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家会话过程中转移话题的艺术
2016-05-15卢烈红
卢烈红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古代汉语研究
禅家会话过程中转移话题的艺术
卢烈红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禅宗语录中,会话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禅家师徒在会话过程中常常会转移话题,有很高的话题转移艺术。本文把禅家转移话题的艺术归纳为丰富多彩的话题转移标记、以原话题为受事主语的语法选择、多种多样的话题转移技巧等三个方面,并分析了禅家话题转移艺术的成因。
禅家会话;话题转移;艺术;成因
西天的佛教传入中土,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与本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众多的中国化的派别。禅宗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派,它以大众化为特色,影响面广,流行久远。禅宗于唐至南宋十分发达,元代以后逐渐衰退,至当代又呈现复苏气象,且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禅宗鼎盛期的唐宋,留有大量鲜活的语录。禅宗语录中,会话占相当大的比重。唐宋禅宗语录的会话,常常发生话题转移现象,禅家师徒有很高的话题转移艺术。本文对这种话题转移艺术进行了探讨。
唐宋禅宗语录的话题转移艺术可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 丰富多彩的话题转移标记
禅家师徒在会话过程中,常常会有意识地转移话题,而且常常会使用话题转移标记。这种标记用得最多的是“即不问”、“且置”,它们一般被置于前一分句之末,表示把某一话题搁置起来,后面的分句则提出另一话题以供谈论。唐宋时期的《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要》《五灯会元》四部禅宗语录话题转移标记非常丰富,共有“且置(且致)”、“且从”、“不问”、“不论”、“且止”五类,具体标记有15种,各标记使用情况见下表:
文献“且置(且致)”类“且从”类“不问”类“不论”类“且止”类且置︵且致︶则且置即且置︵即且致︶亦且置且从则且从即且从也且从不问则不问即不问且不论且止则且止即且止祖堂集3(1)1210231412220000景德传灯录21031604173371000古尊宿语要7(4)03(2)0301016500112五灯会元284131702098911202
(一) “且置(且致)”类
“且置(且致)”类话题转移标记具体有“且置(且致)”、“则且置”、“即且置(即且致)”、“亦且置”四种。“且”义为“姑且”,“置”是“搁置”、“放下不管”的意思;致,清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卷一“蕝”字下曰:“致与置通。《后汉书》置字皆作致。”故“且致”即“且置”,“即且致”即“即且置”。例如:
(1) 问:“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五灯会元》卷二第66页,天柱崇慧禅师)[1]
(2) 上堂云:“凤凰山下,钟鼓喧轰。石门家风,朝朝举唱。大众上来,宾主已分。开口动舌,照用俱了。若恁么荐得,甚处有佛祖?若未荐得,凭何过日?荐得荐不得即且致,作么生是无佛祖底句?”良久,敲禅床下座。(《古尊宿语要》第6页,石门和尚)
例(1)中,僧徒问达磨没有来到中土时,中土有无佛法,崇慧禅师的答语用“且置”撇开了“未来”,而提出“即今事”进行讨论。例(2)是石门和尚上法堂向僧徒说法之语。“荐得”是“理解”、“领会”的意思。石门和尚先谈到“荐得”、“未荐得”都有问题,然后用“即且致”撇开“荐得荐不得”的问题,而提出“什么是无佛祖的句子”以供讨论。不过,未等僧徒回答,他沉默了一会,就敲了敲禅床,走下了法座。
(二) “且从”类
“且从”类话题转移标记具体有“且从”、“则且从”、“即且从”、“也且从”四种。“从”是“听从”、“听任不管”之意;“也”是语气副词,“就”的意思。例如:
(3) 又问僧:“张王李赵不是汝本来姓,汝本来姓个甚么?”曰:“与和尚同姓。”师曰:“同姓即且从,汝本来姓个甚么?”曰:“待汉水逆流,却向和尚道。”(《五灯会元》卷十三第846页,含珠审哲禅师)
这一例,审哲禅师问僧徒姓什么,僧徒没有直接回答,却说“与和尚同姓”;审哲禅师用“即且从”撇开“同姓”问题,把话题拉回到“汝本来姓个甚么”。
(三) “不问”类
“不问”类话题转移标记具体有“不问”、“则不问”、“即不问”三种。“问”是“询问”的意思。这一类是用得最多的。例如:
(4) 谓众曰:“是汝诸人本分事,若教老僧道,即与蛇画足。此是顿教诸上座。”有僧便问:“与蛇画足即不问,如何是本分事?”师云:“阇梨试道看。”其僧拟再问,师曰:“画足作么?”(《景德传灯录》卷十第157页,池州灵鹫闲禅师)
此例僧徒用“即不问”撇开灵鹫闲禅师所说的“与蛇画足”,询问禅师:“什么是本分事?”禅师要僧徒自己回答看,还没等僧徒回答,禅师就责备说:“你画蛇添足干什么?”
