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待花开

2016-05-30黄彦俐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谢谢学会作业

黄彦俐

由于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面对的教育现象也由简单变成复杂了,作为老师的我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做老师难,做合格的老师更难!

从教十四年,深感现在的教师工作更具挑战性。在2014年再次执教一年级后,面对一群小屁孩儿,一直在中高段循环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真让人抓狂,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有些更年期似的歇斯底里了。可是,我喜欢这些孩子们,我不能这样对他们,我期待他们纯净的眼神中能看到我亲手播种、成长的有爱、有自信、有快乐、有收获的幼苗,看到我和孩子们亲自勾勒的美好图画。

于是我一再提醒自己——冷静,因为冷静之后,一切都变得不那么棘手了。又一个一年下来,我重新摸索了一些适合自己、适合孩子们的方法,和大家探讨一二。

虽然时代变了,我们面对的孩子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有一句话永不过时,而且一直被我信奉着,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感人心者,必先乎情。我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爱,他们可以感受到。所以,当我严格地提出要求时,他们愿意完成;当我严厉地提出批评时,他们愿意接受;当我真诚地鼓励时,他们满怀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黄氏激励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贴画、奖学金、表扬信……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东西,孩子们通过竞争得到后便会如获至宝,下次他们还会做的更好。

在我的教育字典中,关于学习,我负责激发他们持续学习并探究的兴趣,而对于做人,我希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准则。

在我的教育过程中,礼貌、感恩教育一刻不停。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第一天接班开始,每天早晨进班,我主动和孩子们问好:早上好、下午好!刚开始,孩子们新鲜,和我打招呼的人比较多,后来,渐渐减少了,我便及时表扬了仍然礼貌问好的孩子,于是,这样的习惯又继续被发扬光大了,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直到现在,我仍然每天和孩子们亲切地打着招呼。放学时和每一个和我挥手说再见的孩子我都会看着他们的眼睛说声再见。不为别的,希望可以保持他们的那份纯真和热情,也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变得麻木。

关于感恩,我想说:现在的孩子真的不知如何感恩。家庭中,他们是中心;他们自己心里,自己是中心。学会感恩,其实就是学会尊重。就在一天下午班里发生的一件事,给我们上了一节感恩的课。

一个孩子站队的时候鞋带开了,我提醒了他,结果他不好意思的说不会系。马上有两个男孩子蹲下来要帮他,其中一个帮他系好了鞋带。等我过来的时候,我问他:你说谢谢了吗?他愣了一下,低下头小声地说了声谢谢。

进了班,我又问另一个孩子:从多媒体出来,任哲明帮你捡到丢了的本,你说谢谢了吗?问双胞胎兄弟:你们的同桌帮你们做了那么多事情,你们说过谢谢吗……我一连串的反问,让孩子们沉默了。我对着那个不会系鞋带的孩子,也对着全班同学说:不是谁都能像爸爸妈妈一样能蹲下来给你系鞋带的,当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了你一把,一定要心怀感激!学会说谢谢!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希望自己带领的孩子是温暖的,不是冷漠的。所以,这一天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专门教他们学会说谢谢。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孩子们是有所触动的。这样的教育一直渗透在我每一天的教育工作中。

一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很差,尤其是时代大变迁下的一年级孩子,是被“四加二模式“宠出来的一代。为了能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自觉,我试着取消了班内的组长和体育班长的职务。因为我发现,有小干部满地转着收作业,管理队伍的时候,也沒显得那么整齐有序。老师还是得从前走到后去管理,不咆哮两句,他们都听不到让做些什么。我便对他们说了我的决定:先取消组长和体育班长的职务,让我们一起学会管理自己。

早晨到校后进班第一件事情是交作业,每个大组将作业放在第一排同学桌上,课代表负责收齐抱走;站队时自己直接站好。以后,我们不需要被管理,可以主动把事情做好。目前,我们都在尝试、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够自觉时,我提醒自己:冷静。我知道他们还需要时间。每到这时,我会用我的黄氏激励法激励他们做的更好。

在我们班里,还有一个角落是我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天地,就是在黑板的左边空出一个小板块,每周学习一首到两首古诗。除了因为自己是语文老师,还因为我喜欢“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因为自己之前所学的专业,我并没有对古诗文有过很深刻的学习。所以,便想借着这个版块,和孩子们一起从零开始,从最简单、最朗朗上口的诗句开始学起。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解读诗人的遣词造句;培养他们的诗人情愫。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让我们变得不那么浮躁、不那么麻木。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品味生活。

现在的我,在完成当下的工作的时候,总爱回忆过去和孩子们走过的日子,自己想着想着或笑或感叹或眼角湿润,有开心、有得意、有自责、有遗憾、也有无奈……五味杂陈。

这让我又想起几年之前的一件事情,源于一个转学生,四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女生,叫候捷,我还不是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几次作业下来,质量不是很高,不过还不是最差,上课时的状态也不是很积极。一天判完作业,有几个孩子的作业需要重写,她的本被也我放在其中,其实并不是太差才要她重写,只是稍微有点乱,但因为她刚来,希望能通过严格要求让她尽快进入状态。可是念名字的时候我犹豫了,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我改变了主意,心想,给她一次机会吧,其实也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我没有念她的名字。当她听到这次重写作业的名单里没有她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一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却明显地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丝惊讶:我居然不用重写的表情清楚地写在了脸上。

第二天,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她的作业明显认真了许多,看得出是用心写的。我庆幸昨天片刻的犹豫,因为我突发的一个想法,让一个孩子认为自己不在差生的行列,她还有努力的空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利用“放大镜”的原理去鼓励她,让她相信自己确实如此,和她刚来时的情况比较,这个腼腆的女孩,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虽然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成为最棒的,但是和她自己的纵向作比较,在老师放大的鼓励下,她也开始认为自己确实具有老师所说的优点,并会以老师所表扬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做到,最终达到我们所期望,她所盼望的方向。

从侯捷身上发现的“放大镜”原理,也让我对其他学生有些愧疚,我能够做到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去鼓励他们,但在侯捷之前却没有想到将他们的优点放大到一定程度,无形中帮他们制定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这样,孩子们是不是会有更突出的表现?但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对待学生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在每日的工作中让自己变得更敏锐些,能够及时地察觉到学生的需要,及时地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及时地用合适的语言鼓励学生,于无形中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潜力,在面对自我的挑战中取胜,在横向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

在大冰的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特别适用于我们教育者的工作,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孩子。 我觉得,做老师,应该做个慢性子的人,因为慢性子的人,有耐心等待,等待孩子们进步、等待孩子们改变、等待孩子们成长。

我突然间充满了期待,我很想知道,如果我能够将我的每一个正确的决策坚持下来,并坚持六年甚至更久的话,会是怎样一幅画面。我想,我愿意,我愿意这样——静待花开 。

猜你喜欢

谢谢学会作业
“谢谢”要真诚
学会分享
对爱的人说声谢谢,有多重要?
谢谢你给我的爱
作业
我爱你,谢谢你
学会分享
我想要自由
学会尊重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