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眼观易:蛊临观兮噬嗑贲
2016-05-26刘绪义
刘绪义
卦名次序歌的第四句是蛊临观兮噬嗑贲,此五卦讲的都是如何理政。后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祖宗是将治家看作是治国理政的一场演习,家都治不好,如何治理好国呢?在古代,国是放大的家,家又是缩小的国。《易经》正是从修身到齐家再延伸到治国,逐层展开易理的精妙。
蛊卦: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有腐不除,山崩地裂
蛊卦紧随着随卦,是《易经》第18卦,《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卦的卦象是上艮下巽。艮为山,巽为风,寓意山下有风。风入山下,闭息不得出,风被山阻止不流通,静止不动,事物发育与繁荣受到阻止,致腐败生虫,呈现腐败之像。
是故,蛊卦的卦辞说:“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蛊的本义是腹中生虫,或人工培育的毒虫,人不自觉,侵害人体。古人云,天有六气,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在古人看来,女色亦如蛊。要化除蛊惑,宜走出困弊,亲近山川亲近自然。
《彖传》释蛊卦:“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蛊卦之上卦艮为刚,止于上而无济下之光;下卦巽为柔,安于下而无上行之德。上下偷安,以无事为快。以此推之,器久不用而虫生,人久淫女色而疾生,天下久安而弊生。然而,治既为乱阶,乱亦可以致治,故有元亨之理,但如不勇猛改悔如涉大川,决不足以救弊而起衰。故须先甲三日以自新,后甲三日以丁宁,方可挽回积弊,而终保其善图耳。世法治法,垂化观心,无不皆然。《杂卦传》解释:“蛊则饬也”,意即有了腐败一定要整饬清除。
因而,《象传》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民是指百姓,振民育德,就是要正百姓心。民为国本,民不正则国不稳。蛊卦特别以山下有风相喻,风,本身有教化的意思,意味着要振民如风,育德如山,非育德不足以振民,非振民不足以育德,上求下化,德智双修。非振民育德,不足以除腐去蛊;非上求下化,不足以风行天下。否则,任凭风侵蚀山体,终有一天有倒塌之虞。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看似坚固的山体,建立在一个风蚀的地基之上,随着地基的逐渐腐蚀,上层建筑必然有崩塌之危,可见,有腐不除,必定山崩地裂。
反腐要首正家风
从蛊卦六爻来看,爻辞的本身都是着眼于父母之蛊,这意味着《易经》以蛊卦不仅揭示了反腐败之利弊,而且也昭示了反腐败要从家庭入手的哲理。对于当今的反腐败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总结历史上腐败产生的社会根源时说过:“故贪墨者,其人也;所以贪墨者,其子孙也。”表面上看起来,贪污腐败的都是某些个人,但深究其根源,他们贪污腐败的原因都是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因而,家庭始终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土壤,或者是心理根源。人们不难发现,《易经》产生于殷商末年,商纣王倚仗天命,作威作福,暴虐百姓;听信小人,奢靡无度;宠幸女色,任性妄为,社会腐败,终至国家危亡。周文王正是目睹了商汤灭亡的全过程,作《易》以警示后世。《易经》对腐败的认识可以说遍及六十四卦,但首次直接提出腐败的就在蛊卦,而且将家庭父母作为反腐败的对象,可谓用心良苦,直击要害。
在家族宗法制度下,家不仅仅只是社会的细胞,更是国的放大。不仅帝王有一姓之家,普天下百姓都各有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正,在这样一种组织结构中,家庭腐败的危害绝不只于一家之腐败,王夫之的剖析切中了《易经》这一深刻的哲理。
我们来看六爻怎么说。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能够纠正父亲的腐败,有子如此,祖先可免于咎害,虽有危险,但最终吉祥。象传进一步指出,“干父之蛊,意承考也。”纠正父亲的腐败,其志在继承父辈的事业。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匡正母亲的腐败,宜守正以劝。是故《象传》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对于母亲身上的腐败,须刚柔适中,既要顺应,又要匡救,不可偏颇,宜有策略,要充分考虑到女性的特点。
母亲这一角色非常特别,既为人妻又为人母,前者涉夫妇之道,后者涉家族传续,因而,涉及母亲的蛊,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首在女德不正。蛊卦说得很含蓄,没有道明,但古有“七出”之条,包括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嗣,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撇开其歧视女性这一点来客观地说,这“七出”无疑是女子失德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母亲这一角色的腐败。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纠正父亲的腐败,即使小有过失,也没有大的害处。《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宽容父亲的腐败,任其发展一定有麻烦。“裕”是宽容的意思,不能作“光大”解。《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纠正父亲的腐败,值得称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求事奉王侯,保持高尚的志趣。《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清代易学家惠士奇《易说》说:“高尚其事者,言非无事,亦非在事外。其事在千古,不屑于一国一家之事。属于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者。”
