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研究
——以滁州市为例

2016-05-27王伟冯春梅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滁州需求人口老龄化

王伟,冯春梅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研究
——以滁州市为例

王伟,冯春梅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已有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目标人群模糊,核心功能不清等问题。通过滁州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构建需求=意愿×能力的模式,研究老人养老服务意愿,支付养老服务的能力,提出以照护为核心,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对空巢、独居老人加强社区综合平台的作用,突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机构养老的支撑作用,引进社会力量,以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滁州

据户籍人口统计,2010年,滁州的老年人口数是6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是14.69%。到2012年,滁州的老年人口数达到7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1%。两年时间内,增加了6.56万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以年均4.5%的速度迅猛增长。纵向比较,滁州的老龄化程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2010年滁州老年人口比例14.69%,比全国高1.4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0.19个百分点。据测算,到2015年滁州老年人口比例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仍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1]。

为应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国家层面社会养老服务规划出台,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提出指导方针,2011年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务院已同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2],此外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为社会养老服务指明方向,2012年7月11日发布的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加快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美好安徽建设[3]。

尽管如此,笔者在对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就现阶段的养老服务模式、内容、老年人需求、支付能力以及意愿等内容随机发放120份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回收分析,发现目前滁州市居民养老服务财政投入依然不足,养老服务设施匮乏,供给水平和质量都很难满足居民养老需求。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居民养老服务还只是单纯地停留在一日三餐上,服务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现阶段仍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所占份额较小,导致子女家庭负担较重。

本研究将重点通过对滁州市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需求的调查,构建需求=意愿×能力的模式,研究老人养老服务意愿,以及能够支付养老服务的能力,运用系统分析与归纳总结的方法对老年人群需求分类,对三种养老模式重新定位。

本文数据采用2015年7月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研究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95.5%。本次调查中农村户籍55人,城市户籍50人,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在年龄方面50~59岁新成长老年人占24.65%,60~69岁占42.46%,70~79岁占23.29%,80岁以上占9.6%;在收入范围上城市老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占13.5%,500~1 000元占10.5%,1 000~2 000元占24.4%,2 000~3 000元占31.6%,3 000元以上占20%,农村老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59.26%,500~1 000元占22.22%,1 000~2 000元占7.41%,2 000~3 000元占7.41%,3 000元以上占3.7%;受访者身体状况总体较好,78.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在子女关系问题上,80.8%的受访者表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文化教育方面,城市老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占73.68%,其中大专学历占10.53%,本科及以上占5.26%,而农村老人在小学及以下占75.92%,大专及以上学历存在严重断层;在家庭状况方面,已婚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2%,丧偶的比例为21.9%,未婚和离异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很低,合计不到3%,说明大部分老年人的婚姻状况是完整的。在子女数量上城市老人平均拥有1.56个子女,农村老人平均拥有3.15个子女。

一、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仍然是老年人养老的主流意愿,占样本总量的65.71%,不同的是城市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要明显低于农村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共有15位受访者表示有需求意愿,占样本总量的14.29%,其中城市老年人11名,农村老年人5名,社区综合平台的作用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不知道社区这一概念以及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相比于农村,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较为成熟,能够发挥出综合平台的作用。此外在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农村老年人还是比较排斥养老机构,这可能与农村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子孙观念有关[4]。

表1 老年人对不同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

但在表2中关于是否愿意选择机构养老服务的问题中,有13.36%的农村老人表示对机构养老服务存在需求,同时又有29.09%的农村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持观望态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出、自身健康状况以及空巢化高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将会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向养老机构寻求服务,不过这一举动多是被迫之举,存在“被养老”嫌疑。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存在的需求要明显高于农村,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的加剧,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小,三口之家的日益普及,家庭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功能不断减弱,必然会使得更多的城市老人向养老机构寻求服务。

表2 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

二、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能力的统计分析

(一)收入范围及来源的统计分析

从表3中可以,总体上滁州市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月生活收入在500元以下,占总体样本的38.10%,其中城市老年人占13.50%,农村老年人占59.26%。在2 000~3 000元和3 000元以上这两档收入范围上,城市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1.60%和20.00%,农村老年人所占比例为7.41%和3.7%。由此可看出城乡老年人在收入水平上的明显差距,农村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普遍集中在1 000元以下,城市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多集中在1 000元以上。解决城乡之间在社会养老服务公平性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进入农村,设法增加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提高其实现养老服务需求的能力,从而正真做到城市“反馈”农村[4]。

