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素质

2016-05-14李坚

声屏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李坚

随着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并发生着剧烈的变革。电视新闻类节目在新闻信息的采集、画面的制作和处理、节目结构的调整和创新等多个领域深受媒体环境变革的冲击。其中民生类新闻由于其对语言风格的特殊定位及互动性的需求,在电视新闻与媒介融合的道路上,起到排头兵的重要作用。那么,新媒体环境下,一位合格或者优秀的电视新闻摄像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摄像除了和其他的新闻工作者一样具备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外,扎实的专业技能基本功、良好的审美和创新意识必不可少。

扎实的专业技能基本功

首先,具备新闻事件现场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电视新闻摄像需要具备通过镜头发现、挑选和捕捉画面形象的能力。在新闻事件现场,等待最富有表现力的时机出现,通过灵敏的身手和判断力,当机立断地抓拍。

其次,电视新闻摄像能够灵活运用画面语言。从画面的角度来说,构图是最基本的。电视构图即画面结构形式,是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把客观现实转化为画面形象的一种电视创作活动。一幅完整的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环境(前景、背景)、光线、色彩、线条、影调等诸多因素组成的,镜头的拍摄应通过对上述诸多因素的合理选择、搭配,精心布局处理,使之达到主次分明、相互映衬,形成严谨、流畅的画面语言。能不能组织好这些元素,体现了一个摄像人员的构图能力。

此外,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仅要反映更多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来体现客观的事实,为观众提供事件真相最直接的依据,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而新闻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

良好的审美意识

摄像创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画面构图是否合理、是否好看、有没有美感,除了技术原因外,更多取决于摄像师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

优秀的摄像人员,在充分了解文案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把事件的情节、人物造型、时间和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因素,进行预判、感受、联系,通过艺术构思构成具体画面,把这种想象中的美感通过技术和技巧手段以及多种表现方法体现在画面上。所以,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直接关系到电视画面的质量高低,是摄像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然而,电视新闻具有突发性和实时性的特点,新闻事件往往内容多、节奏快,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摄像来考虑构图。这时,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最多的信息,拍到相对完美的画面,也是对一个摄像的功底考验。在采访时,摄像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来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征,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式,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表达。例如我们经常会去拍一些突发的火灾以及车祸的新闻,往往是等媒体到达现场时,第一现场的画面可能已经没有了,这时就要发挥摄像的作用了。记得有一次去拍一条火灾新闻,由于路途较远以及现场周边封道,等我们靠近火灾现场时,大火已经被扑灭,现场一片狼藉。怎样表现当时的火情到底有多大?我看到现场旁边有一棵很高的树都被烧焦了,以及一口钢制的压力锅也被烧得变形了,这两个简单的细节就基本可以描述当时火情的严重性,加上一些大的场景画面,基本上现场的情况就能描述清楚了。所以摄像应该具有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周边的事物,这才是当下媒体摄像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以年轻观众为主的收视群体,越来越多选择使用移动设备获取实时新闻资讯,电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观众分流和公信力下降的危机,创新成为推进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拍摄理念创新。在新闻收集和发布方面,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有着电视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但现场直播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等是电视特有的优势。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现场直播一方面可以准确还原事件的原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媒体成为事件的第一见证人和发言人,从而杜绝谣言的滋生。

技术创新。无剪辑拍摄是新闻摄影中很重要的一种拍摄手法,这种方法要求摄像师要有蒙太奇思维,以及报道的总体思维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对拍摄对象进行一步一步有计划的拍摄,中间尽量避免废镜头,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表达内容。比如我们在拍摄会议、展览等一些静态的新闻时,都可以尝试无剪辑拍摄,摄像可以有一个简单的腹稿,根据内容拍一些对位的大景、中景及特写,使整条片子画面表现丰满,后期只要组接一下就可以播出了,这样大大节省了剪辑的时间。我觉得媒体要更多地运用这些手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硬件创新。由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各家媒体为在第一时间抢夺新闻资源各显神通,除了常见的摄像设备以外,新型设备也频频出现,如SNG、光纤、4G,有些还用上了遥控飞行器,作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拍摄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利于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全面的报道和出现,但也对摄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摄像要在掌握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多学习一些新设备的知识,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1世纪,在信息时代科技快速的发展下,人们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吸收,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新闻的客观记录者,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者。电视新闻摄像应该用自己的镜头和画面语言,客观、公正还原事件原貌,帮助观众更好理解新闻事件,尽可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

(作者单位:杭州文广集团)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