上述六爻之中,涉及到母蛊的只有第二爻,其他都是谈及父亲之蛊。这也意味着涉及到父亲的蛊更广泛。从小的方面来说,在一个家庭中,男子最大的腐败是淫于女色,其次是赌博。从大的方面来说,礼义廉耻、忠信孝悌,都是父男应当谨守的品德,稍不小心就可能成蛊。爻辞用了厉、悔、吝等字眼,揭示了匡正父亲的腐败,不是很容易的,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卦辞还强调了要有始有终,所谓“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美中不足的是,蛊卦并没有教人如何来匡正腐败,倒是《左传》记载了一个故事颇有代表性。昭公元年,晋平公有疾,求医于秦。秦国名医医和前去诊治,医和诊断后对晋侯说:“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于是劝诫晋侯要节制女色,因为“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晋国执政大臣赵孟很好奇地问医和:“何为蛊?”医和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医和认为蛊是淫溺惑乱所导致的,从文字来看,是器皿上有虫的意思,稻谷上的飞蛾也是蛊,在《周易》里,女人迷惑男人,风落山下,也是蛊,都是一样的东西。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腐败往往来自于人的内心,惑于淫溺,“不节不时”,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欲去蛊(腐败),只须内修其德,外远淫惑。
临卦:高人临事的钥匙
古代没有领导学或者管理学,但古人似乎更讲究领导艺术或为官之道。从政为官统御之道确实是一门大智慧。历代《官箴》都是教人如何从政为官的。
但智慧首先是思维学,不是《官箴》式教条。《易经》的思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宝库,就是从政为官智慧的源头,有被称为阴阳思维的辩证思维,有象数思维等,而究其根,都是战略思维,是对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前瞻式的系统谋划的思维方式。时间上,它跳出眼前着眼长远,带有预测性和前瞻性;空间上,它跳出局部看全局,带有立体性、问题性;系统上,它跳出部分看整体,带有启发性和联想性。
以临卦为例。临卦阐述的便是为官之道,是高人处事的智慧。临卦前承蛊卦,《序卦传》说:“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临,是做大人的学问。其《彖传》也说:临卦之象,是阳刚之气渐渐增长,而其卦体下兑说、上坤顺,象征能以德临人而顺合人情。又其九二爻有刚中之德,而六五应之,则群阴无不应,以此临人、临事、临天下,莫不大为亨通而合于正道,此即合于大自然运行之规律。
临的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和治理。全卦内容主要讲治民之术。卦象是下卦为泽,上卦为地,是“泽上有地”之象,君子因此当“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君子看到此卦象,应悟知当亲临于百姓之时,应竭心尽力,施行教导,以启发民智,移风易俗;而体会地大容泽,坤德宽厚之意,则应以此宽厚的美德,容纳百姓,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无不尽心尽力。
因此,临卦的卦辞很简单:“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临卦具备元享利贞四德。“至于八月有凶”,按王弼的理解是:“阳转浸长,阴道日消,君子日长,小人日忧,大亨以正之义也。八月阳衰而阴长,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故曰‘有凶’。”按消息卦来说,八月是观卦(风地观 ■),正好是临卦的覆卦。因此《彖传》认为说:“消不久也”,消退之期不久将会来到。意在警惕我们要居安思危,不可以为天下自此太平。官场自古就是富贵荣华消长不居之处,为官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固然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意气风发之时,却又有身陷囚笼,家破人亡,祸及子孙之虞。所谓“针无两头利,有利就有弊”。
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官员当思临卦六大要义:
以感恩之心为政
临字容易令男人想到“大驾光临”一词,主吉象;也容易让古代的女人想到“君王临幸”之意,都是上对下之象。这些意象给了现代人无限的想象,都以为在下者应当思沐浴上恩,感恩戴德,故而我们看到当今不少单位都大搞感恩教育,意在唤起群众的感恩心,自愿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其实颠倒了主次,临卦初爻说:“咸临,贞吉”。咸通感,是无心之感,在古代称感化,是《象传》中所说的“教思无穷”,意味着在上者要重视教化、通过施恩让人们感动,使他们在事业上的得贵人相助之意。你不施恩,人们怎么会感恩,所谓感而化之,先让人们感动然后化为行动,这才是感化、感恩的本意。
《杂卦传》云:“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临卦对应“或与”,有施与之义。在上位者,这个道理应当不难明白,你本事再大,能力再强,毕竟只有一双手,你想成大事,必须得到大家的鼎力相助,否则你就是孤家寡人。老子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没有了芸芸众生在下位者,何来你的高贵?真正应思感恩的当是为官者。且不论你的权位是来自上级(或上天)还是来自于民众,民众都是官员的依靠,所谓衣食父母、所谓鱼水关系就是这个意义。
