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2016-05-18胡连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胡连峰(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论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胡连峰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包含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设计前要做好“两手准备”,即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设计时,紧扣“四个自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自问设计目标能否实现、自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自问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得当,以及自问设计方案有无亮点,注重方案的亮点设计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的品质与特色;设计后要落实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实施与反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两手准备;四个自问;三步完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提到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有教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老师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1]备课是教师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对很多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说用一生的时间或者15分钟来备一节课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需三个阶段的历练,即设计前的“两手准备”、设计时的“四个自问”和设计后的“三步完善”.

1 设计前——做好“两手准备”

教学设计是一个充满艰辛并时刻迸发智慧火花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充实教师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的一项活动.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就必须做好设计前的“两手准备”——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1.1做好知识准备

做好知识准备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对一节课需实现的教学目标、传授的知识结构有宏观整体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同时,教师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准绳,善于修订课程标准,增加新知,补差补缺,删除过时的标准,保证课标的科学性与指导性.

其次,教师要做好专业知识储备.教育的科学性需要教师有广博而厚实的专业知识作保障.教师在备课前,要预知课程知识可能涉及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充实与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由“一桶水”变成“永不枯竭的水龙头”,同时,教师要扮演好“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角色,只有不断地“充电”、“储能”,才能保证“源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

最后,教师要善于获取与整合教学资源.古语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对当今的教师而言,意义尤为重要.如今,一个成功的教师,就必须善于获取利用已有的资源,特别是Internet网络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可以避免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抄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等这些低层次的、重复性的劳动上,而将精力重点转移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之上.教师在备课前应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多借鉴、多参考、多揣摩,之后才能多创造.因特网上像“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这样提供基础教育资源下载的网站还有很多.至于高教资源,仅网络精品课程提供的资源就已经受用无穷了.怪不得人们感叹“不是没资源,而是资源太多不知道怎么用!”

1.2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做好心理准备是建立在了解学生、了解环境和了解自我的基础上[2].

第一,了解学生.教学设计前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即全体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预期、学习品质等;二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的总和.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起点与最近发展区,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进而实现因材施教.

第二,所谓了解环境,是指教师在设计之前,要熟悉教学活动实施时的物理环境与设施.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创建学习情境需要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之上,而不能脱离客观环境,否则再完美的教学设计都是“纸上谈兵”,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教师要先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优势与劣差,擅长什么、拙于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扬长避短,也只有这样,设计的方案才可能得以顺利执行与实施.另外,教师要对教学设计活动赋予高预期,如希望设计出启迪学生心智一个高水的教案、制作提高教学功效的教具、设计出科学评价学生的量规等等,这样教师才能体会到教学设计带来的成就感.

2 设计时——紧扣“四个自问”

教学设计时,除合理安排与规划教学设计各环节之外,还要紧扣“四个自问”以实现教学设计的一个核心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自问1:目标能实现吗?

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教学设计活动本身的成功与否.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过程的“标尺”,同时,教学目标也是“统帅”,一切教学设计活动都要围绕并服务于这个目标.无论选择的教学媒体是多么高科技含量,无论应用的教学方法多么新颖独特,也无论组织的教学内容是多么富有前瞻性,如果它们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都需要重新设计与调整.

自问2:内容合理吗?

我国的课堂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一般一课时在45分钟左右,而相关研究调查指出,学生一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维持在20分钟左右(Jensen,1998).针对这个无奈的现实,教师在设计教学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选择的教学内容合理吗?”这样一个问题.

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总希望做到面面俱到,若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案实施教学,“会造成教师讲课仓促,对每一点内容的讲解都很肤浅,而且学生会十分紧张,提问或让学生专心思考的时间也会被挤掉.最关键的是,一次讲课中的内容太多反而会减少学生学习的量,因为在大脑暂时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人们储存信息的能力降低很多.”[3]其结果是学生很疲惫,老师很憔悴.

其实,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般一个课时以2到4个教学重点、1到2个教学难点为宜,然后整个教学都围绕这些重难点进行设计、进行课时分配,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节奏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对教学应围绕重难点开展做过精辟的论述,“凡是想快速战胜敌人的人,并不花时间去猛攻不重要的地方,而是直捣战争的指挥部,因为可以肯定,如果他们能在一次激战中占上风,攻陷最重要的阵地,其他的地方就会自动投降.”[4]

自问3:教法得当吗?

