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实践的“变”与“不变”

2016-05-30李永凤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真实性新媒体

李永凤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使用,新闻的生产者、生产方式、表达方式、传播渠道和消费方式都发生质的改变。传统媒体业界压力重重,转型之声四起。学界的新闻教育也紧随其后,高呼转型。既往的新闻教育无法满足当下新闻业界的人才需求,新闻教育改革实属应当。新闻教育转型不仅要关注新闻传播实践的“变化”,还要冷静思索其中“不变”的新闻需求,内容为王以及新闻的专业标准等,这样的新闻教育转型才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价值;真实性;公民新闻;用户

无论是印刷技术、电子技术,还是互联网技术的诞生,都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新闻是少数几个受制于技术变迁而发生全局性影响的学科之一,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以业外竞争者的姿态促使新闻传播过程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引发了业界的转型之风,也引发了学界对新闻教育的转型思考。学界、业界的眼睛都锁定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变化,忙于转型。正如心理学的认知规律所揭示的,变化容易得到关注,而不变则易被忽视。其实,在高呼媒介转型和新闻融合的热潮下,还是应该冷静下来,同时思考在这一媒介技术变革之下“变”与“不变”的东西。只有缜密审视媒介技术变迁到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哪些部分,还有哪些部分并没有发生变化,新闻教育的转型才有现实依据,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培养出适应现代媒介生态环境的新闻人才。

一、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新闻之“变”

(一)新闻传播者:从专业传播者到“人人都是麦克风”

新媒体语境下,公民新闻兴起,人人都是麦克风。新闻传播权不再独属于传统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而是所有能够接触网络或者移动网络的用户。新闻的选择、加工和制作都不再是专业媒介组织的专利,所有能够利用网络,具有传播意愿和传播动机的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意愿,对新闻事件进行筛选、加工制作和传播,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设置报道议程,并左右公众的情感。很多重大事件发生后,即便传统媒体集体缄默,仍有知情者通过自媒体和社会媒体将其公之于众。传播者多了,而且自由了。

(二)新闻表达方式:从单一表达到多元呈现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表达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表达,转变为今天的多元呈现。过去报纸新闻以文字见长,注重深度和逻辑;广播依赖声音,适用于“短平快”的消息报道和具有情感亲和力的新闻报道;电视则以动态画面的真实性来吸引观众。以网络和移动网络为传播基础,以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为传播界面的新闻则更加注重语言、画面、文字、照片、音乐、音响等传播符号的多元组合,从而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报道。这不是传播符号的简单组合,而是多元表达方式的有机组合,从而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更好。新华社的全媒体组合报道实践就是这种多元表达的诠释实践。

(三)传播渠道:从大众传媒到社交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传播渠道摆脱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大众传播渠道,而转向更加自由和灵活的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传播。用户通过转载和分享的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到自己的熟人圈子。再借助好友的级联式转发和分享,实现新闻迅速扩散。整个过程没有把关环节,新闻信息可能不断被添加或减少。有时候新闻信息在这一扩散过程中可能被彻底改头换面,当然也有的时候新闻信息只是在扩散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无论是单纯的认知扩散,还是裹挟着非理性的情感扩散和意见附和,都因为传播渠道的便捷和方便,使传播效果得以扩大。

(四)新闻生产方式:从专业垄断到用户创造内容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是按照专业化流程,依据专业选择标准,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再按照专业化生产标准和固化的生产流程加工制作。影响新闻选择的因素,既有专业因素(如新闻价值大小)的制约,又有政治因素(宣传政策的导向)的思考,更有商业因素(如事件稀奇度)的考虑。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是这三种力量互相角力的结果。新媒体语境下,用户生产内容,仅考虑自己的传播意愿和传播需求。公民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新闻自由,实现了普通用户的表达权。囿于用户素质的参差差别,公民新闻的整体质量有待商榷。用户生产的海量内容中,难免掺杂个人情感、主观意见、认知偏见和社会成见等。即便社交网络具有纠错机制,新闻信息失真还是时有发生。

