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2016-05-14孙华
孙华
【摘要】作为一个老师,要树立自身形象,做到“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堪为学生表率,让学生从内心里服你,爱你,是至关重要的;热爱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说在学生爱你这个老师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工作,使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整体达标创优的一大法宝。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和谐融洽;全面发展
在管理班级的诸多因素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法宝。现阶段的中小学生,颇具反抗性,思想活跃,求知欲、好奇心强烈,人生观处于萌芽状态,兴趣分化严重。鉴于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恰当的管理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师生感情好时,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则被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则被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注入了爱生之情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全面地关心学生。
一、 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学生的反抗性表现为对教师敬而远之,或故意难为老师。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想掌握班级工作的主动性,唯一的办法是接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信任你,把你看成既是严师,又是可以一诉衷肠的挚友,从而向你敞开心扉。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做到:首先,要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天真善良的心,都有做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即使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在班主任眼里不应该有不可救药的学生。其次,师生间的和谐是相互的,这种和谐恰是班主任在班级树立威信,取得学生信任,缩小师生情感距离的前提。此外,尊重学生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重要前提,只有用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使班级工作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二、 认知学生,建立共同语言是管理班级的基础
如何缩小学生在思想上与老师的距离,妥协地解决班级工作中突发的事件,光靠训斥发火,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关系僵化。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中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烈,以及兴趣分散的特点,教师应妥善处理和正确对待某些学生的行为,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依赖情感的交流,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建立共同语言,以利于教师在融洽的气氛中做好学生工作。
建立共同语言,还表现在对待犯错误或有某种倾向的同学态度上,应采取疏通诱导的方法,较之批评更有许多优点。如,师生对话,学生思想轻松,无压力,教师把问题置于闲谈之中,气氛协调;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戒备心里很自然地得到消除。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双差生”的自尊心很强,如对其缺点和不足用激烈的言语进行批评训斥,往往适得其反;若抓住学生的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用在闲谈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引导他们,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要摆架子,应经常生活在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生一起研讨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启迪、受引导,是他们真正地体会到与班主任在一起是愉快而充实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具备广博精神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爱心,这些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均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因素。师生共同研讨相互学习的过程,已沟通了师生的感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这种管理方法对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均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树立自身形象,做到“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堪为学生表率,让学生从内心里服你,爱你,是至关重要的。热爱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说在学生爱你这个老师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工作,使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整体达标创优的一大法宝。
总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光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除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外,师生关系可说是构成了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作为学生也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