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

2016-05-30张玉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形体小学体育

张玉芳

【摘 要】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正日益受到重视,也是学校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素质的重要手段。因为礼仪教育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主体性等特点, 而且在礼仪教学演示中还需要一定的场合、场地配合。

【关键词】小学体育;礼仪教育;课堂;形体;教师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体育教学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演示的场合和氛围, 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接受礼仪知识并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由于礼仪教育的渗透不仅引导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举止, 加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性, 还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些相关的礼仪教育和礼仪常识,为规范学生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优良作风发挥其很好的作用。

一、礼仪教育应贯穿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

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学生应有的品质。如今中小学生礼仪素养的状况令人堪忧,许多学生的礼仪培养只停留在口头上,加之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体谅和关心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素养。而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主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特点恰好是礼仪教育的较好场所。

1.课前的礼仪

体育课开始,首先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等老师走到队伍前面,面对全体同学时,全体学生要立正站好,向老师行注目礼。这时的礼仪形式是: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应回答“老师好!”。

教师应精神饱满的站在队伍前面,声音要清楚、洪亮,充满真诚,给学生一种既亲切又让人敬仰的感觉。学生应做到队伍整齐,声音响亮,让人感到振奋。师生间这种良好的礼仪为上好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2.课中的礼仪

课中,在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认真听讲,不做无关的事,不随意说笑,不乱走动。学练过程中学生向教师提问应先举手,经许可后方可发言。学生提问或回答时,仪态大方,声音要洪亮、清晰,要勇于展现自我;教师辅导学生时要表情和蔼、举止得体,要尊重学生,要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要展示出良好的风度。

3.下课的礼仪

体育课下课时,师生应相互致敬、道别,待教师宣布“下课”后,学生方可解散。但师生互道再见的方式却不一样,也非常有趣。根据笔者的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宣布下课,体育委员发“立正”的口令,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学生说:“老师再见”。

(2)教师宣布下课,体育委员发“立正”的口令,学生说:“老师再见!”,老师再说:“同学们再见”。

(3)教师宣布下课,学生成立正姿势,师生互相鞠躬同时双手击掌,以示互道再见。

(4)教师宣布下课,学生成立正姿势,学生说“老师再见!”然后师生互相鞠躬同时双手击掌,以示互道再见。

建立和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中的礼仪,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讲文明、讲礼貌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礼仪教育。

二、在形体教学中渗透礼仪常识

1.体育教学场合的特殊性符合礼仪教育

体育教学的活动性、开放性、主体性、系统性等特点符合礼仪培养的要求。体育课中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课,而主要是在室外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身体练习,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学生间协作、竞争、对抗的活动也较多,经常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容易受到教学手段、组织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抓住这有利条件,及时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礼仪培养,用现身说法使学生直接接受礼仪实践。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促进礼仪教育

自古以来教师的言行教育就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的,因为这是一个人记忆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文化素质和形成高尚人格的关键时期。所谓“童蒙养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在孩子的心灵还是一片净土的时候,通过课堂的礼仪教育,为他们未来修身立世打下深厚的基础。小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身体的形态训练,文明言行的来体验强化训练,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在训练比赛中培养礼仪习惯

礼仪首先是一种个人修养, 然后才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良好的礼仪。作为一个现代人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几乎都能得以体现, 一是体育课堂上可要求学生按指定的地点快速集合整队跑步进入操场,师生互道安好,清点人数,整理服装,指导着装要领。二是训练中安队列要求站好队,不能乱动。三是训练时组织学生反复做相关动作,养成讲究礼节习惯,再如比赛的入场和退场时,都要主动与对方队员握手以示友好。在比赛鸣哨结束后,运动员或运动员代表应主动上前与裁判员握手, 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公正执法。

三、礼仪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1.教师仪表的表率性

古人言 :“亲其师, 信其道”寓意着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 反馈于教学的过程, 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为此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 渗透礼仪教育。

体育教育应贯彻德育为先导、全面理解“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健康、平等、向上”的教学氛围。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无论在什么场合教师都要有端庄的举止,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遇事得体,课上课下一个样,杜绝一切不健康言行。

2.教学语言的感染性

体育教学是动态教学,教学组织比较复杂,有效地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响亮准确的口令,端正的体姿,都能给学生带来质感的变化,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3.组织教学的规范性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过程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礼仪素养的教育过程。课前领取器材不能拖、拉,课中练习领取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器材时不许哄抢、用脚踢,不能扔。课前要检查学生身上不符合课堂要求的首饰、手表、帽子、围巾等,上课铃响后,待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入列后,师生互相致敬问好,迟到的同学必须喊“报告”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列且要排到队尾。课中的队伍调动要规范性,讲解示范要合理性,集体练习和分散要有序。下课前,师生应互相致敬道别,待教师宣布“解散”后,学生方可解散。使学生做到与集体保持步调一致,以此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礼仪习惯。

总之,礼仪教育是学生礼仪养成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礼仪技能的过程。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组织各种教学比赛,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人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等。在比赛的成功和失败体验中, 提高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养成豁达开朗的心态和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以及为实现目标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起他们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 为他们将来敢于接受时代的挑战,在竞争中懂得与人合作、为集体争优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 健康、积极、向上” 的体育习惯的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良好的礼议行为,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由内而外”有礼仪有素质文明健康的现代人。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形体小学体育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