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如何调动初中数学课堂气氛

2016-05-30杨朝伍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初中数学

杨朝伍

摘 要: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课堂教学更高效,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情感目标,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更是我们所有的教师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气氛;营造策略

课堂是师生相互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上课没有多大兴趣,课堂死气沉沉。因此课堂气氛的调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做足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思维。现实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一问三不知,或者连讲到哪里都不知道。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因此,一方面,教师课前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预习时学生先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先带着问题预习,以增强预习的实效性。同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预习,比如向学长请教、向教师请教、向家长请教,尝试做一些课后练习,试着动手做些调查或者实验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倡导和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地学习书本,逐字逐句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索答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这样的预习,相当于正式上课的“预热”阶段,实现“先活跃思维、再活跃课堂”。

二、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拥有乐学气氛

正式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师生互动这一关键,把“教”与“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一体化、互融式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变师教生学为小组讨论。教师在讲授完了基本知识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针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教师则在小组之间充当“听众”,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疑惑。二是积极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形象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对几何教学气氛的活跃作用更为明显。比如,在进行几何图形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立体图形做成多个角度的图形,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多角度看到立体图形的“庐山真面目”,这对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为了更加活跃气氛,可以让学生先想象一下各个角度图形的样子,然后再逐一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中的图形和看到的图形之间的异同。三是通过开展有益活动活跃教学气氛。比如,对银行储蓄汇率、基金、按揭贷款等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调查活动”,让学生去银行、金融部门等单位开展数学调查活动,这样就实现了课堂从室内向室外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大幅提高了。四是通过讲数学故事典故活跃气氛。教师针对教学的数学知识,对涉及的历史知识、数学名家故事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了解知识背景,将绷紧的学习劲头放松一下,这也是活跃气氛的一种有益方式。

三、从学生的“学”入手,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活动始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新知提问

一堂课,出现了一些概念,一些新知识。同时,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他们求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新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许他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新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提出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疑问。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时,在认识了圆规后,请学生对圆规这样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圆规怎样量长度?”“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完成了新课的教学。又如教学“分解因式”,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对这个题目提问,学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样来分解因式?”“学习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开展新课的学习。

2.操作提问

课堂中的操作并非是机械地动手,而是要在操作中通过动脑,思考,指导操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然有问题产生,操作时产生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解决,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几何添辅助线证明”时,出示一题需要添辅助线的证明题,学生问:“这题该怎么证明?”让大家共同讨论这一问题,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得出了“如果这有一条平行线”或“那有一条垂线就好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就可引出怎样添辅助线。在图形里添上需要的“辅助线”这样就能证明了。通过操作,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学生对学习的自信油然而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提高。

以上所提两点是实际操作时培养学生提问的良好习惯,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不仅限于此。在一堂课的任何时候,学生有问题都可以提问,甚至鼓励他们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能力,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要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学生的学则一定要基于主动的基础上思考。质疑是学习永恒的动力,培养质疑能力,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才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普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初中数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