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和对我国进口战略的再认识
2016-05-25白光裕马林静邵宇佳
白光裕 马林静 邵宇佳
进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和对我国进口战略的再认识
白光裕①马林静②邵宇佳③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进口已经连续14个月下降。2015年进口总值16820.7亿美元,同比下降14.1%。这么大的降幅,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的。因为进口下降,2015年我国贸易顺差为5945亿美元,是2014年的1.6倍。进口持续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或是进口骤降的直接原因,同时,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投资增长放缓、进口体制机制等因素共同拉低了我国的进口增长。然而,新形势下我国扩大进口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应当认真剖析当前导致进口下滑的多重原因,明确新形势下我国进口的角色和功能,深入挖掘拉动进口增长的各方潜力,积极有效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稳定增长。
一、“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进口形势
(一)进口总体发展情况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进口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近期甚至出现下滑态势。如表1所示,2012年我国进口结束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14年进口同比微增0.4%,进口规模基本与上年持平。2015年我国进口形势严峻,大幅下降14.1%。另外,在进、出口增速双双收缓的情况下,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14年为3831亿美元,同比增长47.9%,2015年达5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5.2%(见表1)。
(二)进口产品结构变化
“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占比下降趋势明显,消费品进口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2010—2015年我国主要进口商品中,先进技术、设备类商品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资源能源类商品。纵向来看,近年来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占比明显下滑,这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先进技术、设备类进口占比在波动中有所扩大,反映出我国鼓励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政策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原材料及零部件进口占比近期也呈增长态势,显示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次不断攀升;消费品进口占比持续稳定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扩大进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进口市场结构变化
近年来,我国自欧美市场进口表现相对稳定,而亚洲市场作为我国的主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进口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分化。2010—2015年,在中日关系持续趋冷的背景下,我国自日本市场进口占比下滑4.18个百分点;受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相似等因素影响,我国自印度进口占比也逐渐缩小,6年来下滑0.71个百分点;作为一般消费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国内市场对一般消费品的旺盛需求带动了自韩国市场进口,其占比有所回升;受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对欧美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持续增长(见表3)。
表1 2010—201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四)进口主体结构变化
进口主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拉动进口的新兴力量。2010—2015年,外资企业平均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48.5%,但是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占比为49.34%,较“十一五”末期下降3个多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口占比约为总进口的1/4,但也存在逐年下滑的态势。近两年,民营企业进口发展迅猛,2014年进口占比达到28.52%,2015年略有下滑,仍略高于国有企业进口占比,成为我国扩大进口的新兴力量(见表4)。
(五)进口方式结构变化
一般贸易进口发展优于加工贸易。“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进口方式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一般贸易进口比重不断加大,加工贸易进口占比逐渐降低。2006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口占比分别为42.09%和40.61%,两者占比相差不大,至2015年,一般贸易进口占比较2006年上涨12.79个百分点,达到总进口的54.88%,加工贸易进口占比降低14.04个百分点,占总进口的26.57%。进入“十二五”以来,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口占比均表现较为平稳,贸易结构趋于稳定(见图1)。
二、当前我国进口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导致当前进口骤降的直接原因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趋势持续加剧。2015年1-12月,罗杰斯世界商品指数(RICI)、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RJ/CRB)和标普—高盛商品指数(GSCI)分别下跌7.0%、7.9%和9.9%。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造成统计上的进口总额下降,出现量增价跌的现象,这是导致2015年以来我国进口大幅骤降的最直接因素。扣除价格层面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部分商品的进口量仍是增长的,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了8.8%,大豆进口量增长了14.4%,谷物进口量增长了67.6%。另一方面,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周期中,当价格降至低于进口商预期水平时,进口商已经大量购进商品储存备用,在国内生产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导致部分进口产品库存压力加大,因而即使大宗商品价格仍在继续滑落,国内进口量的增加也相对有限。
表2 2010年以来不同类型主要进口商品占比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据海关总署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计算整理(不完全统计)
表3 2010—2015年我国不同进口市场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表4 2010—2015年不同企业类型进口占比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二)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出口对进口的拉动效应减弱是进口下滑的间接原因
近年来,我国优化贸易结构、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绩效日益明显,加工贸易占比不断缩小,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式占比显著提升。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特点决定了在加工贸易占比显著降低的同时,出口对进口的拉动效应也明显减弱。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受到市场疲软冲击,持续下降,2015年降幅达到9.8%,相应地导致加工贸易进口下降14.8%。加工贸易占比下降是导致当前我国进口下滑的一个间接原因。
(三)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投资与生产配套进口需求减弱是导致进口增长放缓的结构性原因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在调结构、促改革的新征程中,产业结构愈加合理化和高端化。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集约型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发展迅速,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传统加工制造业受到挑战。2015年,虽然大多数资源能源类产品进口“量增价跌”特征明显,但我国煤炭、钢材的进口量仍然分别下降29.9%和11.4%,这与国内加快“两高一资”产业转型升级不无关联。同时,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连续三年超过第二产业,我国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趋势日趋明显。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对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有所减弱,用于投资和生产的资本品与中间品进口下滑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中国进口,投资与生产配套进口的需求减弱是导致进口增长放缓的结构性原因。
