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对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构建的意义
2016-05-30张坤杰赵佳
张坤杰 赵佳
摘 要:隐性课程,指学生在作为主要信息源的教学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可持续性学习能力,是大多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一个必备要素。本文尝试从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对学习者兴趣动机,无时空限制及其对学习者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方面阐释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教学对学习者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构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
在院校教育中通常所说的课程是指有固定教材或教学内容,在计划授课时间内开展教学的课程,这也是公认的教育实施的主体部分。伴随这种显性课程进行的,还有一种非正式的,未有界定教学内容的课程,即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等(任友群2001)。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物质情境( 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一、隐性课程的研究发展
隐性课程这一术语据考最初由美国学者杰克逊(P. Jackson)在其著作《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1968)中明确提出并使用。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相对概念最初出现在布卢姆(B. Bloom)《教育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
隐性课程从人类文明中出现教育教化伊始就是客观存在并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习得了价值、规范和态度,学校在无形中完成了社会化,服从、温顺的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因此,沃勒(W. Waller)早在1932年就在《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学校文化(school culture)的概念,在我国也常称之为校园文化。这可以看作是教育学者最早涉及隐性课程因素的研究。
如美國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所说,也许对教育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人只学习他正在学的东西。也就是说,他认为从态度、爱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间接学习可能而且经常比具体的授课内容更重要。
另外,我国学者班华(1989)认为,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唐晓杰(1988)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 含班级) 社会关系结构以用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知识。
基于中外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隐性课程研究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行为意识模式的角度出发,研究对象也多是中小学阶段学生,更多强调学生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形成阶段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而面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研究对象在低龄阶段对其施加的隐性课程对其影响的追踪。而随着教育学者对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隐性课程发生作用的影响远大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形成之本身。
二、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对学习者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构建的意义
就语言学习而言,可持续性学习能力是大多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一个必备要素。在显性课程有明确陈述的,并要在测试中考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础上,其实施过程中的隐性课程更能对学习者的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接受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存在于参与者内在素质之中,与参与者的个人经历,修养,知识积淀,意识等抽象因素相关的隐性课程所涵盖的一切更能促进,延缓或阻止学习者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特有的学习兴趣。这种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以任何规章制度,教材等加以限定和规定的,它伴随着显性课程的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其影响难以预期,因此也更值得课堂实践者加以关注、参悟、领会并以各自可能的方式引导促成学习者构建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对学习者可持续性英语学习能力构建的意义有三:
其一,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指英语教师的教法,教态,对教材辅助材料的选择,对课前任务的设定,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其内容是存在于教学参与者的潜在素质中,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展开的课堂授课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者的经历、修养、知识、意识等抽象的内在因素都构成了隐性课程因素。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尽管两者外在表现形式有所差别,其实质内容及结果却是相辅相成的。隐性课程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积极有效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有助于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展开语言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的教与学,我国的语言研究者张国扬、朱亚夫(1996)曾提到理想的外语教学环境应该是让学生沉浸在使用目标与的环境之中,其中语言教学所重视的语言环境的营造仅仅依靠课堂内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没有出国经历的英语学习者发现,个人所学英语知识在任何求学阶段都不仅局限于教师课堂所授内容,隐性课程的无时空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课堂教学中效果的提升,把语言学习变成一种习惯,从而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生的学习行为。
其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应对学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作用于其可持续性英语学习。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现已是新课改明确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为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说教的结果,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大学英语教学所衍生的隐性课程可以帮助教员学员达成这个目标,任何院校不需要也不可能专门为此设置一门课程。其中情感态度既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教育的目标。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问题的设置,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影响引导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陶冶其爱己、爱校、爱国等情感,帮助他们为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而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反过来也会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到良性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通过隐性课堂突破时空限制,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过程中无目的的结果往往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是学习者可持续性语言学习能力的构建过程中一个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学参与者和管理者探讨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期把语言学习变成一个终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loom, B.S. 1972. Innocence in education[J]. The School Review. 1972(3): 333-352.
[2]Jackson,Phili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M[. New York,NY: Teachers College.
[3]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4]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44.
[5]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版).1988,(2):12.
[6]任友群.2001. 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31-33.
[7]张国扬,朱亚夫.1996.外语教育语言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8]张华.2000.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坤杰(1978— ),女,硕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