(五)新闻获取方式: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相对稳定,报纸、广播、电视也拥有相对固定的接触群体。无论怎样,受众都处于一种被动获取的地位。虽然众多的报纸、广播、电视似乎给了受众无尽的选择,但是所有的新闻都是按照统一的专业标准、政治标准和商业标准打造的。表面上千差万别,骨子里千篇一律。受众对于接收哪些信息,什么时间接收,没有太多的自由。新媒体语境下的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发生改变,用户在任何碎片时间内,都可以打开手机获取新闻信息。年轻用户的新闻接触也不再是专门行为,而是使用社交媒体时的伴随行为。用户对常规新闻的消费止于标题阅读,特别感兴趣或者关系重大的新闻,阅读之后还会转发、分享、评论。新媒体用户不仅可以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还可以借助技术设置主动屏蔽掉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新闻客户端、网络新闻提供平台也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以往关注内容及用户平台使用的定制设置,向其推送符合用户需求和兴趣的新闻信息。

二、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新闻之“不变”

(一)新闻需求不变

从结绳记事到狼烟传信,从击鼓传音到飞鸽传书,从邮驿制度到阅报房,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信息传播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获取新闻信息始终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基本社会活动之一。从非常态的、偶发的新闻传播行为,到常态的、专业化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休戚与共、密不可分。因为人类对新闻的需求,源自人类内心对未知的恐惧。新闻满足了人类最本能的需求,了解外部世界的动态变化,这让人们感到安全和自信。人类的本能需求不会因时间变迁而改变,人类的新闻需求也不会因媒介技术变革而发生改变。米切尔·史蒂芬斯在《新闻的历史》中写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中,人类交换着相似的新闻。《南方周末》2016年新年献词中写道:无论媒体变局多么剧烈、传播介质如何进化,我们相信,人们永远需要优质稀缺的信息、深刻多元的思想和温暖心灵的情怀。

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现质的飞跃,普通用户首次实现媒介接近权,媒介表达权也有了现实可能性。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信息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从未改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求新闻。

(二)内容为王不变

媒介技术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表达方式和消费方式,却无法改变人们对新闻的本能需求,也不曾改变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内容为王是不变的规律。虽然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优势受众,面临收视压力,但是新闻却没有失去受众。只是,过去人们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获取新闻信息,现在人们通过网络和移动网络获取新闻。过去人们端坐在客厅、办公室获取新闻,现在人们利用排队、等车、睡前等碎片时间通过手机获取新闻。过去人们面对面交流新闻信息,传递对新闻事件的看法,现在人们借助社交网站转载、分享新闻信息,借助论坛讨论社会公共事务。无论以何为媒,人们总是要接触新闻。人们借助新媒体手段获取的新闻信息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新媒体多数情况下只是承载新闻信息的方便载体,自身并不生产内容。

有人会提到UGC,用户生产内容。诚然,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手中的媒介发布新闻信息,但却因种种限制,不是总能提供真实、客观、专业的信息。重大事件发生,人们还是愿意相信权威媒体机构的专业报道,当然人们的新闻接触行为并不局限于制作新闻信息的媒体。多数人通过手机获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新华社的报道,尤其是年轻人。无论如何,人们需要新闻,传统媒体目前仍然是新闻制作的中坚力量。《南方周末》2014年新年献词:我们也期待给自己一个见证,见证一群报人能否在数字世界里延续光荣与梦想。我们看到新媒体已成合围之势,听到四面楚歌正在响起,仿佛只待最后一击。但我们始终坚信,原创严肃新闻不会死,它只会创新阵地。面对互联网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人们的选择能力遭遇瓶颈,人们比以往更加需要高质量的新闻信息。这就是原创、深度新闻的契机,也是传统新闻记者的契机,他们是新闻信息生产的行家里手,是新闻故事的最佳讲述者。因此,忽略“内容为王”,新闻教育的转型必然有失偏颇。