图1 “十一五”以来我国不同贸易方式占比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计算绘制
(四)长期“重出口、轻进口”“重生产、轻消费”“进口替代”等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是导致进口增长乏力的体制性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进口贸易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多具有较浓的进口保护色彩。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存在比较明显的“重出口、轻进口”的特征,早期进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剂余缺和保护国内产业,长期存在的这种进口替代和贸易保护意识成为压制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思想枷锁,不利于实现进口由从属地位到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主导地位的转换。另一方面,贸易政策和体制的建立往往倾向于生产资料进口而轻视消费品进口,进口结构上呈现明显的“重生产、轻消费”特征。因此,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进口商品中占重要地位的生产资料类产品进口下滑直接拉低了我国的进口增速。
(五)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不振,是影响中国进口的外部原因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外需低迷通过出口冲击我国进口。2015年,我国出口总额22765.74亿美元,同比下降2.8%。当前我国进口的主要目的仍是服务生产和拉动出口,出口市场不景气直接传导至国内生产部门,引致进口需求随之下滑,进而影响了中国进口的总体增长。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扩大进口潜力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产业结构在优化,发展方式在转变,需求结构在调整,消费方式在升级,一系列对我国外贸发展积极利好的信号不断释放。因此,虽然新形势下我国进口面临着众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在“十三五”时期,处于新型经济发展态势下的我国进口仍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和较大的增长潜力。
(一)“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中国进口贸易创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2%,比资本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这将激发国内市场的需求活力,有效释放大众消费潜能。目前中国的中高收入阶层已经超过1亿人,伴随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正在由生存型、物质型的传统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的新型消费升级转变。这场消费革命及其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不仅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者,而且为中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强大动力。2010—2015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提升了2个多百分点,上升趋势明显。当前,为了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要求,一般消费品进口政策逐步完善,降税、免税商品范围逐步扩大,更大程度上激活了内需市场,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拉动我国进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一带一路”:中国扩大进口的新引擎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将有效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对沿线国家的加工品进口。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亚地区将成为我国油气进口的稳定来源。伴随更多经贸平台的建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双边经贸合作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成为新时期我国扩大进口的新引擎。
(三)“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为进口贸易打造新平台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得到爆发式发展。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约为1.6万亿元,2012年约为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元,2016年预计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跨境电商进口有望与传统贸易进口并驾齐驱,共同拉动我国进口增长,成为我国扩大进口的新平台和新途径。
(四)自由贸易区战略为外贸进口搭建快车道
2015年6月,中国—韩国及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12份自由贸易协定。最新签署的两份自由贸易协定规定,贸易协定正式实施后,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95%的产品将免除关税,中国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总额的85%。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成立的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旨在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包括创新货物的通关模式,实施商品预检验,推动通关通检业务流程再造等举措,以大幅提高企业进口商品的效率。国际和国内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通过降低关税、简政放权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为我国扩大进口搭建快车道。
四、新形势下的进口发展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奖出限入”“宽出严入”的贸易政策,形成了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体系,为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经贸大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粗放式的数量增长背后隐藏了诸多外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关键瓶颈。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已经做出相应调整,在保持进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平衡发展、服务民生、质量优化等问题,而外贸进口在其中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新形势对外贸进口提出的新要求
1. 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要求重视外贸平衡发展
受传统统计思维影响,进口作为GDP统计中的漏出项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重出口、轻进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特征。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出口大国,2013年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继续推行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贸发展战略,对本国而言容易激发贸易伙伴的不满情绪,增加贸易摩擦,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出口普遍下滑,经济增长放缓,期望此时中国能够承担起大国责任,扩大进口,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因此,第一货物贸易大国需要更加重视外贸平衡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2. 居民消费升级要求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