主仆关系颠倒,缺乏民众感情,自认为做了官,就高于民众,君临天下,颐指气使,是不吉利的征兆。
以感应之智做官
临卦第二爻爻辞:“咸临,吉无不利。”表面上看起来,是重复初爻“咸临”,却须知,咸,还有感应、感通之意。
彖传释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享利贞,取女吉’也。”后以“咸感”谓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一个主人对新来的女佣说:如果你不介意,以后我就叫你阿芳,这是我以前女佣的名字,我不喜欢改变我的习惯。
女佣回答说:我很喜欢这个习惯,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牛二先生,因为这是我以前的主人名字。
这个笑话很真切,任何官员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如果你的喜好不招人喜欢,这样的喜好会令人厌恶。为官也一样,你想取得上下相感、君臣相和,只有尊重下属才能换来下属的尊重,对下属的意愿也得作出相应的理解与回应,这是上下融洽的要诀。“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威压服不了人心
民间流行一个段子是讽刺官场的,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官场典型的霸道官员的素描。
临卦第三爻说:“六三。甘临,无攸利。即忧之,无咎。”“甘”通“钳”,意思是用钳制的手法来治民,得到任何好处。如果懂得忧悔,可以免除灾祸。三国王弼理解为: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甘过则苦必至,喜过则忧必生。似通,但以佞说取悦于民众者究竟少见。故不足取。
清朝被充军到新疆的大才子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发生在新疆的一件真事。新疆人喜欢吃牛肉,家家养牛,而新疆的驻军只养战马,同时军垦,一至春耕时期,驻军就会向当地百姓借牛来耕地,给予报酬。随着地开垦得多了,牛就应付不过来。为了怕耽误春耕,有一个谋士就给驻疆大臣出了个主意,新疆牛少,主要是因为牛都被当地人吃掉了,如果禁止宰牛,那么就有牛来耕地了。驻疆大臣听信了这个主意,便下令禁止宰牛。可是禁令颁布以后,新疆的牛不仅没有大增,反而锐减。原因很简单,既然不许宰牛了,那新疆人养牛干什么?于是大家都不养牛了,地就没有耕了。
这个例子用临卦来解释更具有代表性。三爻的象辞如此说:“甘临,位不当也。即忧之,咎不长也。”用钳制的手段来治理,正是居位不正的表现,如果及时反思,尚可弥补消除隐患。
然而,《易经》的告诫没有警醒所有人,历史上不凡采取高压手段来治理的,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这叫做“良药难医该死的病”。
以亲民之心治事
临卦之四爻说:“至临,无咎。”至,谓至诚之德,即坤德也。也有人说:至者,近也;至临者,切近临人也。其意差不多,都是讲以德临人,亲民治事,方才体现为官者居位正当,合乎正道。
人说《春秋》经世,其实《易经》更是经世之学。经世的意旨在亲民。王阳明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亲近爱养民众。《管子·形势解》说:“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亲民者,民自亲矣。
亲民二字甚至成为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宋代司马光在《论监司守资格任举主札子》中说:“凡年高资深之人,虽未必尽贤,然累任亲民,历事颇多,知在下艰难,比於元不亲民便任监司者,必小胜矣。”他认为,没有做过地方官的人不及有此经历者知道基层民众的艰苦,因此,他主张选人用人时当考虑这一经历。也可见出,亲民是地方长官的职责所在,是核心要义。古人亦说:宰相必起于州郡,恐怕也是基于这个考量。习近平对县委书记的重视,正是承继了这一传统,也吻合了易理。
做亲民官,就不能高高在上,凌驾于人。然而,时位移人,人一旦身处高位,就很难放下架子和面孔与群众打成一片。似乎做了官,就很难再有一颗平常心,所以脱离群众、骄奢淫逸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过,天道是公平的,你脱离群众,群众也就视你为仇雠,道理谁都懂,但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知是做官大智慧
临卦五爻说:“知临,大君之宜,吉。”聪明睿智曰知。英明之君谓大君。可见,做英明之官需要大智慧,这个“知”,包括了知人和知己。
五爻对应二爻,临卦阳爻居二,阴爻居五,九二阳刚得中,上应六五柔中之君,犹如在下者能以盛美中正之德,感应于尊者,而获尊者之重用,秉刚中之才以临事、临人,则其志可行,故可获吉祥,若将有所作为,亦无所不利。一言以蔽之,知是容民保民的前提,是“大君”之机宜。
为官首在知己,次在知人。知己所短,知人所长,方称得上智。知己所短,方才懂得去骄,方才思人;知人所长,方才懂得爱人,方才用人。所谓“礼贤下士”为智,所谓“集思广益”为智。诸葛亮为何被世人视智的化身?就在于知已知人。他说:“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
在他看来,“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凡有大疑者,必“谋及庶人”。身为领导,不可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神,孔子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诸葛亮也说:“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士为知己者死,马为策己者驰,得人心者得天下!
