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言与教育

2016-05-30顾明远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识字汉字

顾明远

编者的话:语言是教育的媒介。语言文字教育是其他各学科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者看来,教育存在于语言之中,教育与语言的关系是天然的,语言研究的转向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转向。本刊邀请了四位教育领域的专家撰稿,从教育的角度思考语言和语言生活。

我小时候并不太喜欢语文课,原因是那时语文课就是要求学生背书。上小学三年级,刚好遇到抗日战争爆发,为逃避战火,辗转城乡南北,没有正规学校可上,只好去读私塾。私塾老师是一位乡村郎中,让我读《大学》。老师也不讲解,就是让我们背诵。当时似乎都背熟了,但今天也只记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开篇第一句。到了初中,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为了标榜他们的“王道”,让我们读《孟子》,天天背“孟子见梁惠王”等。这些不求甚解的背诵把我带到厌烦语文课的境地。但我爱阅读,爱写作。四年级时,有一次比我大三四岁的邻居金懋鼎讲起三国的故事,我听了很感兴趣,于是向他借《三国演义》来读,尽管很多字不认识。以后又读了《西游记》,更是爱不释手。这时候开始对语文逐渐有了兴趣。抗战胜利后,又读到鲁迅、巴金、冰心的作品。到了高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李成蹊先生(解放后任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给我们讲《文心雕龙》,讲文艺评论,开始对文学有所了解。为了参加民主运动,我们办起了壁报、油印小报、杂志,开始写点小文章,逐渐学会了用语文表达思想。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出,我的语文基础没有打好,现在在工作学习中常常感到是个缺憾。所以我常常劝告少年朋友要重视语文学习。

这里就要说到语言和教育的关系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教育是在交流中进行的,所以语言和教育分不开。人类语言产生得比较晚,可能人类最初的教育是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的,在这种教育的交流(也包括劳动和生活的交流)中逐渐产生了语言。那么,教育就成为语言产生的源头了。语言一旦产生,就成了教育的工具。

语言又是知识的载体。文字产生后,就有了书面语言,知识记录在各种书籍中。学习各种知识,先要学习知识载体的语言,语言成了教育的内容。语言又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国的母语教育把二者合称为语文。语文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基本课程。这样,语言和教育已经分不开了,小学中学12年都设有语文课程。

识字(书面语言)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不识字,便谈不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把识字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所以说,学文化是从识字开始的。但是如何识字,如何进行识字教育,却有许多学问,而且颇有争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语文教学中就有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之争,今天有先学拼音还是先识字之争,甚至还有要不要学生识繁体字之议。很难判断哪种说法最科学、最合理,这里从另一个视角来谈几点看法。

首先,识字教育要抓住我国汉语文的特点。汉语文第一个特点是语与文有差别。古代使用文言文时,语文与语言是不一致的。自从通用白话文以后,文与言基本上一致,但仍有某些差别。语言指的是口语,文字则是书面语。从历史发展来看,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吕叔湘说:“口语和书面语,一个用嘴说,一个用手写、用眼睛看,当然不是一回事。可是用嘴说的也可以记下来,用手写的也可以念出来,用的字眼基本上相同,词句的组织更没有多大差别,自然也不能说完全是两回事。”(《吕叔湘自选集》第395—396页)细细考究,吕叔湘说的口语和书面语还是有些差别的,有些地方的口语与书面语甚至有很大差别,例如粤方言。这给中国的语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使用拉丁文等拼音文字的国家和民族,只要认识几十个字母就可以读书看报;但中国人不行,必须识字1600个以上才能做得到。

第二个特点是汉字不仅有音,而且有形。汉字是音、形、义的组合,有音序、形序、义序。这一方面增加学习的困难,但另一方面也便于识记。识字教学中有利用汉字音、形、义的结合来集中识字的方法。外国语是不能集中识字的。汉字有四声,许多字音同而形不同、义不同;有些字形同而音不同、义不同,这样的单字如果不和别的字连起来,就无法准确读出字音。