长期以来,我国的进口促进政策重点在于满足国内市场的生产需求,进口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生产和出口。UNCTAD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占比仅为14.25%,分别较美国、德国、日本低14.92、9.96和4.55个百分点,差距明显(见表5)。然而近几年来,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升级对消费品进口催生了巨大需求,只是由于存在较高的关税壁垒以及国内消费流通体制不完善使这部分需求目前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新形势下,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进口功能应该向服务消费有所倾斜,使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3. 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要求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新形势下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旨在能够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视野中优化资源配置,使我国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实施积极进口促进战略就是要在政府层面逐步破除出口优于进口的政绩观,在社会层面逐步破除进口优于国产的崇洋观,在资本层面逐步破除内资优于外资的保护观,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刺激各类生产要素自由合理配置,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表5 各国消费品进口占比情况 单位:%
注:此处消费品数据包括HS编码第16、17、18、19、20、21、22、24、33、34、42、43、49、61、62、64、65、66、67、71、87、90、91、92、94、95章。
数据来源: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
(二) 新形势下外贸发展中进口与出口的关系
1. 进口对出口的依赖度趋于下降
进口对出口的依赖度下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我国加工贸易占比逐渐下降,对外贸易“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第二,国内综合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原本需要依靠进口才能生产和出口的产品,现在借助国内生产要素就能够实现,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不断延伸;第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一般消费品进口所占比重将有所增加,而这部分进口与出口并无直接关联。因而从发展趋势来看,进口对出口的依赖度将趋于下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对于拉动进口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进口对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在我国外贸发展进程中,由于加工贸易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进口对出口的作用不言自明。然而在粗放型增长模式下,企业只是发挥出低要素成本优势,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大多数只是在国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又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内化在其中的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大多并没有被本土企业消化吸收。如今,在传统竞争优势弱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新兴市场后起赶超的背景下,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十八大”提出要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而新优势的培育离不开充分发挥进口作用,在模仿和学习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构建经贸强国。
3. 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并行不悖
进口与出口是外贸发展的两个维度,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提倡扩大进口并不是要抑制出口,相反,扩大进口更能够促进出口有质量、可持续地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进口在缓解资源、能源约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观已经不适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进口和出口都不能再以拉动GDP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作为参考标准,而是要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三) 新形势下的进口发展战略
新形势下,我国应当实施“优进优出、开放均衡”的大国进口战略。“优进优出”主要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技术质量最优,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外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创意,激发国内“双创”潜力,为“中国制造2025”搭建一个高起点和高平台,使进口能更好地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服务;二是资源配置最优,要适应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进口促进政策,逐步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预留空间。“开放”是从我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出发,主动实施高水平、全方位开放战略,进一步降低货物和资本市场保护壁垒,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为推动供给侧改革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均衡”一方面强调进口和出口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注重进口产品、市场和功能的结构均衡。同时,新形势下的进口战略也必定是一个大国进口战略,要充分发挥我国进口需求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提高议价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卖方市场”的竞争格局,形成大国进口竞争优势。
(四) 政策建议
1. 继续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
建议开通《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企业评议渠道,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使其最大限度地反映企业所需与我之所短,将现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港澳贸易中介优势,借力规避国外技术封锁,通过二次“包装”,实现曲线进口。注重配套“引进后”政策设计,改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比例长期倒挂的局面,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企业提高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使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真正成为有效进口,加快提升国内增加值率。
2. 适度有序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
与扩大技术、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不同,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是以国民福利提高为导向的开放思维,要根据国内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变化,适时、适度、有序地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一方面,要疏通进口渠道,有序下调一般消费品进口关税及各项不合理税费,降低境内外价差,同时也要配合改善国内消费流通体制,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品的公信力,避免出现国人在国外抢购“中国制造”的现象;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个人跨境购物行为,对以旅游购物、跨境电商为掩护的非法走私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提高走私成本,减少进口统计漏出。
3. 充实进口支持政策,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简化部分商品进口管理,减少进口通关环节和手续。加大进口环节税费清理工作力度,进一步降低不合理收费。选取重点国家和地区,针对重点产品,签署《检验检疫结果互认协议》,全面提升进口通关效率。加快进口平台建设,鼓励跨境电子商务、跨境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积极发展进口贸易。完善进口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进口商品供求信息平台,打通供求信息共享渠道。完善进口信贷、担保政策等贸易金融政策,提高金融服务对扩大进口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大宗商品进口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努力提高统一对外议价能力,积极引导我国企业在主要大宗进口商品定价权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进口产业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维护良好的进口秩序。
(作者单位:①中国人民大学、商务部研究院,②商务部研究院,③浙江工商大学;责任编辑: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