为官者督教有责
临卦上爻说:“敦临,吉,无咎。”
敦,许多解《易》者多理解为厚道,我意以为“厚道”之义在临卦前几爻中都有所体现,此处应指劝导督教,作动词理解比作形容词更贴切临卦之易理,也是为官治民的最高境界。为官治事的六个层次分别是恩民、应民、服民、亲民、知民、督民,也是临卦六爻之义。
临卦上爻之象辞也指出,为官治事能获吉祥者,乃以其虽处上卦之极,而高处虚位,然其心意恒在于内卦之二阳,即恒在于邦国之风化。“志在内”,指心意专注于国内之百姓,所谓“教思无穷”。
风俗移人。“风者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风化意即上下影响教化。曾国藩说:“凡人才皆随风气而转移,虽贤者不能自拔于风尚之外。”身为官员,自然应有担当引领风气之责,有督民向善之义,“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树人立法,绝不能开坏风气,导天下之恶习。
观卦:做着做着就越来越像官了
观者,天下之大法也
观卦是《易经》第20卦,它上承临卦,下接噬嗑卦。《序卦传》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如果说临卦有君临天下之意,那么,观卦则是以观天下之意。
《说文》释观,“谛視也。宷谛之視也。”《穀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得以谛视我亦曰观。”观的意思就是仔细地看,审慎地看。
佛教里很重视一个“观”字,观人、观境、观心、观事、观音,都强调要经历,在自身经历中开悟,做一个智者,然后就不被外在之境所影响。
人世间也重视一个“观”字,人一生下来估计什么都看不清,懵懵懂懂,直到经历多了,观察的事物多了,就有了智慧。所谓阅历,就是讲要有所阅,有所历,阅得人间百态,历得风风雨雨,人就这样成熟了。
做官也是如此,人一开始是本真自然的,随着官越做越大,越做越久,眼界越高,眼孔越大,什么都不在视野之内,就越来越像官了。“官”字头上那个大盖帽本应当广抚众生,慢慢地却变成遮蔽自己视野的累赘了。
《易经》用心良苦,在临卦中讲君临天下时并不关涉于“观”,而是郑重提出如何“以观天下”。可见,易对“观”的重视,其卦辞这样释观: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盥,水盆也。远古以水为镜,盥洗而可正衣冠、洗垢面、整乱发、彰显其美,一丝不荐,无有杂乱。有孚,即深孚众望;顒若,内心诚敬,充满虔诚之貌。
可见,古人于观字,带有一种仪式感。一如古人诗中说,观境制心猿(包佶),观心同水月(李白),都强调观的洁净感。
观卦《彖辞》还说: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彖》辞说:大观在上,它通顺而和巽,因此当中正以谛视天下也。因为只有中正以谛视天下,才能象端着水盆那样可以观摩已身,整理乱发,彰显其美,这就叫下观而天下可化矣。观天之神道,从而使人民知道了四时井然有序而没有差错。圣人由于不断地观乎于神道制定了教义,从而使天下万民和服而巽顺。因此观乃天下之大法也。只有细心的观察和全面考核,从而才能有全面认识而作出有利于发展的行为。
是亦可见,观,首先是观自己,然后才是观天下。通过观摩、察看、审视而后才能明天下之理,知天下之情,晓已身之美,谋久远之法。故要想把天下治理好必须学会观摩、察看、审视而受之《观》。观,人类认识事物之大法也。无论是观宗庙、观先王、观风俗,还是观民生、观人观事,都应当“静察其阳,动察其阴,先观其迹,后知其心。”故唯有观才能洞察一切,唯有观才能厘清一切,把事情做好做大做顺,是以中正谛视天下则神道可立,万民可教,天下可服矣。观者亦能从中培养德性,修正认识,正确决策,在观摩、省察、审视中理智、成熟、借鉴和发展。故通过观,能使观者做到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则下观其德而顺其化,使事物通顺和达开来,这就叫下观而天下可化矣。
《樵鱼问对》上说:“我亦人,人亦我,我与人皆物也。用天下之目为已之目,其目无所不见;用天下耳为已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用天下口为已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用天下心为已之心,其心无所不谋。此以物观物也。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则无所不观。”是以“大观在上,顺而巽”。此“中正以观天下也。”唐太宗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都是观法之大义也。
因而,观卦中的“观”是双向互动的,一是下观以明天下;一是上观而化天下。为官者理应先观天下以知天下,不应高高在上,做官老爷;其次是要做天下之榜样,让天下人有所观而效仿其德,从而化成天下。因此,治理天下其实很简单,治天下就是治自己,己正而天下正,己明而天下明。自己都改变不了自己,如何能改变天下?
