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
2016-05-30仲晓萍
五年制高职院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因此学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较好地做好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高职语文教学理应承担起这个重任,在教学中融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使学生在毕业上岗后能很快地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迅速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合格生产者。
五年制高职院校特有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要求校园文化要更好地与企业文化特色相结合。五年制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技术水平的人才。学校与企业若能无缝衔接,必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让学生较为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用校园文化的学术与企业文化的实践来共同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这也就要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高职语文教学,应该以校园、企业及其文化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应引进企业的文化内容,形成符合五年制职业院校教育的高职语文教学思想。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的必要性
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成为生产一线的工作者。但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会发现,现在的毕业生融入企业较为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工作不久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对岗位的不适应、和同事相处的不适应、对企业的管理不适应等等。于是,跳槽和被辞退的现象频频出现,更不要说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了。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对就职企业文化没有很好地了解,对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不理解,不能认同企业的各种理念,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的大氛围中,很难完成从学生到一个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因此,只有将五年制高职校园的特色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密切结合,发展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才能指导学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受企业欢迎的、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高职人才。因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就和普高语文教学有了不同的理念和方向,它不仅要传授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的特色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理念,更加注重语文的实用性,使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与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相结合,使学生的素质、能力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迅速成长为受企业欢迎的合格生产者。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功用
五年制高职院校大都是在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上升格、组合而成,它在很多方面和高中后的高职院校是有区别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初中毕业后没能升入高中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语文功底也比较薄弱,对学习尤其是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根本不感兴趣,所以语文课若是和普高一样单纯地讲解课文知识,是不能吸引学生的,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五年制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等专业,故而学生对人文科学缺乏兴趣和认可,对从小就熟悉的语文文化基础课较为厌倦。使得这门与校园文化紧密联系的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极不重视,从而失去了很多培养自身能力与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修养的机会。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把重点过于集中在经典及一些通用性的文章上,虽然也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但对如何与职业教育结合、如何体现其实用性却有些忽视。并且,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专业,可在教材运用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很难将语文与本专业的企业文化特色相结合。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语文与学生的技能训练关系不大,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无关紧要,他们普遍认为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因此对语文课的功用认识不充分;而有部分语文老师自己也对本门功课信心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过多地强调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没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企业文化元素,没有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渗透进来,使得学生缺乏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实际上五年制高职院校开设语文课,不只是把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浓缩,而是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应体现出大语文观。高职语文具有“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功能,能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的同时,更多地加强学生进入社会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企业的文化元素——价值观、精神、制度、理念逐步地渗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地、前瞻地接受优异的企业文化的陶冶,促进学生在就业之前就有较好的职业素养,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在心理归属及文化归属上更多地打上职业人的烙印,并能在工作后得以固化。
三、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应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
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理念一致,而高职语文教学更是应当承担这个重任。高职语文的教学要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既要宏观的把握,又要细节上的体现,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把企业文化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如:高职语文中有一个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同学进行口语训练: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我们就把它和到企业应聘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在求职现场应聘的自我介绍活动。在准备活动过程中,老师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如何适应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需求上,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材料做得充分,学生也很有兴趣,这不仅教会了语文知识,也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就业做了铺垫。其次,要把企业文化内涵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编辑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充实高职语文教材。如:企业文化中积极提倡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诚实守信、自觉自律等,在高职语文教材里都有相关的素材,我们在讲解这些课文时,就应联系企业里的一些生动实例,加以补充、拓展,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又可以引导学生去追求并融入到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中去。若能自编一些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语文教材,则能够让学生更贴近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再者,高职语文要善于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企业文化调整教学重点,使学生学到与自身专业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如:会计专业需要有严谨性,就要求语文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计算机专业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学生能够制作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PPT,研究出一些初步的审计方案;外贸专业要有灵活性,就要求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得心应手地完成任务,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最后,高职语文教学要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把企业文化放到活动中来,可以采取摹拟多种企业文化形式、创新教学形式等方式,设计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在这种摹拟的环境中得到实践、锻炼。既重视个体的发挥,又强调合作必要,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既让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当然,若能将高职语文的课堂适当地走进企业,让学生能亲自感受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感受企业文化的精神魅力,那效果则会更佳。
总之,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渗入企业文化,让学生深刻体会企业文化的内涵、精髓,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较高的职业素养,使其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基金项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立项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研究”项目编号(GX1209)
参考文献:
[1]邓韶梅.中职语文教学应渗透企业文化[J].现代语文,2013,(07).
[2]皇甫新满.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现代企业文化研究[J].学苑教育,2014,(01).
[3]孙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J].新课,2014,(11).
(仲晓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