(四) “不论”类
“不论”类话题转移标记具体只有“且不论”一种,且在《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要》《五灯会元》四部禅宗语录中只有《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各见1例。“论”是“谈论”的意思。例如:
(5) 然佛法付嘱,国王、大臣、郡守昔同佛会,今方如是。若是福禄荣贵则且不论,只如当时受佛付嘱底事,还记得么?(《五灯会元》卷七第406页,保福从展禅师)
此例是从展禅师对僧徒的谈话,他用“且不论”撇开“福禄荣贵”,提出“当时受佛付嘱底事,还记得么”的问题以供讨论。
(五) “且止”类
“且止”类话题转移标记具体有“且止”、“则且止”、“即且止”三种。“止”即“停止”,意谓“停止不说”。例如:
(6) 师曰:“这般汉有甚共语处?”英曰:“自缘根力浅,莫怨太阳春。”却画一画,曰:“宗门事且止,这个事作么生?”师便掌。英曰:“这漳州子,莫无去就。”师曰:“你这般见解,不打更待何时?”又打。英曰:“也是老僧招得。”(《五灯会元》卷十六第1023页,法昌倚遇禅师)
此例是倚遇禅师与英首座过招。前面倚遇禅师曾说:“这个即且止,宗门事作么生?”这里,英首座反其道而行之,用“且止”撇开“宗门事”,要谈论“这个事”,结果招来掌掴。
由上可见,唐宋禅宗语录中话题转移标记众多,多种具体标记并用,异彩纷呈。这些标记使禅家师徒会话过程中的话题转移有明显的形式标志,增强了表达效果。
二、 以原话题为受事主语的语法选择
会话过程中转移话题,原话题的语法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安排。请看以下用例:
(7) 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南朝宋·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卷二)
(8) (佛言:)“不空见!且置是事。假使世间聪明智慧第一算师尽其智力及以算术,颇能称量,颇能思察,复能数知世界数不?”不空见言:“无也,世尊!无也,世尊!……”(隋·达磨笈多《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九)
(9) 王曰:“是何沙门?”答曰:“释迦子。”问言:“汝得阿罗汉果耶?”答言:“不得。”“汝得不还一来预流果耶?”答言:“不得。”“且置斯事,汝得初定乃至四定?”答:“并不得。”(唐·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三)
(10) 复次胜华藏,且置是事,汝观东方为有何相?(宋·施护,等《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中)
(11) 高仁听了,道:“阿弟,我且不问你别的,只就你说落在人后的耻辱何说?”(明·方汝浩《东度记》第八十四回)
(12) 燕王因说道:“你这和尚专说大话,寡人且不问你那高远之事,只出一个对,看你对得来否?”(清·空谷老人《续英烈传》第五回)
例(7)原话题是“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要谈论的话题是“色本无种耶”;例(8)原话题是“是事”,要谈论的话题是算师“复能数知世界数不”;例(9)原话题是“斯事”,要谈论的话题是“汝得初定乃至四定”;例(10)原话题是“是事”,要谈论的话题是“汝观东方为有何相”。例(7)至例(10)4例,话题转移标记都是“且置”,原话题均作“置”的宾语。例(11)原话题是“别的”,要谈论的话题是“落在人后的耻辱何说”;例(12)原话题是“那高远之事”,要谈论的话题是“(出一副对联)你对得来否”。例(11)(12)2例,话题转移标记都是“且不问”,原话题均作“问”的宾语。