观卦《象辞》说得更形象:风行地上,观。观卦的卦象就是上卦为巽,下卦为坤,巽为风,坤为地,即风行地上。风是风化、教化,风是气度、作风。风行地上,意即良好的风教普遍流行,无滞阻,无偏妄。因此,先王观此卦象得以省方、观民、设教。观卦启示人们的三种努力就是巡视四方、体观民情、实施教化。
六观以治天下
《易经》据此提出了六观,以六观之法来化民成俗,治平天下。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童观,字面理解是儿童之观。象幼稚无知的儿童一样看事物,对于小人来说平安无事,但对于治国理政的君子来说就会有风险。童观是指涉世不深的观察天下,只看表面,不能深入到背后的实质中去,当然很难发现真实的问题。《象传》称其为“小人道也”,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观天下不可幼稚,草草地观,走马观花,雾里看花,而应高瞻远瞩,洞悉本质。
六二:窥观,利女贞。《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窥观,字面理解就是管中窥豹,一孔之见,当然难以发现实质性的问题。这就好比闺中小女偷看新郎的场景,是以“亦可丑也”。观天下者,首先要有一颗博大的心,心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宽;其次要有一颗光明的心,心有多亮,所见才有多明。《吕氏春秋》说: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人各有所爱,各有所恶,心存偏见,多有所尤,听必悖矣。东向观望者看不到西面之墙,南向观望者就看不到北方。因此,观天下者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才能明心见性,凭主观的见解就会贻误大事。
这意味着,观天下切不可褊狭,要去除已见,摒弃私心。
六三:观我生进退。《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古来解易者,大都将“观我生进退”理解为“观我生,进退”,那么,这势必将与九五之爻辞产生纠结。愚意以为,《易经》的本义当是“观我,生进退”,否则不通。观我,即正视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定进退。只有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知,才能做到进退有度。进退亦即作出正确的抉择。《吕氏春秋·察今篇》亦说:“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可见,只有正视自我才能知天下而不惑,只有审视己心才能行而无过。
商汤问其大臣伊尹:“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答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伊尹是商汤手下的贤人,他直言,凡是想取天下的人,恰恰得不到天下,若想得天下,得先掌握自己。取天下如此,观天下更当如此,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因此,《象传》认为这样才是“未失道也”。
因此,观天下者应有先观自己,以正自心,做到容止可观,进退有度。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乾隆皇帝曾经写过一幅对联: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则哲;与贤共大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观国之光”即出自于此。
“观国之光”有人解为“观光”之源,意即观察国家之民情民俗,看似很通,却不如乾隆。这里的“光”,当如乾隆理解的那样,亦即国家之光华。“利用宾于王”,一旦发现有敏捷眼光者、超人才识者,即可为君王之佳宾矣。能看到国家之光华、特色优势,就能发现问题,改变问题,当然可以有利于国家社稷。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观水有术,观国亦有术,只有看到长处、光华,才能深入洞察国家的发展方向。是故,本卦象辞说“观国之光,尚宾也”,只有看到国家人事的长处,才能进贤。
因此,观天下者当着重发现天下的亮点或优势、成绩,这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民间疾苦。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本爻所说“观我生”,在《象》传中说得很明白,就是观民。意思就是说,观天下者在了解天下的光华之后,就重点要放在观民上。古人将王天下者视为民之父母,故称“我生”。因此,观我生,君子就无咎。有道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审慎地观民所需,知民所乐,才能行无过。孟子说:“政,民为大。乐民之乐,则民乐其乐;忧民之忧,则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观民,观卦将其置于九五的位置,足见《易经》的民生观,只有画好民情图,才能搭建连心桥。《汉书·刑法志》云:“圣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古人把晓不晓民情看作是衡量行政长官优劣的标准。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本爻爻辞与九五仅一字之差,“观其生”,与“观我生”,到底区别何在?古来说法不一。无论是古之孔颖达还是朱熹、苏东坡,也无论是今之傅佩荣或者龚鹏程,都有不同的理解,但似乎都不甚圆通。我意以为,“观我生”,是站在“我”的角度来观,而“观其生”,是站在“其”的角度来观。这个“其”就是“民”。换言之,一个是“生民”,一个是“民生”。因此,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无咎”。但是,站在民的角度来观天下,显然能够产生一种“志未平”的感觉。民众对观天下者的愿望显然与观天下者自己的出发点会有差别。只有将二者综合起来观,才能做到天下会通,顺民心、理物宜,才能产生“革命尚未成功”的进取感。
《易经》旨在告诉人们,观天下要能从不同角度来观,才能圆通;在上者时刻都被注目,不可掉以轻心。
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过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给楚庄王出了一个谜语:“臣见到过一种鸟,它栖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大事,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楚庄王这样做,正是力图站在民众的角度来观天下,只有理解了民众的愿望,才能不因个人喜厌行事,所以才有大的功效。楚庄王看来深通易理。
噬嗑卦:雷霆之威也须明法
曹操死前有征兆
熟读三国的朋友不会忘记,小说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写到曹操死前做了一个梦,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曹操一夜忽梦三马同槽而食,及晓,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夜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槽,王上何必疑乎?”
