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田沁鑫戏剧艺术作品的成因

2016-05-30白骏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修养艺术精神田沁鑫

白骏

摘 要:改革開放30年来,海外戏剧理论和作品的大量传播,新旧观念的猛烈撞击,审美意识的急剧变化,审美心理的游移和彷徨,都对话剧艺术有所冲击,造成了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观念、形态、样式、方法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田沁鑫的出现为当下话剧市场汇入了一股清流。纵观田沁鑫的话剧作品我们从宏观上可以看出她的作品是对复杂时空结构的演绎,使其作品更具现代风格和传统气派;在微观上,她不仅注重演员个体形象的塑造,同时将现代绘画、造型和戏曲进行翻新和改造,使其作品独树一帜。作品的表达从根本上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传承并弘扬了悲天悯人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工作者的追求。其作品在极力追求话剧市场化的当下环境的同时,注重话剧观感与观众主观感受的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让观众接受,一定程度上引导并影响着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形成了田沁鑫審美的独有话语体系。

关键词:话剧现状;田沁鑫;文化修养;艺术精神;禅学思想

环视当下中国戏剧现状,名义上全国还有三千多个正式的剧团,但剧团演出情况并不乐观,有兴趣走进剧场的观众微乎其微;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比古董还要古董的名词。因此有很多知名大学研究戏剧的学者们郑重提出“告别戏剧世纪”。话剧市场主流的现实主义话剧演剧传统、寻求市场化的商业戏剧以及探索、先锋、实验性话剧等多元话剧形态的互竟共存的局面。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之下,田沁鑫的作品新锐、大胆,极具时代气息和个性化标签,她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的出现,无疑是给当下已经感到精神疲倦的舞台导演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一个导演的成功有着太多的因素去挖掘,而在我看来文化厚度、精神追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田沁鑫的影响是深远地,本文也试图从这个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她的戏剧艺术作品的成因。

一、文化的积淀

文化与艺术孪生,文化是艺术的内容,它成为艺术作品的灵魂和最具价值的决定因素,文化也赋予了艺术作品独有的魅力。艺术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为文化增添和赋予新的内涵,并以其艺术形式将文化更好地表现、继承和发扬。二者之间共生、共存,让艺术更富有文化内涵,让文化更具艺术精神。

戏剧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也体现着自身特有的文化艺术精神。用田沁鑫的话说:“古希腊戏剧的悲剧精神是叫人崇高。她演给人看,看完了之后,下面的观众被感染了,觉得里面有一种创作人员的悲悯的态度,包括对人文情怀的一种解释,会更加触动人本身的一些思考,这也是戏剧作品中最应该体现的一种社会价值”。我认为做戏归根结底是在做文化,从田沁鑫的戏剧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对文化艺术精神有着独特的诠释与展现。每个人个体差异的不同、受教育的层次不同、经历不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等等不同,也造成了对文化理解的不同。田沁鑫作为个体中的一个,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经历过程,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生死场》、《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等等艺术与票房的双赢,也应证了她多年文化的修养与积淀。

田沁鑫从小的理想是演戏,借助于各式各样的服装、道具在舞台上演戏,于是京戏与她结缘,这一次的结缘,让中国的传统艺术给了她巨大的舞台影响,也让她的人生忠于戏剧。

文化的积淀不仅来源于她与京剧的结缘,更多的来源于田沁鑫本人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她所阅读的作品涉猎了中国古典名著与西方经典著作,跨越了世界不同时代和不同时期的作品,从写实主义作品到现代科幻小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莎士比亚等都是这位导演的美好回忆。因为阅读让她有了创作的冲动,在很小的时候就曾尝试编写“三言二拍”,当她走进中央戏剧学院,她选择了导演而不是编剧,但正是这种大量阅读让她有了文化的积淀,在以后几部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中,作为导演的她亲自改编剧本,为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生命的承载

一个导演生存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导演作品的风格,因为在她的生命中时时刻刻会有时代的烙印和影像,田沁鑫也是如此,其人生的承载经历了出生时代、成长时代、求学、工作与最终选择戏剧几个阶段。

她出生于60年代末,并没有经历过十年“文革”,没有那段伤疤的记忆与政治的复杂。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年代出生的人还在孩提时代,大量西方价值观涌入中国并没有影响到她,所以她对各种潮流的认识和吸收程度谈不上痴迷。出生与成长的时代筑就了她一贯低调为人、踏实务实做事的风格。