(三)新闻的专业标准

媒介技术的进步同样无法影响新闻的专业标准,真实性以及确保新闻真实性的新闻专业标准没有也不应该发生改变。为了生存,新闻的形式和风格必须反映文化、政治、趣味和技术的变化。新闻与时俱进的同时,新闻生产者必须牢记新闻的目标和原则:代表公众生产准确的信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不以任何意志而转移的本质特征。新媒体语境下“被放大的公民的声音”,并不总是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无论是客观假新闻,还是主观新闻造假,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通过手机短信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便是明证。

传播技术越进步,假新闻的威力越大。新媒体语境下,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更为重要。核实、核实、再核实,在任何媒介语境下,都意义重大。媒介技术进步要与公民的媒介素养提高相结合才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产生的不实报道和不全报道,才能减少用户转载、分享过程中的新闻失真。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教育不应该只是专业教育,而应成为通识教育,以培养全社会最起码的新闻素养。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是不可逾越的专业底线,这是技术变迁不能改变的。无论专业记者,还是“草根记者”,都应坚守真实性的职业底线以及确保真实性的专业标准。

(四)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使之成为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唤起大众的共同关注。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新闻价值决定于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的丰富度和级数,而非决定于发布新闻事的载体和发布方式。新媒体语境下,最受瞩目的仍是那些关系多数人命运和利益的新闻事件。人们关注那些离自己最近、与自己利益最相关、与自己需求最接近的新闻事实。当然人类共同的好奇心驱使人们也关注奇闻轶事。

腾讯微信中每天向用户推送的新闻组合为“重要性+显著性+娱乐性”,其他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推送顺序也大致如此。当然,技术进步推动新闻推送实现定制推送和按需推送,可以提升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新闻价值大小仍然是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影响新闻价值的价值要素并未改变。

(五)新闻的社会功能

今天,抛却媒介技术进步的影响,商业化和娱乐化双管齐下,不断地侵蚀着新闻基本特性中的核心部分,新闻报道从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到为公众提供既定的信息,报道目的悄然改道。网络媒体不仅掌握在大众手中,为大众所用,也掌握在许多利益集团、商业集团和别有用心的人手中,他们往往比大众更善于驾驭媒介。裹挟各种意志和目的的新闻成为商品推介、价值灌输和意见传递的温床,网络媒体则是其扩音器和加速器。

新闻工作的目的并不是由科技决定的,也不是由新闻工作者或他们使用的技术来定义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趋势也不能改变新闻工作的目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目的是由另外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并提供社会监督。无论是蜉蝣众生还是宇宙星辰,再大的变化,都只是天地一瞬,而不变的,是人类文明前行的身影。新闻事业的使命正是借助传递信息,沟通社会,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新媒体语境下,由于大众拥有的媒介接近权和媒介表达权,新闻监督社会的功能前所未有的增强。新闻传播的社会使命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当然,要规避商业化和娱乐化对新闻行业的影响,让新闻传播回归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公共使命,必须从教育和法制两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厘清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活动所发生的“变”与“不变”,我们才能冷静地分析以往的新闻教育,与当下新闻传播现实的脱节之处,而非盲目转型。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内容为王,新闻的基本属性,都是媒介技术变迁无法颠覆的部分,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新闻教育转型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转型本身就是悲剧。新闻的传播渠道、新闻的生产方式、新闻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在某种程度会改变新闻传播实践的理念与方式,这是新闻教育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把握的动态特征,也是新闻教育转型的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建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J].新闻大学,2015,(3).

[3]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J].当代传播,2015,(6).

[4]彭兰.融合时代:新媒体教育向何方[J],新闻与写作,2015,(3).

[5]余秀才.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J].新闻大学,2015,(4).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真实性新媒体
广告的真实性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