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毕节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16-05-26陆恩永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毕节551700
陆恩永(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毕节551700)
生态文明视阈下毕节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陆恩永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红色文化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毕节市可借助当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与其经济效益的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加大宣传、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创新经济增长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毕节试验区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陆恩永.生态文明视阈下毕节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6(1):49-53.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与川滇接壤,属于生态脆弱区域,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发展滞后。为探索一条既能帮助摆脱贫困、又能保护良好生态的新路子,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贫困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故也称为毕节试验区。毕节市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作为贵州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先导区,再加上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等的政策支持,为毕节市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毕节市可借助本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与其经济效益的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加大宣传、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创新经济增长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一、红色文化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
红色文化具有中国特色,是指由中国共产党人、爱国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求民族解放、独立自主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以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英雄人物、事迹和实物等为载体,具有丰富的革命精神涵养和厚重历史内蕴的先进文化,“是历史形成的,是劳动创造的,是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代代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1]9。红色文化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红色文化旅游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旅游活动”[3]49-51,旨在让旅游者接受红色文化与精神的熏陶和洗礼。“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2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多精神享受,红色文化旅游正是震撼游客心灵、传承红色精神、内化红色文化涵养的精神享受,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
西方语境下,美国生态学家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首次对“Ecocivilization”(生态文明)进行定义和阐释,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我国首次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的是叶谦吉教授,他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5]。质言之,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自身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现实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要求人类活动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新文明形态。
红色文化旅游是积极向上、健康愉悦的旅游体验方式,强调自然生态效应、人文生态效应、社会生态效应和经济生态效应的有机统一,表征人类扬弃工业文明、积极走向生态文明的伦理行为,客观上避免了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同时,红色文化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绿色理念也是辩证统一的。从哲学层面看,红色文化旅游不仅能增加地方经济收益,更能促成一种新的文化力量的产生,是实现“回归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新文化精神的萌芽,发挥文化哲学的文化启蒙功能,把自觉的文化精神同民众的新文化要求结合起来,在生活世界中推动一种健康的新文化精神和新文化模式的生成”[6]63-68的重要力量。
二、毕节市红色文化资源概况与开发优势
把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成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是时代赋予毕节生态建设主题的新要求,也是毕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毕节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军长征在毕节扩编时,毕节有5 000儿女参加红军;又如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以后,在川滇黔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召开了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红军二、六军团在毕节成立贵州省第一个抗日武装“贵州抗日救国军”、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等。(见表1)
表1 毕节试验区红色文化旅游主要景点
“据不完全统计,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黔西北建立了滥泥沟、瓢儿井、响水、海子街、鸭池、朱昌、何官屯、长春堡等八个区级苏维埃临时政权;共建立了黔西的城西、城北、沙窝,大定的城东、城南、对江,毕节的鸭池、梨树坪,赫章的江南等95个乡村级苏维埃政权。”[7]2010年,毕节全市普查结果表明,全市红色文物遗存70多处,革命文物百余件。
红色文化旅游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8]29。毕节试验区成立27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试验区的发展:八大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帮扶毕节市七县一区,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及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成立由钱伟长任第一任组长(现任组长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专家顾问组帮扶、支持毕节。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上先后作出要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的重要批示。至2014年底,已有教育部、水利部、林业部、国家民委等27个部委出台了支持毕节发展的差别化政策文件。如国家旅游局2014年出台《关于支持毕节试验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14〕46号)明确提出将毕节试验区列为重点帮扶地区并制定帮扶方案。一是加强对毕节试验区开发特色旅游的指导和支持;二是指导毕节试验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三是旅游发展基金向毕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倾斜;四是帮助毕节试验区培养旅游人才,协助旅游产品营销策划,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等等。这些为毕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但毕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还不够充分,应把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作为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毕节市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战略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9]毕节要注重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经济增长新路径,把红色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注重教育功能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任何革命遗址、遗物、烈士陵园等都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鲜活载体,也是我们发展旅游经济的有效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坚定信念、追求卓越、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食粮,其载体如战斗遗址、会议会址、烈士遗物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等,记载着当时的斗争风云、社会变革历史和人文精神风貌。如美国生态环境伦理专家指出的:“一座山没有思维器官,似乎无法进行思考,但是山的存在所体现的却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岩石、土壤间整体性和相关性。”[1]59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能客观解读过去、重现历史,把静态的历史遗迹变成灵动的语言,撼动人们的灵魂。
