【摘 要】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生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所重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数学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了更好发挥出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数学属于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思维较为严谨,应用也比较广泛。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学中已经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素质,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1加强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技巧
俗话说的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只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技能,才可以让学生扎实的进行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操作技能、演绎推理技能以及运算技能等都可以算是初中数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运算技能主要指的是可以正确的采用运算法则来运算数和式,而且可以正确的应用数学概念以及公式,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比如实数之间、代数式之间的加减乘除、开方以及乘方运算等,还有多项式因式分解、解不等式、解不等式组、解方程、解方程组、函数运算、统计运算等。关于推理技能主要指的是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所有已知条件、定理公理、符合定义等各方面进行合理的推理。关于证明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圆、特殊四边形等都会应用到推理技能。而操作技能主要指的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验、量测、几何作图、设计图形等技能。
比如,“证明不管K取哪个值,x2+(k+2)x+2k-1=0 始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个题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分布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应该利用根的判别式确定方程根的情况,当Δ>0的时候,方程组的确有两个不等实根;假如Δ=0的时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当Δ<0的时候,方程并无实数根。根据计算结果可知,Δ=K2-4K+8,按照多项式配方可知结果(k-2)2+4,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再严谨的表达出整个解题过程。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配方法以及方程组根的判别式等基本技能。
2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的确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很多都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教学情境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将学生从生活转化成学习,进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如,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概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这和概率存在一定联系,假如教师在授课中讲解的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可能会导致学生们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明天下雨或者不会下雨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这种问题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种情境教学可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转变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而言,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之处,进而有效培养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教师讲解“四边形”中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比如以往教师可能常常会将一个等腰梯形切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解“梯形中位线”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把等腰梯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这样便于学生体会到每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而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打造探究式课堂发展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式课堂,主要是引导学生可以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并且自己自行判断自己回答正确与否,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构建探究式课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教师先向学生们讲解勾股定理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慢慢过渡到一般情况,而且应该推广到普通非直角三角形,判断“勾股定理”是不是同样也适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5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教师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提高解答能力的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教师首先可以提问,“目前为止同学们学习过哪些数?”很多学生就会回答:“自然数、分数、小数。”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这些数是否有共同的特点,应该怎样区别、判断这些数呢?”这样的话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帮助学生一起回顾自己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6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分析问题。比如,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们深入分析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待学生们思考一定时间后,继续提问,“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应该有几条?每条中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7结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麦景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农家科技,2011(25).
[2]吴彩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
[3]李海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5).
作者简介:
叶爱弟,女,福建福鼎人,工作单位:福鼎市第十七中学,中教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