这6例中,前面2例是唐宋禅宗语录之前的用例,中间2例是与唐宋禅宗语录同时的用例,后2例是唐宋禅宗语录之后的用例,6例原话题均作宾语。据此可知,唐宋禅宗语录前后的文献,以及与其同时的文献,会话过程中转移话题时,原话题都有置于宾语位置的用例。
唐宋禅家会话过程中转移话题则选择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即绝大多数用例是将原话题置于主语位置,作“置”、“问”、“从”、“止”等谓语中心的受事主语。例如:
(13) 进曰:“不唱目前则且置,宗乘中事如何言论?”师云:“待虚空落地则向道者道。”(《祖堂集》卷九第252页,涌泉和尚)
(14) 一日长庆问:“见色便见心,还见船子么?”师曰:“见。”曰:“船子且置,作么生是心?”师却指船子。(《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第375页,从展禅师)
(15) 问:“闲言长语即不问,适来问底,和尚道什么?”师云:“闲言长语。”(《古尊宿语要》第8页,投子和尚)
(16) 一日,因一婆抱一孩儿来,乃曰:“呈桡舞棹即不问,且道婆手中儿甚处得来?”师便打。(《五灯会元》卷七第376页,岩头全奯禅师)
例(13)的原话题是“不唱目前”,例(14)的原话题是“船子”,例(15)的原话题是“闲言长语”,例(16)的原话题是“呈桡舞棹”。这4例,话题转移标记“则且置”、“且置”、“即不问”均居前一分句句末,原话题都被置于前一分句主语的位置。
会话过程中让原话题处于前一分句主语位置,突显了原话题,更有效地显现了话题的转移。
三、 多种多样的话题转移技巧
唐宋禅宗语录中师徒在会话时转移话题,其方式、技巧多种多样,大致可归纳为:
(一) 平行转移式
这种方式是指,两个话题在语义上是平行关系,禅家师徒在会话时,撇开一个话题,拈出另一个话题供谈论。例如:
(17) 僧云:“深领尊慈,师意如何?”师云:“我则且置,汝适来作摩生?”(《祖堂集》卷十三第353页,福先招庆和尚)
(18) 山辞,师曰:“多学佛法,广作利益。”山曰:“多学佛法即不问,如何是广作利益?”师曰:“一物莫违。”(《五灯会元》卷三第161页,南源道明禅师)
例(17)有禅师意见和僧徒行为两个平行话题,僧徒询问“师意如何”,招庆和尚推开“我”,转问僧徒:“你刚才什么情况?”例(18)洞山和尚辞别,道明禅师嘱咐“多学佛法,广作利益”,这二项嘱咐是平行的;洞山和尚撇开“多学佛法”,询问:“什么是广作利益?”
(二) 关联转移式
这种方式是指,两个话题之间有事实与结果、本体与特性等各种关联,禅家师徒撇开关联中的一项,拈出另一项以供谈论。例如:
甲、置结果问事实:
(19) 有人便问:“承师有言:‘是你诸人著力,须得趁著始得;若不趁著,丧身失命。’直得趁著,还不丧身失命也无?”师云:“失不失即且置,是你还趁著也无?”对曰:“若道趁不著,招人怪笑。”(《祖堂集》卷十一第298页,保福和尚)
“趁著”是“追赶上”的意思,“直得”是“如果”的意思。僧徒询问:如果没追赶上,就会丧身失命;那么,如果追赶上了,是不是就不丧身失命了呢?保福和尚“失不失即且置”撇开是否丧身失命这个结果不论,而就前提事实提出话题:“你追赶上了吗?”
乙、置背景问状况:
(20) 问:“诸圣会中还有不排位者也无?”师云:“诸圣会中则且置,唤什摩作不排位?”(《祖堂集》卷十一第304页,齐云和尚)
僧徒的问语中,“诸圣会中”是背景,“不排位”是状况。齐云和尚撇开背景,拈出状况供谈论。
丙、置特性问本体:
(21) 问云:“夜中树决定信有。其树影,为有为无?”仰山云:“有无且置,汝今见树不?……”(《祖堂集》卷十八第467页,仰山和尚)
此例中,“夜中树”是本体,其有无“树影”是特性。仰山和尚撇开有无树影的问题,而就本体夜里的树提问:“你现今看见树了吗?”