第三个特点是字与词是独立的,一个字可以有单独的意义,也可以与其他许多字组合成完全不同意义的词。识了字并不一定读得懂书,尤其是古书。拉丁文拼音的语言,许多词也是拼合起来的,有词根、词首。词根、词首原来也是单独的字,但拼合以后就分不开了。汉语可以把词中的字拆开,单独存在。有的学者讲,汉字需要整体认识、记忆,以后读书可以一目十行。

第四个特点是字为单音节,绝大多数词是双音节。词多由两个字拼起来,也有由三个字、四个字拼起来的,但许多已经成为成语,而不是词了。也就是说,汉语的词音节很少,不像英语、法语等许多字或词都是多音节的。这个特点也便于汉字的认识和记忆。

其次,汉字识字教学要了解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我国地缘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的方言也很多,不仅语音上有不同,语法上、语序上也有许多不一致,但使用的都是统一的汉字。正是这种统一的汉字及其蕴涵的文化传统,使我国文明得以延续。因此,我国汉语文识字教育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为什么要推行汉语拼音?就是为了在此国情的基础上推行普通话,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20世纪30年代许多学者推行拉丁化,50年代大陆推行汉语拼音,目的是统一口语(民国时期称“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普通话”)。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全国范围内口语都不统一,怎么交流?当时推行拉丁化还有便利大众学习、使汉语走向国际化的意义。近几十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汉字国际化,即汉字的输入、处理、印刷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并不能否定汉语拼音对汉语发展和汉语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学汉语来说,汉语拼音是最好的手段。至于拼音什么时候学,是先识字再学拼音,还是先学拼音再识字,这都是方法问题,当然也有哪种方法更科学、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问题。要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识字教育可以百花齐放,不必一刀切,要允许试验。

再次,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文化的工具。传承文化也是交流,是纵向交流、与古人交流。我国古代教育基本不分科,通过阅读经典,既学语文,也学做人。今天语文教育的任务仍然是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语文教育界常常有工具论和文化论之争。其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文是交流的工具,只有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语文只是思想的外壳,语文中总会有思想感情的内核,只有理解了这些内核,才能更好地掌握运用语文的技能。语文教育是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的。语文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把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结合起来,掌握工具,传承文化,立德树人,提高素养,成为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任务。为此,编写好语文课本,选择优秀的范文十分重要。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重视民族语言,他在《祖国语言》一文中写道:“民族的语言是远在史前就开始了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的一株最美的、从不凋谢、永远重新开放的花朵。”“语言是最有生命力、最丰富和牢固的联系,它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各代民族联结成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有生命力的载体。它不仅表现民族的生命力,而且正是生活本身。民族语言一旦消失,民族也不复存在!”(《苏联教育史》第273—274页)

语文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掌握了语文,才能正确地思维、表达,才能和他人交流。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掌握了它,才能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学好语文,光靠学校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语文课虽然是最主要的课程,但毕竟课时有限,每学期只有几十篇课文,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拿到新书,一天就读完了,语文课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过去语文教学模式僵化,老师把课文肢解,分节分段地挖掘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把活生生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使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觉得索然无味,因而许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语文新课标力求改变这种状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课文的自我体验。在学好课文之外,提倡学生自我阅读,通过阅读来补充教材的不足,使语文课丰富起来。

通过阅读能促进学生学好语文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不喜欢语文课或学习困难、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纠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过:“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阅读如此重要,但读什么书呢?图书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所以要选择代表世界文化遗产的图书。语文的课外读本要选择文学历史领域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艺术价值、最能启迪智慧和提高语文修养的图书。

最后概括三句话:

语文是工具,有了它,才能思维,才能表达,才能交流;

语文是基础,有了它,才能学习,才能生活,才能工作;

语文是文化,有了它,才有精神,才有智慧,才有品格。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识字汉字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