在她求学的路上,她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毕业后的她,如所有年轻人渴望自由,向往现代生活一样,她离开了北京去了深圳,做起了现代传媒。

在深圳,当年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她的工作经历让她熟悉了广告,广告的本质在于包装和运作,无论什么高科技与现代化的包装,也无法阐释与注意人的感情与思考,不能以人为终极的关怀。一个导演专业的毕业生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一定要让自己的思考得以表达,于是她下定决心重拾自己的专业与儿时梦想,以戏剧为手段,用人的演绎来表达对社会的观注、对人性的关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出生与生存的年代、学业的选择、工作的经历、戏剧的选择形成了她多彩的生命。生命的经历让她明白了如何做人、如何做戏,于是在她的戏剧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人性的关怀、反思、渴望与诉求。因为有爱所以又悲伤,更有独特的戏剧语言表达。

三、传统的影响

传统是一个时间范畴,更是地域和民族的范畴。每一个国家民族都以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传统而立于世界之林。文化艺术传统具有传承性,它传递的是民族的情愫、意识与道德,其民族中的每个成员不仅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传播者。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一文化艺术传统影响着每一个民族成员,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田沁鑫。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它牵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形塑民族品格、构建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涵养民族文化心理等起到相当重要的做用。

传统对田沁鑫戏剧作品最直观的是呈现,在她导演的戏剧作品中总能发现戏曲的痕迹,不仅来源于她对京剧的学习历程,更来源于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情结与传统。

后来田沁鑫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更加对中国戏曲美学存在的造型意识和流动调度加以研究,加之对西方现代舞通过肢体宣叙内心情绪等运动因素有探索欲望,她很执着地希望东、西这两种皆然不同的舞台肢体表演元素,能够融合,消化出一种新型的属于中国的舞台表现语汇。

除此之外,田沁鑫说:“戏剧是一种修行!从小骑着自行车三六九城的看戏,只要有好戏好角,就旷课不上晚自习,个大剧场蹭戏一绝。北京各大剧场收票的叔叔阿姨都认识我,见面就说:又蹭来了。长大当了导演才觉得,我是受戏剧之神眷顾的孩子,得感恩戏剧,多回报,多做戏,做好戏是我的责任和我的宗教。”

中国禅思想重视“心性”理论、“佛性”理论的道路。“见性”了就“悟”了,也就成佛了。不敢说田沁鑫是否成佛,但是在她的多部戏剧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出一些中国传统的“禅学”思想。笔者认为田沁鑫的爱好很广泛,但是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她对禅的感悟。田沁鑫觉得:今天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要用今天的方法提出"生活禅"。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参禅悟道。善用其心,优化自身素质。善待一切,和谐其它关系。人生两件大事,人生把这两件大事做好,一切都好了。

传统的戏曲和禅学思想影响着田沁鑫,也影响她的戏剧作品,正因如此,每次赏析她的作品都能刷新你对戏剧、对艺术的认知。真正的艺术是直达人内心的,在多元化因素对当代人道德价值尺度、审美文化心理影响的时代,田沁鑫的人格魅力和戏剧魅力深深影响着当下的戏剧市场。

戏剧要紧密与时代结合,最终要回归于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新时期的戏剧我们不仅仅要重视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还应该将着眼点放在人的精神与人性上,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直达人的心灵,也能更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和精神面貌。

參考文献:

[1]田沁鑫著.《我做戏,所以我悲伤》[M].作家出版社,2003.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诊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3]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M].桂裕芳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4]孙惠柱.《人类表演与社会科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2.1.

[5]戴平.《戲剧美学教程》[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0.17.

[6]孙惠柱.《社会表演学》[M].商务印书馆.2009.9.1.

[7]廖奔.《戏剧的意义——关于当下戏剧人文精神缺失的思考》[M],《上海戏剧》[M],2005,5.

[8]田沁鑫.《生死场导演阐述》[J].实验戏剧,1999,(10)1.

[9]赵娟娟《自然与真诚》[J].实验戏剧,1999,(10)1.

[10]吴戈.《戏剧观众·戏剧市场·戏剧前途》[M].《民族艺术研究》[M].2004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文化修养艺术精神田沁鑫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田沁鑫:为戏剧置身出世入世间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音乐是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表达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
音乐中的激趣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