人的精神如果缺“钙”,就会失去信仰、迷失方向。“红色文化旅游作为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途径,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等独特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开展红色旅游,可以使群众感受传统、了解历史、体验精神。”[10]47-49让旅游者走走长征路、吃吃红军饭、唱唱红军歌、看看红军剧、听听红军故事等旅游体验活动,能够补精神之“钙”。旅游者可以在红色文化旅游中体味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创业艰难,激发爱国热忱与民族情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红色文化旅游对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预防人们道德失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11]791。这些社会不良风气都是生态文明社会所摒弃的,也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的独特教育方式激发人们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
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生产力,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如我国近“10年来,中央财政出了9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249家红色经典景区。我们创造了一批包括延安颂、延安保卫战、红歌汇一系列的经典文化作品。我们吸纳了122万人直接参与红色旅游的就业,创造了1 985亿元的总收入,红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老百姓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12]。红色文化旅游不仅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也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这就是文化的经济效益。毕节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经济,既满足旅游者自觉感悟、重温历史的旅游期望,达到红色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又达到了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创新经济增长目标的要求。
(二)对外宣传要突出“红色”与“绿色”有机结合
毕节试验区近年来旅游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主要是针对百里杜鹃、草海、织金洞、九洞天等自然风景的旅游资源开发。此外,毕节现存较完好、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均与“绿色”旅游资源毗邻,交通条件改善极大,人们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这就为旅游资源的“红色”与“绿色”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但是,如毕节试验区“花海鹤乡、洞天湖地、避暑天堂”“华海毕节”等旅游宣传尚未融入红色元素,可以重新定义,以体现红色内涵和生态文明内涵。如“神奇乌蒙、花海毕节”等提法就融入了红军长征时期进入乌蒙腹地毕节的红色元素、以及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毕节。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全国红色旅游将有更大拓展,预计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例提高到四分之一;综合收入突破2 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13]尽管“十三五”已然开局,毕节试验区仍需抓住这一机会制定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宣传,积极吸引广大游客到毕节旅游,体验毕节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旅游,形成独特的旅游经济。而且,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方式本身就是推进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路径之一。
(三)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用制度保障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邓小平曾经讲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4]333良好的制度设计也是促进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保障。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履行服务企业主体、服务人民发展、服务公共建设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制定良好的政策制度,优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政策以吸引旅游开发创意企业、旅行社、旅游开发公司等,使企业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把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从政府行为转向市场经营。当然,在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中,企业须依照制度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背离生态文明理念,把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改造得面目全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辩证统一。
总之,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社会服务条件既是旅游大环境的主要因素,也是旅游小环境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穿透力能产生强大的再吸引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追求也从最初的物质性享受逐渐转变为以精神享受为主。红色文化旅游体验活动能够获得独特的心灵体悟和美的享受,让游客渴望故地重游。毕节试验区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中,加快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形成以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以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的新态势,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建设。
参考文献:
[1]邓光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新华网.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1- 07/01/c_121612030_3.htm,2011-07-01.
[3]吕南勋.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推动红色文化发展[J].福建党史月刊,2012(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于法稳.叶谦吉的生态文明建设[EB/OL]. http://www.zhb.gov.cn/ztbd/rdzl/stwm/zjwl/ 201211/t20121108_241630.htm,2012-11-08.
[6]李小娟.近年来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0(6).
[7]毕节地区史志办.红色毕节的光辉岁月(三)[N].毕节日报,2011-12-30(6).
[8]读本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R].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9]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EB/OL].http://www.gov.cn/ldhd/2013-07/ 20/content_2451855.htm,2013-07-20.
[10]韩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实现途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2]戴斌.探索红色旅游发展多元参与体系[N].中国旅游报,2014-12-19(6).
[13]踏上情思火红的旅途——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回眸[EB/OL].http://www.gov.cn/jrzg/2011-06/ 14/content_1884191.htm,2011-06-14.
[14]邓小平文选(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陆恩永,中共毕节市委党校基础理论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
收稿日期:2015-1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毕节市2014年第一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毕节试验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毕科合字〔2014〕32号)和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党校系统一般课题“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14GZDXKTsh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