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建设 打造韵味城市

2016-05-30巩慧

求知 2016年9期
关键词:蓟州城镇化建设

巩慧

加快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并做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明确了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也成为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议题。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城市的实体建设,更要做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有城市的灵魂与韵味,实现高质量、有内涵的城镇化。

蓟州区作为有着2200年建城史的中国“千年古城”,在党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建设文化新城为抓手,深入挖掘蓟州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练精神、体现形象,力求打造出独具韵味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旧城镇化而言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从1978年的只有17.92%,到2012年达到52.57%,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递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要求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诸如有城无人、有速度无质量、城市定位高大全、千城一面等各种“城市病”。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地注重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根本上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化、现代化转变,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除了要有先进的设施、完备的功能、优美的环境以外,更多的应该是城市的精彩与独特、内外兼具的文化特质与魅力。比如提到江南,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烟雨水乡、仕子淑女、书卷之气;提到沪宁,长江外滩、商贾政要、自信大气;提到西北,大漠驼铃、粗犷豪气;提到山东,泰山黄河、孔孟故乡、憨厚淳朴。文化作为城市的内在精神,如果贫乏甚至缺失,那么这个城市就不会有久远的生命力,不会有引人注目的吸引力,更不会成为适宜人居的城市。

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文化不仅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经济空间,并转化为助推城市发展的产业力量。在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超过20%,在美国的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音像业的出口额已超过航天工业的出口额,是美国创造利润最多的行业之一。

文化是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不仅能提高城镇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而且能提高城镇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美国的匹兹堡市曾是著名的鋼铁工业中心,上世纪七十年代炼钢技术革新致使该市的支柱产业受到重创。然而,凭借着城市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该市突出城市文化和社会资本的功能,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发展成为以信息和医疗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心,成为全世界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焕发青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典范,匹兹堡市华丽转身的背后靠的正是城市的创新文化在提供源动力。

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城镇化的历程不难看出,普遍存在着重速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文化建设缺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外在形象,忽视城市韵味。城市规划追求高大全的功能设计,忽视对地域文化和自身特点的考量,未能将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文化元素或者文化符号融入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热衷于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使得城市文化的辨识度降低,城市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83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目前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在中国,反映出一些城市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情况。

第二,注重规模扩张,忽视文化建设配套。文化基础设施有建设缺管理,实际利用率不高;中小城市文化开发层次较低,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为主,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不大;城镇的发展满足并刺激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精神上、心理上的慰藉和憧憬却有不同程度的失落,城镇建设和管理呼唤人文关怀。在一些区县,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KTV、娱乐城开业,这些场所大多外观华丽时尚、内饰富丽堂皇,且经营红火。而反观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则设施老化、资源陈旧,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门庭冷落,使用率很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反映出我们以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第三,注重破旧立新,忽视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保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出现各类文化遗产、民风民俗逐渐消失的不利局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拆旧建新,对文物建筑特别是历史街道、乡土建筑一拆了之,致使城镇个性和特色消失。还有一些地方虽然努力保护古建筑,却盲目地修葺一新,失去了“原汁原味”。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过度开发、保护相对滞后的现象。2012年首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大检查显示,全国11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13个名城已无历史文化街区,有18个名城仅剩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半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面目全非。蓟州区的独乐寺是天津市唯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名单的历史遗迹,按照相关标准,早已超过了申报的门槛。应该恢复原有历史街区的风貌,尽快走上申遗之路。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文化建设尽管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全部内容,但城市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实现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城市规划中凸显文化元素,为城市发展科学定位。在城市发展理念上体现文化元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本地区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有机融合,打造宜居城市;在城市定位上体现文化元素,加强对城市文化脉络的整理与总结,通过主题鲜明的文化定位,走出个性化、差异化、名牌化的文化发展之路;在城市空间格局中体现文化元素,把各个文化区域统一在主题文化的坐标上,为文化相关产业创造更为集约、高效的发展空间。

在蓟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规划尤其重视文化建设。蓟州区新城规划突出“文化古蓟州”的特色定位,强调对古城历史遗迹的保护性开发,注重古城历史风貌的恢复重建。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运营相融合,打造文化新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规划设计了“一城一带多片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更是有较高素质居民的精神家园。一要加强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要关注文化民生,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着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三要深入挖掘城市精神,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使其适应城市生活,共享文明成果,打造富有“人情味”的新城镇。

在新城建设中,蓟州区专门为文化预留了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布局均衡的文化娱乐设施,设置了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于一体的市民文化中心,增加图书大厦、电影院等文化娱乐用地。同时,整合城市文化功能,努力打造具有蓟州区文化特色、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督导活动、“感动蓟州”人物评选等活动,彰显了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市民素质,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要着眼本地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整合文化资源,使城镇化成为强化以至再造本地特色文化的过程。二要加快建设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三要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不断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升文化产业效益。

蓟州区是一个佛教文化、皇家文化、红色文化、地质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交融、异彩纷呈的古城。文化不仅是蓟州区的特色,更是蓟州区一笔宝贵的财富,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蓟州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汲取地方文化素材、展现深厚皇家文化的盘山大型实景演出正在紧张筹划中;以“影视、音乐、艺术、传媒”为四大产业内核的文化项目——盘龙谷文化城已经落地开花,未来将建成世界级复合型文化城;以著名国学大师范曾为山长的盘山书院实现国学开讲。在这些高层次的文化项目的带动下,木板水印、雕版印刷、精品书画、文学创作等文化产品正在加紧创作和研发。蓟州,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现代文明的汇聚交融,展现着城市独有的文化魅力。

第四,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城镇化应该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文化建树的创造过程,而决不能成为损毁文明记忆的历史遗忘过程。要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好文化遗产资源。一是对城镇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立资源数据库,作为保护开发的依据。二是在城市建设中树立文物保护意识,避免盲目拆掉有文化内涵的遗迹、建筑、街区、村落。对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要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在严格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已损毁的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依据史实在原址上进行必要的恢复重建。三是对于部分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性保护,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发展旅游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目前,蓟州区文化资源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并将相关文化资料汇编成册,为我们进一步保护开发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珍惜这些宝贵的“城市记忆”。通过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统筹规划,既注重单体文物保护,也重视整体风貌的维护,通过保护、改善、改造等手段,力图还原古城、名山、运河等历史文化区块,改善环境氛围。与此同时,打造民间民俗艺术品牌。进一步推广蓟州评剧,加快于庆成泥塑的市场化进程,提升渔阳剪纸、皮影雕刻、根雕、葫芦烫画、叠层石工艺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创作水平。

蓟州的城市韵味,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还在于这里的人。蓟州曾造就过许多政治大家、文化名人、高义之士,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形成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幻化为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当前,为实现建设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目标,蓟州人民又不断激发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彰显城市精神,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具有独特韵味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猜你喜欢

蓟州城镇化建设
2016—2019年天津市蓟州区非职业性ACOP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在蓟州区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蓟州区观星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