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的“供给侧改革”
2016-05-27陈捷
陈捷
说起“互联网+”模式,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淘宝”和“微信”,这两个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析这两个产品的成功因素,我们会发现其特征十分明显,就是信息的“自下而上”。
在淘宝上,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上传了大量的信息,如:产品介绍的信息、买家订单信息等。人们各取所需,提供给买家空前的选择权,形成了大规模的供销市场。微信,同样有着类似的特征,在微信的聊天群、朋友圈中,大量信息自下而上地上传到平台上供人们浏览。所有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消费者”,这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我们的教师培训也在慢慢形成“互联网+”模式。以往我们的培训往往是单一的“供给”,由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培训课程,教师们参加培训。而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更多地开始注重生成性资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变为与培训者一起协同创新,改善教学模式与效果,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们既是培训的参与者又是培训资源的生成者。同时,参与协同研讨模式的人员也变得多元化,各类国际、国内培训机构及其提供的资源也被引入协同研修的模式中。教师们有机会借鉴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案例,观察国内成功教学案例并加以研讨,指导教师贴近教师教学实践,为形成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帮助,为一线教师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引导与支持。
单一培训供给变得多元化,培训的供给侧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贴近教师们的需求。培训资源自下而上地大量涌现,而非政府部门的资源下达,正是“互联网+”模式中,人本需求和大数据特征的体现。
除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具备“互联网+”特征之外,教师们在进行协同教学改进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云平台,各类研讨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被众多参加研讨的教师上传到平台上,供相互借鉴、交流;同时,众多专家、指导教师的意见,还有各类为反映新教育理念、实际问题解决方案而开发的微视频也上传到平台上,互联网的云平台为培训供给侧组织模式的改变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引导。
“互联网+”模式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专业成长的深刻影响,必将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充满活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前所未有的个性化支持和帮助,进而使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