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

2016-05-24马楠张会增张同润睢更义刘玉波

保健文汇 2016年7期
关键词:四肢优良率钢板

●马楠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刘玉波

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

●马楠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刘玉波

目的:分析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将采用钢板内固定的设定为对照组,32例,将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设定为观察组,36例。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优良率;并发症

四肢骨折是骨科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症,临床上常采用钢板、髓内针等内固定方式,具有一定成效,但固定时间较长,稳定性较差[1],很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情况,需进行二次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分析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复杂四肢患者,采用两种固定方式治疗,并比较固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8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将采用钢板内固定的设定为对照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57岁,平均(41.68±4.76)岁,骨折部位:胫腓骨14例,肱骨干11例,胫骨5例,股骨2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1例,暴力伤7例,意外跌落4例;将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设定为观察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4-56岁,平均(41.54±4.81)岁,骨折部位:胫腓骨16例,肱骨干10例,胫骨7例,股骨3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4例,暴力伤9例,意外跌落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原因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前采用硬膜外麻醉,待稳定后,在胫骨距离骨折上下端约5cm处钻孔,并置入4枚直径约3mm的斯氏针,清创缝合,并尽量避开伤口,术者复位后,装上支撑杆和联接螺杆,构成双边固定,纠正骨折旋转、短缩、移位和成角畸形。待透视满意后,拧紧固定螺母,并敷料包扎,乙醇滴针孔每日2次,活动膝踝关节,定期摄片复查,同时调整固定针,纠正并旋转折端。3周后扶拐不负重行走,经X片显示骨折愈合,则直接拆除外固定器。

两组均在治疗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及时并准确记录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和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

固定效果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优良率为优、良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其中优:患者可正常行走,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状态;良:行走时需用拐杖,关节活动功能较好,且生活可自理;差:骨折部位愈合延迟,且存在畸形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并发症发生率为随访期并发症发生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2χ检验,等级比采用秩和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固定效果

观察组优良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固定后优良率比较[n(%)]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2.78%(1/36);对照组中骨折延迟愈合3例,骨折成角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12.50% (4/3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病情较复杂,并合并血管损伤,术前需明确诊断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治疗[2],给广大四肢损伤患者带来更严重的身心损伤,提示临床上不断探讨复杂四肢骨折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组合式外固定器由固定针、固定夹和连接杆组成,具有高刚度、高强度和强稳定性,操作简便[3],可牢固固定各类骨折。在四肢骨折固定中,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应用中不必剥离或较少剥离骨膜或软组织,对肢体及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小,可利于骨折愈合,帮助患者提前进行下地活动。固定材料远离切口,可避免内固定装置作为异物在机体内产生的炎性刺激,可防止固定后感染等并发症,并减少内固定后产生骨髓炎。相关研究表明[4-5],在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优良率,帮助其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且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表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优良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1]侯军,陈百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05):82-83.

[2]姜洪波.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71-72.

[3]常晓,张保中,张万利,等.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04)346-350.

[4]秦春耀,红梅,郭景芳,等.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7):141-142.

[5]舒泽忠.复杂四肢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7)150-151.

猜你喜欢

四肢优良率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