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妥协与政治发展
2016-05-19隋玲�オ�
隋玲�オ�
[摘要]现代社会的公共事务,很少有某一利益集团占有压倒性的政治优势,影响整个国家的政策走向。相反的,各个利益集团都有一定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走向,如工会与企业家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斗争,妇女对于女权的争取等等。因此各个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得不与其他利益集团进行妥协,从而推动国家公共事务的发展。文章从史实的角度阐述政治妥协在推动公共事务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政治妥协革命与改革民主政治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89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国人民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更需要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妥协。只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实现了妥协,才能够避免大范围的冲突流血,使得政治改革实现既定的目标,实现各个利益团体之间势力均衡,才能实现政治改革的最初目的。政治妥协是指在斗争双方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面对共同强大敌人,具有某种合作可能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更长远的政治目的,做出某些并不情愿但非此就会付出更大代价的让步,为了避免造成更大损伤或两败俱伤,通过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达成共识,从而暂时实现矛盾缓和,以便双方共同发展的解决问题方式。政治妥协以不损害双方的根本利益或部分保留某方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妥协后,双方的斗争并不会完全停止,可能采取隐蔽的形式继续博弈来扩大自己的利益或削弱对方的利益。妥协有可能会取得新的政治成果,当然也有可能会成为双方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暂时阶段。
政治妥协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退为进的妥协,二是共退共进的妥协。首先,以退为进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敌强我弱、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根本利益而向敌人所作的妥协;在势均力敌、群众还未觉悟的情况下,为了揭露敌人、争取群众而和敌人达成的一定的妥协;在几个敌人同时并存的条件下,为了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和次要的或暂时为次要的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无产阶级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采用灵活策略,同阶级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其次,共退共进的妥协,即势均力敌的双方对涉及各自利益的局部或地区性的问题,通过平等的谈判或协商,各自作出让步,以达成兼顾双方利益、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协议。例如1984年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原则,与英国政府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圆满地解决了收回香港主权并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的问题。
政治妥协在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政治发展方面,正是因为妥协的存在,才使得政治变革不会流于激进和暴力流血,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实现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统一强大。我们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考察政治妥协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与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最终通过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的妥协(1688年“光荣革命”)而宣告结束。此后议会成为各个集团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和妥协平台,及时化解社会积怨和仇恨,有效避免了内战与革命对国家秩序的威胁。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工业强国称霸世界抢占了政治先机。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制宪会议上,产生了大州和小州、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权利斗争。大州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该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简称“联邦比例”)产生。小州对此坚决反对,新泽西州提案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尤其是黑奴问题,北方州要求禁止输入奴隶,对此南方州以退出联邦相威胁。由于南北双方固执己见,因此最终双方爆发了南北战争。虽然它为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然而战争对于美国短期影响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政治妥协对于政治发展的巨大作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主张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内和国际的争端,政治妥协方式已被频繁地使用。凡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妥协,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为大多数民众所赞同。
[参考文献]
[1]万斌, 罗维. 论政治妥协[J]. 浙江学刊, 2005(1).
[2]龙太江. 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文明[J]. 人文杂志, 2004(6).
[3]刘勇. 政治妥协:社会冲突视阈中的公共理性[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2).
[4]孙坚, 陈晓律. 美国南北战争的宪法纠葛[J]. 历史教学月刊, 2013(8).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