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5-30雷艳英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圆柱体小棒圆柱

雷艳英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16-01

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适度使用学具,促进思维发展

只有适度使用学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学具,思维的水平难以提高。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上,我让学生用小棒在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上摆数:先是用3根小棒摆出300、210、201、120、102、30、21……都能被3整除;然后用4根小棒摆出400、310、301、220、202、211……都不能被3整除;接着再用5根、6根……9根小棒去摆,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与小棒的根数有关。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当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解各位上数字和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在操作中归纳,再把外部操作内化为思维的条件,通过表象进行思维,可顺利地实现思维的内化。

二、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数学语言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思维活动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训练,对于学生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人们借助语言思考问题,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语言能力的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要要求学生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等等。这样有要求、有顺序地启蒙培养,持之有恒,定有成效。

三、构建习题框架,综合思维训练

课堂中构建习题框架,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思维训练法。如将有联系的内容、易混淆的、有互逆关系的题目放在一起成组的出现,让学生区别、辨认,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应用题这个内容时,题目种类多,题目之间又有很多地方相似,不容易区分计算方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一组“一题多变”的练习题目。这组练习题讲的事情基本相同,已知数量和所求数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得数可以互相参照。这种练习,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做较多类型的题目,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加深了学生对各类题目的理解。

四、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发展求异思维,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一个什么图形?当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我则要求学生说出,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相当于圆柱的什么?这样学生加深了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为12.56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学生因为经过实践操作懂得了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即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因此,学生能很快求出这题的答案: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12.56?.14?=2(厘米),因此圆柱的底面积为:3.14??=12.56(平方厘米)。思维发散了,思维灵活性显而易见。

五、尊重学生差异,追求人人发展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个体心理成熟的早晚、经验积累的多少,尤其是家庭、学校影响,他们思维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施以正确而良好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如为了培养每个学生的语言评判能力可注重以下做法:A.错位法:即要求学生听人发言时,假设“如果我来回答,我怎么说?”;B.差异法:即思考他人发言与我差异是什么?“我会说的是哪一部分,我没有想到的他人是如何思考的?”“我有什么补充或纠正。”;C.成功法:课堂中,把一些容易成功的机会让给“后进生”,能力强的学生予以补充。随着日子的推移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原基础上会发展的。又如评价标准上,不采取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思考几种解答方式。反之,能力弱的学生学会一种解答也行。久之,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定成必然。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圆柱体小棒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找出圆柱体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