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语言就没有教育

2016-05-30刘铁芳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化古典人文

刘铁芳

人生活在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中。语言开启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总体的发生便构成历史。语言中蕴藏着世界的意义,也蕴藏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历史活在语言中。语言向人开启了世界和历史,与此同时,人也在语言中开启了自我。

教育把人引向世界、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立人与上述四者之间有意义的牵涉,并组建个体有意义的人生,其凭借是语言。教育引导人在语言中理解世界,理解历史,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任何教育都发生在语言中,没有语言就没有教育。语言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语言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一、语言和教育的转向

文明伊始,先民对耳所听、目所视的世界充满了幻想,用想象力构造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幻想和发达的想象力再现在语言中,古典语言彰显出丰富的诗性特征,富于暗示性。象征、赋、比、兴的大量运用正是这种想象力发达的自然结果。简单而又丰富的原初语言揭示着世界的存在,揭示世界中的“事”和“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的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言外”有“意”,诗化的语言、充满暗示性的语言将“可道”的东西暗示出来,成为一个个“意”之“境”。简洁质朴而又丰富完整的古典语言构成古典时代诗性创造的基础,人们在诗性的古典语言中营造出“存在的家园”。

“不学诗,无以言。”“诗”之“思”与“诗”之“言”成为古典的诗意生活的基础,构建起古典的诗意人生与历史。古典人文教育不仅引导人“看”现实世界,而且引导人建构精神世界。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看”世界“看”得越来越清楚。在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等科学的观照下,世界似乎越来越清楚地展示出来,然而却失去了古典的“魅”。人类试图准确地借助语言把握这个世界、“说出”这个世界,语言成了这种追求的工具,其结果是:古典语言的暗示性、诗性随世界的“去魅”而“去魅”。语言被纳入分门别类的学科之下,越来越确定化、精确化、规范化,看似快捷、明了、方便、实用,其实大大缩减了诗意与张力。

与语言的转向同时发生的是教育的转向。教育不再以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完满与“畅适自足”作为根本使命,而是关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关注现实的功利。教育和语言一道成了人类改造世界、征服世界以获得自身物质利益需要的工具,古典人文教育转向了现代功利教育。这种转向始于16世纪的西方,随着19世纪产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到20世纪则更趋强化。

二、语言和教育的时代困境

人类在取得巨大科技进步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等等,还有一种人们身在其中却难以察觉的损失,那就是语言的荒疏。科学语言、智能语言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民族语言,语言愈来愈技术化、理性化,语言中所负载的历史、价值、意义日渐隐蔽,人的个性被大大“敉平”。此外,大众传媒语言渗透进日常生活,个性化的语言被大众语言取代,个人思考被大众思考取代。大众传媒对阅读的冲击更加严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日益减损,语言日趋贫乏。

语言的处境与教育息息相关。在教育中,语言的地位逐渐下降,让位于科学和技术。教育关注的不再是人的精神的畅适自足,而是技能的熟练。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渗透使教育自身也有技术化的趋势。由于对语言的理解与领会成了一种技术化、程式化的操作,语言变得越来越肤浅,历史、传统、价值、意义等古典人文教育要素日趋晦蔽。语言的缩减、个性化的沦丧,使教育对个性化的培育成了空中楼阁,教育的民族性和人文性都大大缩减。

20世纪西方哲学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哲学研究开始关注人的“思”与“言”。语言不再是单纯的认识工具,而是要恢复到其作为“存在的家园”的本质。教育也开始反思自身。人文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成为共识,教育开始积极主动地谋求自身的健全发展的道路。语言是人们存在的中心,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之人文性的中心。唯有语言才能建立人与世界的活生生的感性联系。改善教育人文性的根本在于语言和语言教育,语言教育应加强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对语言的理解与领会。语言教育永远不能技术化,唯有长期的涵孕、熏染,方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三、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语言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教育的民族性的根本亦在语言之中。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在现代中国人与古典文化传统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阻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白话文的发展尚未达到文言文时代的水平,又开始受到商业化、技术化的极大冲击。当“运动鞋”变成“斯波特”,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变为“我的爱,赤裸裸”,当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扬言“我是流氓我怕谁”……语言的魅力已大大丧失,对语言和教育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日渐远离人们的阅读视野,人们缺乏对语言魅力的深入领会,语言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没有内涵的泡沫语词,仅仅成为功利性的交往工具。

中国古代的语言教育培养了许多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作家,它最大的优点是不把完整的语言作品拆得七零八散,而是强调整体的领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个人的读思结合,所谓“熟读精思”;强调长期的涵孕、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典语言教育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相反,今天的语言教育则过于注重分析,注重学生对细枝末节的语言要素的把握,语文之“道”变成了“术”,变成了各种常识,缺少整体语言素养的含蕴。结果是学生缺乏领会、感受、驾驭语言的能力,不会灵活自如、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语言只是一种交往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一种享受和目的。

四、语文教育完成历史使命的路径

完整的语文教育需要在三个层面展开。第一是实用层面,语文教育首先指向表达,并让表达清晰、准确、有条理。这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功能。第二是审美层面,即培育人们对语言使用的亲切感和美感,避免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无趣、无味。第三是文化精神层面,数千年的文明承载于汉语言之中,赋予其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语文教育就是要活化这种内涵,以启迪、培育生动的民族精神于当下的民族生命个体之中。

这三重功能如何整体实现?

首先,培育对母语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要点有两个:其一,儿童时期语文教育的重心是在富于爱与美的情景之中培育对语文的温暖而亲近的情感态度,打下丰富而美好的母语生命体验的根底。初期阶段的语文教育应该凸显母语的整体性与美感,避免过早讲解词句结构等技术化倾向。其二,成年过程中要保持母语优雅而丰富的内在开放性,能更多地体验到它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要避免固化、单一化,要彰显语言中的民族精神以及母语自身的丰富与优雅。

其次,语言是活的,具有向着当下生活世界的开放性,如吸纳新鲜语汇、新的表达形式等,但这种开放不是无原则的。站在教育的立场而言,从社会传媒到社区、家庭,都需要有一种语言的责任,自觉给孩子创造优雅、丰富、和谐的话语空间,避免粗糙、贫瘠和无序的语言过早进入孩子的世界,进而培育他们健康的语言趣味。

再次,努力激活古典语言的当下意义,这里涉及如何看待古典语言的现代价值问题。学习古典语言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当下的语言生活。我们一方面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发掘、整理古典语言作品,以达到文化继承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人在使用中活化古典语言,让古典语言融入当下生活,成为丰富、扩展当代中国人生命世界的精神资源。从教育的视角而言,语文教育应当增加古典语言学习的内容,把培育孩子对汉语言的热爱摆在首位。

最后,重新审视方言的价值。方言中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既可彰显个体细腻的本土生活感受力,同时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在倡导普通话的同时,应给方言适度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张伍德

猜你喜欢

技术化古典人文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怎样读古典诗词?
人文绍兴
浅谈对中国特色绿色法院的认识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人文社科
小学音乐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及其矫正——以童谣吟唱为教学路径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