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交流

2016-05-24吴桂华吴超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交流家长

吴桂华 吴超

摘 要: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所处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家园紧密联系,教师和家长及时交流,教师积极配合协作,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才能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交流

中班时,班上有个叫昊昊的幼儿,很可爱,可他非常调皮好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常常被他搅乱。他不是到处乱跑就是故意捣乱,批评教育对他一点都不管用。被他惹得焦头烂额时,我和另一位教师便会向其家长诉苦,希望家长能提供一些帮助。我列举了他在园里的种种表现。可能多次诉说让家长产生了误解,家长后来居然把幼儿调到了别的班里。通过这件事我想了许多,明白了和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呢?

一、与家长交流态度要委婉、语气应平和、方式需得当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早间入园或下午幼儿离园时,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最佳时机。可以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如今天某某吃饭吃得很干净,今天某某学会了,今天某某帮小朋友系鞋带特别像个大哥哥等等,这时会看到家长开心的笑容。个别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多了解一下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习惯等,这样有利于家园协作教育幼儿。当然,为了让家长放心,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告诉家长幼儿园最近的活动安排,听取并适当采纳家长的建议与意见。教师要热情、大方、诚恳地接待每一位家长,千万不要居高临下,更不能教训、指责家长。教师要以正能量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最后一定会支持理解教师,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把幼儿的缺点解释为还小不懂事,把调皮看作可爱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谈及幼儿的缺点时,应先表扬幼儿的进步,再表明幼儿的问题。比如昊昊拧了小朋友的耳朵,教师就不要直接向家长告状说“今天昊昊特别淘气,又打人拧小朋友的耳朵了”。这样会导致家长的反感,觉得很没面子心里不舒服。假如改变一下交流的方法,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昊昊今天帮教师发点心了,而且今天的游戏活动中昊昊穿珠子穿得最快,得了第一,昊昊表现真棒!但是昊昊不会和小朋友交往,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稍不如他意,他就会打人,今天又拧小朋友的耳朵了,这样不能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你看,今后咱们是不是注意一下,一起帮助他?”趁机再对家长提出:“如果我们能够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儿,帮他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昊昊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朋友也会越来越多的。”这种方式容易被家长接受,也更能够方便交流。

二、换位思考,与家长交流要以真心换真心

教师应积极、主动、及时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在第一时间互通幼儿的情况。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原则,换位思考,从父母的角度,以教师的爱心关注幼儿,掌握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做到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心中有数,消除家长的疑虑。例如:新生入园,就如同幼儿的第二次断奶,有些家长甚至比幼儿还焦虑。他们会一遍遍地叮嘱教师,问这问那。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表现不知道、不了解,家长一问三不知或者含糊其辞,家长就会觉得教师不关心自己的幼儿。相反教师对幼儿的种种情况了如指掌,告诉家长幼儿就餐、游戏、午睡、上课等方面家长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细节,并适当肯定幼儿今天的突出表现,就会让幼儿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孩子,会觉得这位教师很负责,把幼儿交给教师很放心,对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就能积极参与了。

三、巧用时间,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地与家长沟通

一是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简明扼要。二是采取短信、电话、邮件、QQ、微信等方式与工作繁忙、平时没有时间来去匆匆或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三是把幼儿近期的表现用家园联系册反馈给家长,然后根据家长的反映,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做一些纠正指导。四是邀请家长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亲眼看见幼儿在园表现,以便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更好地配合教师。五是发放家长问卷,就班级管理、教育活动、餐饮保健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答卷分析问题以改进工作。六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同时请家长交流育儿心得,共同商讨科学教育幼儿的方法。

不管用何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只有教师以专业的引领,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与家长为友,与幼儿为伴,一定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家园关系,最终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戈柔.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2(3).

[2]黄倩媛.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8).

[3]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长错了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