三马乃离卦之象,槽是两边高起、中间凹下之形,乃震卦之象,盛饲料喂牲畜之器具,故成噬嗑卦。此卦卦辞明确指出要“明罚敕法”,且槽曹同音,司饲音同,三马同槽而饲故为司马父子三人要食曹氏之兆。以贾诩之智不可能不知,但狡猾的贾诩故意不说穿,反而指为禄马归槽。当然,或许这也是贾大人的聪明之处,他料定天命所归终将于司马氏,说也无益。曹操只想到当前之敌马腾之马,却没有想到家中卧榻旁之马。此马最终“噬肤灭鼻”,灭鼻者灭曹氏之祖也。
易经的妙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噬磕卦是《易经》第21卦,其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雷上有火,也算罕见。《序卦传》说:“可观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噬嗑卦继观卦之后,说明通过观天下而明大势,必将求上下相合,推行政教的目的也是为了上下相合,此卦之象就自然而然产生。但是,《杂卦传》又指出:“噬嗑,食也。”《杂卦传》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及其相互关系,与《序卦传》互相补充印证。意思就是说此卦的意思为用牙咬合以食之。
牙齿虽然是一家人,但上牙下牙互相碰磕、牙齿咬到舌头也在乎难免,官民上下之间也情同此理,如何正确化解这种碰碰磕磕而产生的不愉快?这是居领导职位者必须考虑的大事。因而,《易经》以此形象地相喻成卦,意在通过噬嗑卦告诉人们要使民心相合,先决条件是“明罚敕法”,做到公平公正。
震为足,为行;离为火,为明,意即“动必先明”。其次,震为雷,离为电,意即雷电相搏,声势惊人而照见一切,寓意明察秋毫,判断是非。
因此,本卦的卦辞很直白:“噬嗑:亨,利用狱。”
狱,现在的意思是监狱,但它原初的意义却并非如此,《说文》释狱字,确也,坚刚相持之意。而后延伸为“讼”,“相告以罪名者”。相当于今天的司法、诉讼。
噬嗑卦紧跟观卦,乃先教后讼之意。正如汉儒董仲舒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可见,噬嗑卦讲的仍然是为政要事。
《彖传》在解释本卦卦辞时指出: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噬嗑的意思是口中有物,需咀嚼。因而有亨通之象。刚柔因而分明,举动因而明确,雷电相合因而有章法,柔得中位而上行,位虽不当,但有利于讼政断狱。《象传》据此解释道:“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从雷电相合之象,先王悟出为政必须修法度、明刑罚、敕法令,点出噬嗑卦的主旨。
从口中咀嚼、雷电相合而发明为政之道,《易经》的妙处就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为政之道不正是要求我们像咀嚼食物那样去认真品味、思考,从而明辨是非吗?
易理中的明刑敕政大法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屦,履也。校,木枷也。屦校,带上脚镣。灭,尽也、掩盖也。初九爻辞的意思是带上脚镣,遮住脚趾,安然无事。因此《象传》说:带上脚镣,遮住脚趾,使之不能行动。
孔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戴上脚镣,是约束行动,遮住脚趾,是避免让人看到,保住其脸面。既起到惩戒的作用,又有着教育的意义。因此,孔子对此发表了一通感慨,即便是小人,对不仁不义的事也会不耻不畏,不给其好处起不到劝诫的作用,不露出威严就起不到惩罚的目的。小的惩罚,使人戒惧,不敢犯大恶,对小人物来说,这就是福。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吃肉先咬皮,罚人先劓鼻。春秋、战国以至初汉,劓刑是一种很普通的刑罚。鼻子被割掉虽然并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因此,劓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一种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商代盘庚迁都到殷之后,下诏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意思是,对那些不仁不义、桀骜难训、一有机会就干坏事的人,轻者割去鼻子,重者处以死刑,使他们断子绝孙,务必使新都城内不再有这一类人。
周代规定:“凡触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宄盗攘伤人者,其刑劓”,就是说,那些违抗国君的命令、破坏规章制度、好淫偷盗、破坏治安、打架斗殴、伤人身体者,都要受割鼻之刑。
乘刚多阻,行地必顺。《易经》屯卦:“六二之难,乘刚也。”乘刚就是柔凌刚。乘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亲比。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吃腊肉,遇毒素,有小小麻烦,但无大害。干肉里的毒素,寓意遭到小人的暗算。正如《象传》所说,遇毒,是因为居位不当,是自己的原因。在施行刑罚时,自己可能柔不中正,治人而人不服,故而有小麻烦。这是正常现象。
《易经》很多时候并不都是讲德,而往往是讲行事的方法原则。
正如杨庆中先生所言,“人的生命活动,包含处世方法和德性基础两个层面的内容,撇开后者只谈前者,则容易流于机心与游世;撇开前者只谈后者,则容易流于迂腐与拘谨。”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吃带骨的干肉,吃到铜箭头。宜于在艰难中坚守,这是吉祥的。这是说在施行狱政过程中可能碰到难啃的“硬骨头”,甚至带有反击性质的暗箭,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在困难面前不懈努力,从而可获吉祥。其原因是所行狱政还未得到光大,还有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吃干肉,吃到黄铜箭镞,坚持下去,虽有危险,但没有灾害。这里用“黄金”表示黄金利器,不是今天说的作为财富代表的黄金。“黄金”比“金矢”更加一等,好比打大老虎需用更强的武器那样,说明遇到了最坚硬难啃的阻力,但由于用刑得当,自然贞厉无咎,最终会迎刃而解。
