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及研究

2016-05-30陈利平彭彩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9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就业

陈利平 彭彩红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对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数据,为地方院校开展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89-02

一、引言

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727万)之后,2015年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人数达到749万[1],而2016年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人数为765万,毕业生人数年年在增加,就业压力只增不减,就业难成了常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新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对于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本校2016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把握我校计算机类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和心态,为解决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同时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二、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湖南工学院2016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涉及到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共有436人,其中女生116人,男生32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436份,实际收回360份,回收率为82.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影响因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旨在对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2,3]。

(一)就业期望趋于现实

1.就业方向理性化。大学生在就业方向方面优先考虑的是“先就业后择业”,为52.63%;其次是“先择业后就业”,为17.54%;“继续深造或培训”的为19.29%;“自主创业”的为10.53%。调查显示,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比较务实,表现出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主创业”,此选项占10.53%,大学毕业生的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这与近几年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力扶持有关,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2.就业地区集中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为37.37%,其次是长江三角地区为33.37%,然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为16.74%,而仅有1.08%的毕业生愿意到“相对落后城镇”发展。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因: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待遇较高,与国际接轨便捷,能为就业者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这种就业地区集中化,将造成人才扎堆和浪费,同样制约了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城镇的发展。我国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也将受影响。这一现象值得高校教师和就业指导部门高度重视。

3.就业单位企业化。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比较务实,更多的是趋向于“大型企业”、“民营企业”或“私企”。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大型国企或集团”的占51.4%,选择“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或私企”的占30.5%,选择“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占15.3%,其他的占2.8%。大部分学生选择企业的原因与我们学校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分不开的。

4.工作与专业匹配现实化。在工作与专业匹配的选择上比较实际,60.3%的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不一定完全匹配,只要能发挥才能就可以”;2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13.7%的毕业生选择“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与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招聘有关。值得关注的是还有部分学生对择业选择“无所谓”,这种学生可能只会人云亦云,即使找到了工作,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因此,这种毕业生跳槽的频率比较高,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

(二)就业影响因素多元化

1.求职考虑因素。多数学生对求职考虑因素,首选薪酬与福利,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最后是地域和单位性质,它们比例分别为39%、31%、19%和11%。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酬与个人价值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也很重要。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求。这种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工资的期望值。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能接受的工资待遇在3000~5000元的占53.52%;选择工资待遇为5000元的占36.62%;而选择2000~3000元的占9.86%。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工资待遇在3000元以上,这与IT行业和社会生活成本有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3.学校的影响力。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地位与自身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在选择“我校毕业生与其他院校相比处于有利地位吗?”时,88.89%的学生认为“不一定,主要看个人能力”;认为无优势的为8.3%;认为有优势的为2.8%。这证明学生不会因为自己是地方院校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解决当前就业的办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6.1%的毕业生认为“提高职业素质,符合用人单位要求”;26.9%的毕业生选择“提高职业技能和就業技巧,调整择业期望值和就业心态”;19.4%的毕业生选择“寻求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生涯”;17.6%的毕业生选择“获得就业渠道,加强实习,提高实践能力”。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自我评价客观

1.专业能力评价。当问卷要求毕业生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时,46.6%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一般,基本满意”,23.9%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较强,满意”,22.5%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较弱,不太满意”,有4.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很弱,不满意”;2.8%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很强,非常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专业能力一般,这与高校扩招、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有关。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专业能力差,就业也差,对这部分学生也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帮扶的重点。

2.素质能力评价。在毕业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缺乏“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的为35.5%,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为27.8,缺乏“沟通协调能力”的为15.2%,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为11.8%,缺乏“受压和克服困难能力”的为7.5%,缺乏“人品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为2.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知识更新迅速,专业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二是学校教育滞后,教育与实际脱节,知识结构不太合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三是缺乏社会和企业的支持,缺乏相应的场地供学生实习;四是学生承受压力、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也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课题。

(四)就业帮助

在问及毕业生最希望学校在哪些方面给予就业帮助时,有53.2%的毕业生希望学校“多开展校园招聘会”;有46.8%的毕业生希望学校“反馈就业信息”。希望提供“就业咨询指导”的为54.2%;希望得到“政策咨询”的为23.8%;希望得到其他方面帮助的为22%。有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局限于信息发布、面试技巧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性的工作,而就业指导应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结论

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落实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应覆盖整个大学教育。就业指导不仅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如学习方法指导、个人知识结构完善等;还要包含学生健康成才,如实施一对一服务、心理疏导,提前预防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应提高法律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

2.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学生的实践实习直接在企业进行,缩小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人才的差距,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业人数连续数年持续走高,就业只有更难,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刻不容缓。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教师多向学生宣讲已毕业优秀生的案例,为学生提供榜样,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寻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树立艰苦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國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张志维,王婧,李滨.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J].科技导刊,2014,(08):183,247.

[3]高晓琴.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9):99-100.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就业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