表3 老年人月生活收入范围

从图1可看出,城乡老年人在收入来源方面的差异。城市老年人在收入来源方面主要依靠退休金,所占比例为27.27%,其次是子女的补贴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占21.21%和18.18%,这些收入来源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老年人的高收入水平和较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能力。相比于城市,农村老年人在收入来源上则主要依靠子女的补贴和其他项目(多为种田和农田承包款收入),分别占28.71%和22.77%,此外政府补贴作为农村老年人第三大收入占19.80%,说明在养老主体上,农村老年人除了依靠家庭和自我外,会更多地向政府寻求帮助。在退休金方面,所有农村受访者中仅一人表示拥有,所占比例不到1%。值得注意的是,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在养老保险这一方面占到18.81%,可看出农村老年人的参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老年人参加的都是最低档的缴费比例,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主要依靠。在个人存款方面,城市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2.12%,农村老年人为8.91%,养老储蓄意识上,农村老年人要低于城市。

图1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分布图

(二)身体状况的统计分析

从表4中可看出,总体上滁州市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占总体样本比例的42.86%,其中城市老年人占47.37%,农村老年人占38.18%,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是从统计数据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总体上有23.8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存在部分或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情况,其中城市老年人占21.05%,农村老年人占27.27%,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老年人差一些,这可能与农村有限的医疗保健水平以及生活水平有关。

表4 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统计

(三)支付能力的统计分析

从表5~7来看,总体上滁州市老年人在社会养老服务能够承受的价格方面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方式上,老年人能够承受的都是较为低档的收费标准。除此之外城乡之间的差异依旧明显,在居家养老方式上农村老年人能承受的服务价格集中在20元以下,占84%,城市老年人则集中在20~40元,占64.29%;社区养老方面,农村老年人能承受月收费标准集中在300元以下,占85.71%,城市老年人则集中在500~800元,约占受访者数量的一半;在机构养老方面,农村老年人能承受的依旧是最低档的收费标准500元以下,占65%,城市老年人能承受的价格主要集中在1 200~1 500元,占42.86%。

表5 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能承受的价格(按次收费)

(四)小结

综上所述,滁州市农村老年人无论在收入水平、收入来源以及能承受的社会养老服务价格等需求能力方面均远不如城市老年人,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首先就要提高其实现需求的能力[5]。为此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鼓励农村老年人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参加稳健的投资、再就业等方式,以提高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拓宽收入来源渠道。

表6 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能承受的价格(按月收费)

表7 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能承受的价格(按月收费)

三、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内容的统计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滁州市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休闲娱乐、身体锻炼这四项内容上,分别占样本总体的28.57%、26.67%、16.19%和19.08%。总体上来说目前滁州市老年人在生理、安全等基本层次的需求方面需求度依旧较高,具体表现为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项目的需求强烈,需要注意的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需要有专业的医疗护理技术或专业人员来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与此同时滁州市老年人在文化娱乐、身体锻炼等项目上也显示出新兴成长的强烈需求。

其中城乡之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当生理、安全等基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6]。城市老年人对休闲娱乐和身体锻炼这两项内容的需求最为强烈,分别占23.53%和27.45%,越来越多的城市老年人注重文化娱乐,追求身心健康。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这两项内容的需求最为强烈,分别占37.9%和32.26%,说明农村老年人目前的养老需求还处于较低层次,这可能与经济条件、文化程度、未来预期等因素有关。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对文化娱乐、身体锻炼等项目存在一定的需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农村公共活动广场有利于满足新兴的农村养老服务需求。

表8 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

四、需求视角下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一)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服务供给还是服务水平都未能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养老服务的本质认识不够,单纯的从养老服务方式上阐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核心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突出[7]。笔者通过对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功能是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保障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使老年人能够有尊严地安享晚年。以此目标定位来看,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主要有:

1.养老服务本质认识不足,核心功能未能突出。养老服务的本质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其核心功能就是要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7]。然而现有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突出强调的是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就其服务内容来说局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身体锻炼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居家养老服务在老年人看来就是在家养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没有接受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要还是通过家人获得照料。在机构养老方面,老年人的主要顾虑表现在收费、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性等问题上。部分老年人反映,一旦住进养老院中就意味着和子女的完全分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也反映出目前机构方面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在服务水平和专业性方面,老年人反映最多的就是养老院服务能力有限,满足不了需求,同时针对社会上相继曝出的养老院虐待老人和养老安全等问题表示担忧。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的综合平台,处于家庭和养老机构的过渡地带[7],在现实中担任着连接家庭和机构服务的纽带作用,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滁州市的社区并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城市社区人手有限、配套设施欠缺、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突出,而在农村地区尚没有成型的社区形成,多是以村落形式围绕中心村分布且空心化现象严重。