上九:何校灭耳,凶。《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何,荷也。校,与初爻之“校”一样,是指木制的刑具。意思刑具必须戴到脖子上将耳朵都遮住,说明是大凶之兆。《象传》解释“何校灭耳”直接导致聪不明。聪是指听力,刑具遮住了耳朵,当然听力就不行了。对于那些冥顽不化的混蛋,只能采取这种刑罚。
噬嗑卦分别用六爻表示施行狱政的六种方法,从下到上,从脚到耳,从轻到重,说明施行狱政有一个循序渐进、轻重分明的过程。
回到曹操的梦境,他为什么没想到把三马同槽中的“马”和鹰视狼顾的司马懿父子联系起来呢?原因之一,司马懿是曹操的心腹高参第一文臣荀彧举荐的;第二,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工作只有八年时间,不足以构成曹操的威胁。
但史书记载,曹操从后面叫他,司马懿显现狼顾之相,曹操大惊,于是深忌之。曹操死前,还特意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然而,曹操是一个晓明法度的人,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杀掉司马懿。而曹丕称帝后,司马父子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可能枉法杀之。且曹丕死前还将司马懿列为排名第二的托孤大臣,也足以说明他对司马懿的倚重。
至于后来的事,司马懿死前给两个儿子说过一番心里话: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正因为常怀恐惧,司马懿也不敢做出非法的事来。因而,即便曹操想到“三马同槽”的马是司马,他包括继任者曹丕也都没有杀他的借口。
而身为托孤之首的曹爽不敌司马懿,或者司马代晋,完全是曹氏失德乱法之故。一如蔡东蕃所言:“曹爽一庸奴耳,不度德,不量力,竟以一时之徼幸,入为首辅,就使小心谨慎,犹难免复餗之凶;况淫奢无度,酒色是酖,何晏邓飏诸人,毫无伟略,引为谋士,兄弟中仅一曹羲,犹有一隙之明,而爽不肯从,其能保家保国乎?当日即无司马懿,吾知爽亦未必不亡也。”这充分说明《易经》中的一个哲理:刚柔不分则危机起,阴阳不辩则淫乱生。
那么,如何来预防司马懿之流呢?《易经》接下来的贲卦就将阐明这个智慧。
贲卦:孔子的一声长叹
孔子叹什么
《吕氏春秋》《说苑》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有次占得《易经》中的贲卦,不禁仰天发出一声长叹,心情似不平静。弟子子张走了进来,问道:“弟子听说贲卦是吉祥的卦,贲卦的意思就是修饰,告诉人需要修饰,这是很重要也十分必要的,夫子为什么叹气呢?”
孔子回答道:“修饰出来的颜色不是本色啊,此卦不吉,因此叹息。”
子张不解又问:“难道修饰不重要吗?”
孔子说:“我常常想,物的本色是最好的。白当正白,黑当正黑。修饰出来的色有什么好呢?”
子张问:“夫子所说的意思是修养应当是呈现出自己的本心吧?”
孔子说:“我听说过,丹砂、朱漆不需要添加另外的文采,白玉不需要另外雕琢,宝珠不需要格外装饰,为什么呢?本质美好,不需要再加修饰。”
孔子的长叹虽然已历千年,但是,于今思之,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有多少人还记得孔子所说过的哲理呢?
书始稽古,易本山火
那么,贲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卦呢?
贲卦的卦辞是“贲,亨。小利有攸往。”贲卦的意思是亨通,前往有小利。此卦《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一解释道出了一个人们很熟悉的哲学命题。贲卦是说柔来文饰刚,故而亨通,分而出刚上以饰柔,故有小利宜于进步。大自然中,刚柔交错,形成日月星辰的变化景致,这是天文;以天道推明人事,人类社会中,文采光明,得其所止,形成各种社会现象,这是人文。观察天文,可以察知四时节令的变化,观察人文,可以教化成就天下。人文的命题、文化的命题由此产生。
彖传是用来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及卦辞的意义的。因此,我们可知,贲卦的意义与人文、文化关系紧密。天之文总是刚柔相济、阴阳相合、万物相成,而人类当认识这个原则努力做到文明以止。观乎天文才能了解时序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行动,观乎人文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归正天下。
《象传》的解释却别有深意:“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象传》的作用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贲卦的卦象是“山下有火”,因为贲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离,离为火,故而称山下有火。山下有火意味着什么呢?说明此处有人活动,有人活动的地方自然就有生命、有社会,有人文。再则,山为青色,火为红色,古人说“青与赤谓之文”。《魏书》的作者甚至说:“《书》始‘稽古’,《易》本‘山火’”。
山下有火,青红相映,耀亮天下,这是贲卦之象。因此君子观此卦象,当思有人的地方就当明庶政、辩狱情、不滥用刑罚,使天下各得其宜。
相比彖传对卦的客观认知,象传则带有明显的情感把握。所谓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也是易学的哲学原则。那么,面对贲卦,孔子为什么认为“不吉”,值得他长叹寡欢呢?