丁、置前问后或置后问前:
(22) 问:“四十九年前即不问,四十九年后事如何?”师云:“句超方外,千圣难追。”(《古尊宿语要》第6页,鼓山和尚)
(23) 问:“达磨来时即不问,如何是未来时事?”师曰:“亲遇梁王。”(《五灯会元》卷八第451页,国泰院瑫禅师)
(24) 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五灯会元》卷九第538页,香严智闲禅师)
例(22)明显是置前问后。例(23)撇开达磨已来中土的事不问,而问其没来时候的事,是置后问前。例(24)撇开已在树上的情况不问,而要求智闲禅师谈没有上树时的情况,也是置后问前。
(三) 反向转移式
这种方式是指,两个话题在语义上是相反关系,禅家师徒在会话时,撇开一个话题,拈出一个相反的话题供谈论。例如:
(25) 师示众云:“与摩时且置,不与摩时作摩生?”有人举似沩山,沩山云:“寂子为人太早。”(《祖堂集》卷十八第458页,仰山和尚)
(26) 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曰:“昨朝栽茄子,今日种冬瓜。”(《五灯会元》卷四第231页,睦州陈尊宿)
(27) 僧问石霜:“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五灯会元》卷六第308页,云盖志元禅师)
例(25)“与摩”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作摩生”也是代词,这里是“怎么办”的意思;“为人”指“接引、启悟学人”。此例与例(26)都是撇开肯定性话题,转向以“不”引导的相反话题。例(27)“闭”与“开”相反,撇开“万户俱闭”而问“万户俱开”。
(四) 拆分转移式
这种方式是指,面对一个完整的概念,禅家师徒将其生硬地拆开,分成两半,撇开一半,询问另一半。这是禅宗崇尚超常越轨理念的体现。例如:
(28) 泉曰:“今时人,须向异类中行始得。”师曰:“异即不问,如何是类?”(《五灯会元》卷四第199页,赵州从谂禅师)
(29) 住景德日,僧问:“南有景德,北有景德。德即不问,如何是景?”师曰:“颈在项上。”(《五灯会元》卷十七第1160页,清凉慧洪禅师)
例(28)拆分“异类”一词为“异”和“类”,例(29)将寺名“景德”拆分为“景”和“德”。从常规角度看,这种拆分匪夷所思,但这恰就是禅家语言。
(五) 截断语路式
禅家说法有一特点,就是提倡猛然截断思路语路,使人摆脱常情俗念,当下悟道。截断语路式话题转移方式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体现。例如:
(30) 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请师开口不答话。”师曰:“宝华台上定古今。”(《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第241页,义初禅师)
(31) 问:“诸余即不问,向上宗乘亦且置,请师不答。”师曰:“好个师僧子。”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第513页,道潜禅师)
这两例,僧徒本来已用“即不问”“亦且置”撇开了“三乘十二分教”、“诸余”、“向上宗乘”等话题,按惯例应提出一个话题以供谈论,但僧徒都是“请师不答”,这就截断了语路,要彼此归于静默。
唐宋禅宗语录中转移话题的方式和技巧主要有以上几种,也许还能归纳出一些。不过,仅就以上五种就可见其丰富,且有些技巧特色非常突出。
下面简要谈谈禅家转移话题艺术的成因。
禅宗语录中转移话题现象较其他文献多见,且有丰富多样的话题转移技巧,这与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师徒互动方式有关。
禅宗认为即心是佛,人人具足佛性,修行的途径是拂尘看净,明见自性,直下体悟,顿悟成佛。与这种修行理念相联系,禅家师徒有两种互动方式很特别:一是好用当头棒喝,截断众流,即崇尚借助偶然的问答语句、举止动作、境况事件,猛然截断学人的思路语路,使其摆脱常情俗念,当下悟道。这也就是《惟则语录》卷三《示心源聚维那》所说:“夫欲识达心源,别无奇术,惟于念虑汹涌之际,用截流机,当头坐断。”一是好指东说西,超常越轨,即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一人指东,一人说西,答非所问,双方所言似乎没有逻辑联系,叫人摸不着头脑。这种指东说西实际上也有截断学人思路语路的用意。
好指东说西造成转移话题现象较其他文献多见,好指东说西与好截断众流结合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话题转移方式。
唐宋禅宗语录转移话题现象多见,话题转移技巧丰富且特色突出,是研究话题转移现象的珍贵语料,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09YJA740087】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本文所用唐宋禅宗语录的版本为:《祖堂集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景德传灯录》,日本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90年;《古尊宿语要》,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3年;《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例句后括号内注明页码。
[2] 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刘焕辉(主编):《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4] 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