2.服务目标人群较为模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为全体老年人服务的,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却发现并非如此,存在服务目标人群模糊的问题[7]。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整理,笔者发现在现行体系下,有将近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即待在家中度过晚年,近4%至6%的老年人选择在机构养老,剩下的老年人则在社区接受养老服务。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是在家庭度过晚年的,由家庭提供养老服务,小部分老年人可以到养老机构和社区获得养老服务,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资源,这便与该体系是为全体老年人服务的定位相冲突[7]。对于90%的老年人政府可以弃之于不顾吗?这显然与穆光宗等学者倡导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相违背[8]。居家养老并不是简单地在家养老,90%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同样存在着需求,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必须立足于服务大多数老年人,积极主动地为老年人提供诸如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医疗保健等养老服务内容,并结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和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水平,打破养老模式之间的桎梏,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明确养老服务的目标人群即为全体老年人服务。

3.系统运行开放性不足,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7]。目前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社区养老的范围就集中在本社区范围内,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就是街道和居委会,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进入社区。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多是以公立形式存在,与居家养老服务之间存在着隔阂,难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此外社会资本在进入养老服务产业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似乎有意排斥民营养老机构。而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对于配置资源起着关键性作用,排斥市场意味着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服务质量不能提高,只有通过提高体系运行的开放性,引进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7]。

(二)需求视角下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根据需求=意愿×能力的模式,结合现行体系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城乡之间在需求意愿、需求能力、需求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进行滁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以照护为核心,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对空巢、独居老人加强社区综合平台的作用,突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机构养老的支撑作用,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作用,充分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1.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城市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相对较高,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实现自我养老和购买养老服务。城市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养老服务内容和方式上满足自身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一部分城市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经济实力较强,不再满足基础层次的需求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时家庭社区却仅提供简单地照料保洁服务,所以对于这部分老年人必须加大对其精神层次需要的满足。

另一部分城市老年人处于高龄失能半失能状态难以自理,他们对基础层次的需求更强烈,城市的社会养老机构主要面对的是这部分老年人群体,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养老机构必须具备较强的医疗水平,而这必须要高额的资金投入,这必将限制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因此,政府对社会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显得非常必要[9]。

2.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相比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愿和能力都较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是以依靠家人照料为主流意愿,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加剧,这一意愿有些难以实现。具体来看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身体锻炼和休闲娱乐这四个方面。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结合黄俊辉等学者的研究,可知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主要受年龄、身体状况、个人收入和子女数等因素的影响,在收入水平较高、身体较好和子女数较多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反之则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4]。

因此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首先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关系。在鼓励家庭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对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年家庭加强政府的财政补助力度,以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统一。其次,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特征,合理引导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如前文所说老年人的需求受年龄、身体状况、个人收入、子女数等因素影响,造成老年人群体内部的需求差异,依据老年人的需求特征提出现阶段要继续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以社区为综合服务的平台连接机构养老,协调供养、养护和医护间的关系。最后以农村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身体锻炼和休闲娱乐等项目。依据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内容,对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人力、资金和设备支持。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参考文献:

[1]滁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A/OL].[2015-10-10].http://www.czzwgk.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 542a025e5d21fbd324747364.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A/OL].[2015-10-10].http://www.gov.cn/ 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034729.html.

[3]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A/OL].[2015-10-10].http://www.yanglao.com.cn/article/ 8411.html.

[4]黄俊辉.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的数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9-122.

[5]冯春梅,史贤华,陈学云.老年人收入分层研究:基于滁州市的实证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10):42-46.

[6]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64.

[7]董红亚.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J].社会科学,2012(3):68-75.

[8]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9-11.

[9]付诚,王一.政府与市场的双向增权: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合作逻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9):24-29

(责任编辑:王明雯)

The Demands of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for Elder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a Case Study of Chuzhou

WANGWei, FENG Chun-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Abstract:The existing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executed on the basis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and supported by institution, fails to meet the expectedstandards. The targeted group is not clearly covered, nor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be defined. A survey about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demands of Chuzhou citizen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which a pattern is constructed that "demand=willingness×ability", the senior citizens’desire and the ability to pay endowment services. Correspondingly, for the purpose of meeting diverse and multi-levels of needs of the old, the new system focuses on nursing, takes advantage of all-sides platform of community while providing family care for the empty-nest and living-alone ones and makes institutions fully perform their functions of caring aged, disabled and partially-disabled people. And thus the social support can be aroused.

Key words:aging population;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demand; Chuzhou

作者简介:王伟(1992─),男,安徽合肥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养老服务。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54);2015年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励志追梦”科研课题资助(2015JGLZ0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4A06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zy076)。

收稿日期:2015-12-23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060-06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16

猜你喜欢

滁州需求人口老龄化
《滁州西涧》(草书)
陆黛灵书法作品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