文当其质,修当其位
初六: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爻辞的意思是修饰自己的脚趾,就好比舍车而步行。
象传的解释是,舍车而步行,意思是有车不坐,饰已以文人也。将脚趾修饰得很漂亮,就是为了展示给别人看,就好像现在的女孩美甲一样,如果坐在车上,人家当然看不到。
我们讲行为美,不是指衣着行为刻意彰显得很漂亮,而是秀外慧中之美。
六二:贲其须。《象》曰:贲于须,与上兴也。
此爻爻辞是说,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传解释为,修饰自己的胡须,是为了等待时机。
这里的“须”字,很多人解释是“需”或者“等待”。我意以为皆不妥。因为,本卦的意思很明显,是从脚到头,说明修饰的地方要找准。修饰脚趾还是修饰胡须,修饰细节末枝还是修饰关键内涵,必须把握到位。“民事无不急,务急之谓大。”要及时解决和妥然处理最要紧的和最迫切需要的事,才能达到社会的安定和天下的安康,是以“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三爻的爻辞如诗,意思是修饰华美润泽华美,永远贞正吉祥。
“如”,是语助词,意为“的样子”。《象传》说,永远保持贞正吉祥,就会始终不会被侵凌。
要不断地加以修饰和改良,要不断地加以补充和修正,这是永恒的真理。社会的发展来之于对旧事物的不断改良和修正。如果没有这些粉饰,人类也无从谈起文明的进程。故永贞之吉,才能走在时代的顶端,终不至于受到凌辱和磨难。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四爻爻辞还是一句诗,修饰华美,洁净美观,如疾行如飞的白马。这不是寇仇,而是佳偶。
象传指出,六四爻位得当,但仍有疑虑,这个疑虑便是宼仇还是佳偶,但最终没有差失。
不断地文饰才能彰显它的美丽,不断改进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当乘马而进必然会向更好层次发展。因此六四当位,虽疑,何其忧。只要行事中正,是以“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五爻爻辞,是说,将丘园修饰得很好,将聘礼装备得丰厚。小有遗憾也终吉祥。丘园,有人释为桑园良田,也有人释为家园山庄,意思差不多。张衡《东京赋》有诗“聘丘园之耿介,旅束帛之戋戋”就出典于此。后世的“丘园”就成了招贤馆,只有将馆舍修饰好,厚待人才,才能不断地广纳贤才,因此,象传指出,君子当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是以虽吝而终有其吉。
上九: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上爻是说纯白的修饰,没有过失。白贲,白色无纹没有掩饰,是素朴的修饰。孔子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良好的品德不必装饰,正确的理论无需修饰,完善的政策何需粉饰,是以上得志也。
六爻分别从六种不同情境来告诉我们,修当其位,文当其质,否则为人为政难以得志。孔子之叹息就在于此。因此,深明《易经》者从来不信好卦和不好卦之说。
修以精美,养以充足
世人皆爱美,古往今来,有美髯公,有美发女,外在美的修饰当然令人一饱眼福,但这种美终究不长久。内在的美才能令人赏心悦目,受人尊重。为政也一样,再华丽的形象工程也换不来人心悦服,真正好的政治,是风清弊绝,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我 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看得最实在。
孔子也倡导“为政以德”,则民如众星相拱。因此,为政者首重修养,而不在刑罚。
修养这个词,其实是两个词。修是求其精美,养是求其充足。修好比琢磨、切磋,意思是把身上的毛病修掉,是用减法;养好比涵养充实,意思是当身上有缺点、不足时,补充涵养丰足,是用加法。
孔子更重养,因为修是外在的,养是内在的。这就好比文质关系一样。文是质的外在表现,质是文的内涵本质。
因此,古人说“信鬼神者失谋,信日者失时,何以知其然?”历代贤圣,好贤能用,举贤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敬畏法令,推崇功劳,则不用卜筮而身吉;谨行仁义,顺应道理,则不用祷祠而得福。
历山耕地的人常常越出田界侵占别人的耕地,舜便去那里耕种,一年之后,田界不再被破坏侵占。河边打渔的人争着在水中高地捕鱼,舜便去那里打渔,一年之后,都让年长的人占据水中高地。东夷制陶器者制的陶器粗劣不结实,舜便去那里制陶器,一年之后,陶器制得很牢固。孔子叹息说:“耕地、打渔和制陶器,都不是舜的职责,舜去干这些事情,是为了挽救社会风气的败坏。舜确实称得上仁呀!他能够亲身耕田做劳苦的工作,百姓都跟着他干。所以说:美好的德行真能感化人啊!”
民之性大都不有战胜其欲望,去其实而归之华,因此粗制劣造的器具就出现了,争斗之患产生了。这是为什么?离诚就诈,弃朴而取伪,追逐其末而无所休止。因此,必须抑其文而抗其质,恢复文质的本来关系。即便“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惟其如此,则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