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课程教改探索
——以“信号与系统”为例
2016-05-18聂文艳廖晓纬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聂文艳,廖晓纬(淮南师范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课程教改探索
——以“信号与系统”为例
聂文艳,廖晓纬
(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摘要:本文以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把“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念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应用型;教学改革
1 引言
当代经济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行业都需要大量“拥有扎实专业知识,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因此本科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变得尤其重要.淮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来自农村的学生超过半数.根据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近几年就业情况,大多集中在江浙两省的合资企业,少数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针对现状,我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大多数的“知识型劳动者”,兼顾少量考研培养.要平衡两方面,落脚点应放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课程教改的主要目标是突出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于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更好地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本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为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对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系列探索研究.
2 教学内容优化
2.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该课程总学时为90,其中课堂教学72学时,实验18学时.教材选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吴大正主编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参考书推荐郑君里主编的《信号与系统》.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先修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基础课,之后的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课程又需要该课的知识支撑,因此“信号与系统”在教学环节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表
2.2因材施教,分层次考虑学生需求
根据我校学生学情,从自身知识积累、个人兴趣、从业意向等方面实施分层次教学,一般可分成三个层面:基础好,有考研意向;成绩中等,就业愿望迫切;基础较差,易满足现状.针对三个层面特点,既注重整体发展,又注意局部特点.准备考研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要求外,必须深入研究,领会问题的分析思路及答题技巧;就业的学生主要是掌握基本要求,为专业课学习做好准备;基础差的学生立足于通过课程考试,要帮助其正确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按照第一层面选择,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明确告知讲授内容的要求,是否属于必须掌握还是基本了解,最终考核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最低要求进行.
3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号与系统”课程依托大量数学基础和电路原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存在大量计算和公式推导,学生普遍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深度理解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信心不足[2].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下面几方面的改革和实践:
3.1注重启发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分析处理领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有一些重要信号不存在傅里叶变换,比如信号模型中有按指数增长的形式.一些函数不存在傅里叶变换的原因是当t→∞时,信号f(t)的幅度不衰减,甚至增长.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原信号怎么处理,就使其傅里叶变换存在?再引导同学分析得出,可以用衰减因子为实常数)乘信号f(t),根据不同信号的特性,适当选取σ的取值,使乘积信号当时信号幅度趋于零,从而使积分收敛.令上式为Fb(σ+jω),相应的逆变换为上式两端同乘以eσt,得,令s=σ+ jω,其中σ为常数,则,代入化简即得双边拉普拉斯变换对,即在讲解拉氏变换收敛域时,可提以下问题启发思考:引出拉普拉斯变换后,信号乘的衰减因子σ表示什么?有何要求?经过引导,学生很容易看出,要使信号的拉氏变换存在,s的实数部分有一定的要求,这一要求就是拉氏变换的收敛域.在整个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入手,在讨论、分析解决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2加强抽象概念理解,注重理论与实用的结合
在“信号与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有学生问,某个知识点学了有什么用?如果在讲解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能够减少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枯燥感和迷茫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讲授取样定理时,就遇到学生问:何为取样,为何要取样?对此,就可拿生活中计算机存储语音信号为例.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语言即离散序列,所以需要将连续的语音信号变成离散信号,这个离散化的过程就是取样;当播放语音时,对接收者来说需要的仍然是连续的语音信号,所以就需要把离散信号再恢复成原来的连续信号,即无失真恢复.取样就是对原连续的语音信号f(t)每隔相同时间Ts取一个样本值,其集合称为取样信号fs(t),再对取样信号fs(t)进行重建和滤波,称为信号的恢复.可在课堂讲授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取样和恢复的图片加深理解,如图1所示.
图1 连续信号不同频率下取样和恢复效果图
不难发现,Ts越小,fs(t)就越接近f(t),越容易还原出f(t),但是fs(t)越多,计算机处理的复杂性就越大.因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Ts最大取多少时,就能够在样本值尽量少的条件下,由fs(t)无失真的恢复出f(t)?而取样定理的内容就是该问题的答案.
4 建设网络课程
“信号与系统”的学习难度较大,课后作业又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理论内容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对教师的答疑需求比较大.为此,我们建设“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网站并依托学校网络平台顺利投入使用.“信号与系统”网络课程由课程简介、教学文件、通知公告、科技进展、教师队伍、网络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资源、第二课堂、教学反馈等10个功能模块组成;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实验)大纲、考试大纲、实践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和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得以在网上呈现;课程网络资源对国内外同行著作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多媒体素材随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相关链接地址等;教学反馈环节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了同老师交流的平台;实验教学模块中除硬件实验外,还提供软件仿真实验中MATLAB编制的大量相关程序;教学资源涵盖该课程各章要点、典型例题、问题思考、考研试题、工程应用等资料,具有提供实例、学习交流等功能.网络课程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信号与系统”精品网络课程主页
自网站运行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反馈效果.学生有了能够自主学习的平台,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同老师交流.从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能够真正开始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听讲思考、课后网络复习,习题的出错率有所较低,平时测验平均分有所提高,学生同老师交流日益增多.网站加强信息交流,重视对学生主动学习模式的培养,通过问题和思考题等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吸引大家更多的参与到这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来.
5 实践环节加强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用性更强.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应用中[4].教改中所采用的实验教学体系颠覆传统的实验辅助理论教学的模式,最终目标达到与课堂教学平行的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思索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5.1设计思想
从传统的教师辅导解答为主过渡到引导启发学生为主,在实验项目选择上和方案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从以往的注重实验结果转变为重视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原理,寻求解决办法,培养探索精神;改变原有实验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团队协作与自主创新.
5.2具体做法
(1)采用软硬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验室目前个别“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局部电路老化磨损,导致部分功能不稳定等特点,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备的维修及改造过程中,培养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软件实验侧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利用MATLAB软件尝试实验设计与开发应用[5].
(2)采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增加计划课时量的前提下增加实验内容.将仿真软件实验题目公布到网络课程网站上,实验内容体现多层次.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即学生先做基础验证性实验,再到研究性实验,最终到综合自主设计实验,即完成从点到面,再到体的升华.所有实验强调过程、淡化结果.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实验数量方面采用定量基本要求和放量鼓励创新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环节中去.
6 结束语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开展,多门课程的改革相继启动.作为电气信息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教改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突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够培养行业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玲峰,刘红艳.应用型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11-114.
〔2〕向友君,傅予力.基于物理意义的“信号与系统”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07-108.
〔3〕刘长征,周力波,张仁伟,张洪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6):31-32.
〔4〕张利红,周子昂.高校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探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69-71.
〔5〕张尤赛,马国军,黄炜嘉,等.“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仿真教学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10,33(18):57-59.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jxtd030),淮南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2013hsjyxm09)
收稿日期:2015-1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4-02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