常言道:“教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也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即使是同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使用,效果也会不相同,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模范教师使用任何一种方式都能获得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反,教学水平差的教师会破坏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潜在的优势”[5]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得法呢?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自己使用熟练,得心应手.教师清楚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能够取长补短;第二,教学方法要能准确、科学、有效地传递知识与技能.也就说,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教学内容的传授服务;第三,教学方法要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愿望,促进其主动学习;第四,要穿插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其群组优势.

自问4:设计有亮点吗?

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是那些设计中散落有灼灼发亮的闪光点、不断散发着教师探索精神、体现教师独具匠心的方案就是优秀的教学设计.那些没有亮点的教学设计,犹如平静如水的河流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死水一潭.笔者认为,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将有助于提升设计方案的品质与特色.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在设计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时,如果教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抛出一个经精心设计的提问、发布一个刚刚发生的社会新闻、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或讲一段精彩的寓言小故事等等,都将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夸美纽斯曾以“提问”这一导入方式为例,说明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提问可能是前面学过的,用以说明它与现在所学的问题之间的连接,或是涉及学业的新的分支.因为如果学生对课题的无知被无情地暴露出来,就可能激起他们掌握它、彻底理解它的愿望.”[6]

(2)改变呈现方式,提供多重感官刺激

不要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一条很有效的原则.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尽量变换刺激内容、刺激方式,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学课件制作为例,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综合运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在显示文本时,要经常变换字体、字号、颜色等等.另外,要给板书留有一席之地,在设计板书时,要注重板书形式、板书格式的变化.

(3)预留探索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好“加法”与“减法”.做“加法”是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增加相关知识或学科发展新知识、前沿知识.“加法”很多老师都会做,做“减法”会做的却不多.笔者这里特别强调,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做“减法”.如果有的内容可讲可不讲,或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要讲授.教师要预留探索空间,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其自学能力.“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回忆中,大胆地探索计划以外的、未经尝试的智力领域是有意义的,令人激动的.”[7]

(4)精心设计作业,发挥“双主”作用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缺少层次性、缺少综合性、难度欠缺、指导欠缺,这样设计就没有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促进学生远迁移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点燃创新思维火花的主要途径,同时,作业设计的优劣是区别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专业技能高低的指标之一.作业如此重要,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作业.

笔者认为,设计作业环节最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与支架,这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路径.这里仅以学习支架的设计为例,美国圣迭戈地区学校联合会曾设计《人权》教学设计案例[8],其中作业之一就是让学生就各组提出的有关侵犯人权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这里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支架——一个标准的信件模板,内容很详细,包括信件应包含的模块、收信人的地址邮编等等.这样的设计,体现教师有效指导的同时,不妨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此外,设计的作业要有挑战性.“正如学生们自己所报告的那样,他们的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是那些牵涉到痛苦、忧虑和挑战的活动”.[9]

3 设计后——落实“三步完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不断“自反”与“自强”的结果.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方案制订以后,如果落实下面的三个步骤,那么方案就会趋于完善.

第1步:通过评价完善

对设计方案初稿的评价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笔者认为先教研室组内评,然后再找相关学科教师评,最后再自我修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首先请教研室的同事评,因很多同事教授过此类课程,所以他们有经验与建议.同事评过之后,然后再找相关学科教师.笔者希望这里找到的教师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并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的方案提出一些建议与指导,同时,通过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也有助于我们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在前面两轮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就针对性地修订方案了.

第2步:通过实施完善

教学设计方案最终是要付诸于教学实践的,实践也是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一种最有效的路径.再好的方案如果在教学实施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话都不是优秀的方案,同时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按照方案实施对象范围的大小不同,笔者认为先自我试讲,然后小班微格教学,最后再班级教学是完善设计方案最可行的方式.

第3步:通过反思完善

教学后教师积极的反思与精心教学设计同样重要,对教师的成长和改进教学来说,甚至更为重要.教师,要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教师的教学经验必然逐渐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教师来说,备课不是写教案,而要用整个生命来备课”.[10]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周辉兵.照抄照搬教学设计上不出好课[N].中国教育报,2009-7-31(7).

〔3〕[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

〔4〕[捷]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5〕[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

〔6〕[捷]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7〕[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

〔8〕Human Rights[DB/OL],http://projects.edtech. sandi.net/kearny/humanrights/index.html,2009. 12.8.

〔9〕[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

〔10〕肖川.用整个生命去备课[J].福建论坛,2006 (5):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幼儿主动性学习品质发展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SK2014A353)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3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4-0268-03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