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艺术

2016-05-19周云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整理教学资源历史

周云华

[摘要]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收集和整理好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研透课标、教材、学生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多主体、多途径和经常化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01

美国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分为五大方面,即创造学习环境、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监测和评估、教师合作与专业发展,在创造学习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中学历史教学并不把历史教科书看得十分的重要,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而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材料同课程目标、学生需求以及学习方式相匹配意义重大。

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以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呢?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为例,从前提、途径和保障三个方面阐述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艺术。

一、研究透课标、教材、学生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研透课标、教材和学生,明确《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的设计思路是做好本课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本课的主题是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泛味。通过对课标的认真研读和对教材的有效梳理,并认真了解高一学生的学情(往往对经济史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感觉比较费时费力),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照片、资料、数字等力图“重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和感悟历史,这就需要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素材。为此,笔者思考了如下三个设计思路:“数”(各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入史、“画”(各类漫画海报的收集与整理)龙点睛、“语”(各类标语口号的收集与整理)出惊人。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等材料十分丰富。数据是反映历史的重要资料,包括图表和图形(饼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图表和图形能详细、直观地反映历史,而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

二、多主体、多途径、经常化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当于课堂的血液,好的课堂教学资源可以让课堂生动有趣,效果事半功倍。收集和整理好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收集与整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主要可以采取双主体收集制,即师生围绕某一主题共同去收集,且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以本课为例,就是围绕数据、海报和标语,让师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对所收集的材料要用心筛选和整理,一方面要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到保质保量。还可以发动家长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做这项工作。如有家长在报社、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我们就可以巧用这些资源,让他们积极提供相关主题的教学资源。

2.从收集与整理的途径来看

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资源的途径很多,互联网、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当然,还可以随时随地寻找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还可以自制各种教学资源。以本课为例,笔者首先主要从网上高质量的历史课件中去收集和整理,查阅了数百个课件,将其中精彩的符合笔者设计思路的资料借鉴过来。当然,不是拿来就用,而是要经过整理和修改。如20世纪50~70

年代末我国工农业生产状况表,配同一时期常熟地区工农业生产状况表(从常熟市档案馆查找到的相关数据并加以制作而成),这时就要注重对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的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笔者用了两年时间,按初高中课时顺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与整理,以做课例的形式将教学案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在每个课例末尾附加可供参考和使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并在全市构建起一个独具本市特色的课例资源库,供教师们教学时参考和分享。

3.从收集与整理的时间来看

教师对收集来的教学资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积累,积累的素材要细,平时就要积累,到用的时候才想起要积累就迟了。要从整个学科考虑哪些需要积累,不能单从某一节课考虑,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的工作。当然,平时还要做有心人,如有可用的好的教学素材我们应及时加以积累和整理,以备用时之需。另外,教师对积累的教学资源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有效、合理的整理。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处理:(1)按知识点分类,围绕某一“中心”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例如以“历史经济发展”为核心词,收集数据、漫画和宣传海报,将这些资料有机整合起来,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这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佐证了教材中的历史观点,要求教师的整合水平较高。(2)按章节分类,将不同章节的资料整理成篇。例如将《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发展和挫折》有关的资料放在一起,这种方式内容更全面,方便教师选择应用。(3)按资料类型分类。同一类型的材料放在一起,有利于材料的选择对比。用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分类来采用。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的根本保障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最需要提升的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专业精神当中最重要的是师德素养。如果没有好的师德素养,有再高的专业能力也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学生也很难在没有师德修养的教师培养下成为祖国的栋梁。“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句话。一名教师,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就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教师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行走的动力,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听《不做教书匠》的作者——江苏省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副校长管建刚对青年教师的七条真诚建议:做一名有目标感的老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老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做一名有积极感的老师,做一名有学力感的老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老师。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不断消除职业倦怠。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挤一切可挤时间,认真研究教学,广泛收集资源,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

2.注重实践反思,熟练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知识的多寡与课堂教学精彩程度息息相关。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学生也才能兴趣盎然。教师知识渊博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学习效能感。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经过确定方向-收集-筛选-整理-反思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进行知识的更新,“一招鲜”,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新的精彩的历史材料就被整理出来,这样既能有力地支持课堂教学,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精彩程度,改进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实,教学资源就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边,它就像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各种教学资源,处处留心,用心挖掘,随时都可能发现惊喜。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3.加强学习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教学之余丰富自身知识积累对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十分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理论、新的成果,促进自身知识更新换代,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科研是教师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科研有利于实现教学价值。对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历史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教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笔者首先确定资源的收集方向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的转折点,一切教学内容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教师对于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必须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在此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在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中教师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所整理出的教学资料既是历史教师在收集与整理过程的自我总结,也是他人了解收集与整理者的重要方式;既是上一次学习与资料收集的总结,也是新的起点。在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中,教师既充实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自身科研能力,更增强了自身教学幸福感。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整理教学资源历史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新历史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