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适
2016-05-30王勇
王勇
摘 要:本文立足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就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得出实践中具体调适方法及实践效果。为在中小学具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提出建议和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活动内容与方法;调适
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连续多次下发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法规,要求各地各校倍加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各种广播、网络等媒体也不间断地发布一些中小学生厌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甚至离家出走、抑郁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作为老师,如何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在行动上有可操作的方法和途径具体落实,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分析当下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确定重要依据,因此通过实践经验和问卷调查,对当下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研究。
一、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需求与过分重视学习成绩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令人不堪目睹的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感受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杀人、自杀、离家出走、厌学、考试焦虑等现象屡屡发生。
此外,当下由于独生子女的特别身份,使得每个家庭把几代人的成才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学习不能出现失误,只能满分,90分就不能接受了。这种现状导致孩子学习压力特别大,从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幼小的身体和心灵承受如此巨大的负荷,紧张而激烈的竞争使得本来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小大人”更有些力不从心。
加之当前学校教育正处于教育改革之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基于以上种种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意识到健康的心理对自己的学习是多么重要,然而由于学业压力过大,使学生本来就感到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无暇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造成了客观上重视,而实际上又无法顾及的现象。这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挑战,如何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当代心理健康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2.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认知偏差与提高课堂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现代的学生虽然从客观角度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其认识方面的偏差,认为本来我们的学业压力就够大的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应该是一门娱乐课、休息课、活动课。这从同学们的问卷中便可以知道答案,如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该是快乐式的、活跃式的,有的认为应该以讲故事为主,有的认为应该是聊天式,大家随便说,有的甚至认为可以到操场上,到室外活动等一些形式与内容让我们看了不知应该以怎样一种心态面对他们。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保障
1.以法规为依据,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越发达,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越深。自1993年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相继于1994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第二次全教会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199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继2002制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学校中通过教师校本研修、专题培训、组内研讨等形式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与研讨,如学习一些积极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方法、心理健康理念等,培养教师积极心态和阳光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学会在等待中给予孩子期盼,助力每个孩子获得正向能量,茁壮成长。倡导学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和闪光点,在肯定和认可中推动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实践效果
通过以上一些方式方法,可以说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心理素质及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都有了很大改进,从一定程度上起到这几种效果:
(1)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因“心”育人。
走进“心里”,方能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主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孩子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获得成长。因此育人重在育“心”,打开心灵方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2)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依据,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记忆规律,帮助孩子们在知识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和巩固,让双眼亮起来,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会如何把握细节、掌握要领,通过预见未知的自己,调动孩子们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能力。
四、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
实践得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明确定位,一是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参与和分享,而非心理知识传授;二是重视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获得历练。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对当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作初步探讨:
1.活動内容
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意义及维护方法;②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自我意识、认知与不良认知;③心理健康的激励机制:情绪情感、兴趣、需要、动机;④心理健康的保障机制:意志力与意志品质;⑤心理现象与心理效应:心理暗示、从众心理、自卑心理;⑥学习心理与用脑科学:考试、注意、记忆规律;⑦人际交往:交往技巧、“代沟”、“早恋”。
2.活动方式
①心理健康内容专题讲座;②心理现象与心理效应的心理剧;③心理测试;④辩论赛;⑤主题班团会;⑥学科渗透课;⑦活动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⑧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嫩江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