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再认识
2016-05-30史娟红
史娟红
摘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发布,内容谈到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其中在课程方面比较突出。紧随其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5年修订版思想政治课教材出炉。作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试图从这一变化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247-03
在当今国际政治领域,国与国之间竞争性交往的主要空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即国际政治的主要目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1]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研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们头脑的学问。[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目前主导的意识形态传播话语体系,自从1984年以来建制该学科以来,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这诸多的问题。目前在课程方面有哪些问题?得到了怎样的突破呢?今天就这个问题尝试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问题所在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由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组成的编写队伍,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3]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比其他任何教材(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的一家之言)都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比其他任何学科内容具有严肃性和科学性——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由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因此从总体上看,这套教材的权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是一流的,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但一线教师和大学生经过学习使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进一步修改完善,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学生不太喜欢看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购买教材方面似乎形成了强制力,不但浪费了书籍的印制,同时也浪费学生的资金。对于教师来说,每年都会配发一本相关的教材,但是这个教材对于老师来说似乎也形同虚设。对于其原因,金林南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中谈到: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上的知识、话语特征基本属于学术理论话语及高端政治语言,与受教育者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及其既有思维关注具有极大的距离,而正是这样的距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很多学生不喜欢看统编教科书。同时,对于这种不喜欢的原因除这种话语体系在教材的编写者与学生之间不对称之外,还可以从教材编写层次、教材选定内容等方面寻找原因。
第一,从教育层次上来划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其人才培养应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但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在人才定位、培养类型、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就定位而言,前者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型专门人才,要求在较短时间学会“一技之长”,专业口径一般较窄,着重实践能力的培训,理论只求够用,技能力求熟练。一般本科院校所面向的不是具体职业而是某类行业,培养的是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不但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应当加强通识教育。同时对于一般生产流程、多种工艺,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但不可能都很熟练。[4]鉴于以上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目前在中国的所有高校当中都使用这种统一的教材,使用同样内容对具有不同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环境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其认同状态与吸引程度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如何能够针对不同定位与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了。
第二,在教材内容方面,从纵向学制来说,自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有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总是不免有同学发出疑问:“老师,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上这门课,到了大学还在上这门课。我们能学到什么更多的内容呢?”从横向大学现有的教材内容来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该课程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5]从内容来看,总体编写质量较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突出表现为各章节之间存在着相互重复的现象,如: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的第四个目“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同第九章第一节中的第五个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讲述民族问题的,然而却分到两章中进行讲解,具有一定的内容重复性;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教材的第一章、第七章、第十三章都在讲。[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目前存在的状况令人堪忧,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问题的消解
改进教材内容。令人欣慰的是,贯彻05方案,中央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的修订工作也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从而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做到了与时俱进。同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努力做到三个充分反映、一个充分吸收: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还要充分吸收广大师生在学习中提出的最新意见和建议。以概论课为例,《概论》教材自2007年2月出版以来,先前已经在2008年1月、2008年8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进行过4次修订,出了5个版本。2013年进行的是第五次修订,出的是第六个版本,目前是2015年版。相比来讲,前几次修订主要是文字上的(2008年1月第一次修订因贯彻十七大精神,文字修订比较多,但没有变动提纲结构),而这一次则是全面的和较大规模的修订,特别是变动了提纲。原先几次修订基本上用的是加法,而这一次修订用了减法。相对与2010年版来说,2015年版的概论课程有原来的15章内容减少为了12章内容,由原来的47节缩减到了35节,由当时的138目压缩到了106目,由实际字数的29.8万骤减到了19.3万,由385页的内容变成了255页等[7]。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提出,《概论》教材2015年修订版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认真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概论”课是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最重要的课程,《概论》教材理应及时体现中央对基本理论的最新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在《概论》教材2015年修订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个特点: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教学一线广大师生对教材修订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收集到的一线师生意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教材之间有重复;二是文件语言比较重;三是总体文字比较多。为此,本次《概论》教材修订在解决以上三个方面问题上作了很大努力:(1)努力减少与其他几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教学大纲的重复。主要内容如下:为了减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重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的内容合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章;为了减少与“原理”课的重复,将原先单独设章讲授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的内容合进第一章;为了减少与“纲要”课的重复,在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两章中减少了一般历史背景的介绍,而充实了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内容。(2)努力较少直接搬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的做法。①改变了以往在讲历史和理论时,一般按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这样的顺序分别阐述的做法,而大体上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历史阶段,打破了平衡,减少了重复。②改变了以往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大建设时,一般需要介绍中央文件中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的做法,而突出了理论阐述的内容,减少了文件语言的味道。③删除了书稿中缺乏实际内容的一些比较空泛的话语,努力改进教材文风,力求使教材的语言表述简洁明快,增加可读性。(3)进一步规范教材体例,整合教材内容,努力压缩教材文字。①吸收一线教师的意见,本次修订加写了简短的“前言”和“结束语”,使教材体例更加规范,更加完整。②适当调整了每一章最后的“阅读书目”,精简了“思考题”,给任课教师留有余地。③教材的文字大幅度减少。
在高校分层次的教育体系下,首创本科生、高职高专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教育部社科司启动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2015年修订版相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出版计划。一共组成了7个编写组:研究生1個组;本科4个组;高职高专2个组。就“概论”课来讲,要求编写4本书:《教师参用书》、《疑难问题解析》、《本科生辅学读本》、《专科生辅学读本》。另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概论课分委员会先前组织编写的《“概论”课教学要点和教学设计》一书(分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版本),这样,经过2015年的修订工作以后,可以看出如下三点:第一,该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该内容更加接近地气,而不是仅仅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灌输读物;第三,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教材是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之前仍需要丰富教学素材。教材内容单调,需要丰富和补充教学素材。诸如,概论课中多数是以政策性的文件来叙述,用文件和领导的讲话进行佐证材料,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不愿亲近之感。诸如,在课本社会主义改造一章中,整个内容是在介绍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理论,但是缺少事实和鲜活的案例来证明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实,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先进事迹、典型案例,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也是吸引和引导学生的重要范例,因此,需要借助当下的众多的研究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横向比较来进行对比。
参考文献:
[1]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302.
[2]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
[3]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节选)教社政【2005】5号[Z].2005年2月7日载: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24.
[4]黄嘉.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定位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董世明.对“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9中).
[7]《光明日报》记者王琎,本刊记者蒋旭东,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重要举措——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负责人[Z].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