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栏目的变与不变
2016-05-14张宗盛
张宗盛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作为一档大型民生新闻直播栏目,面对民生需求、民生新闻节目自身、媒体环境三者的变化,必然要去思索哪些要变,哪些不能变。
民生新闻生产方式在变,强化新闻专业性的力度不能变
新闻的生产方式即新闻采集与供给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获取和传递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不仅仅局限在报纸和电视当中。沉默的大众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拿起自己手中的手机参与其中,也可以坐在电脑前敲击手中的键盘参与进来。①在新环境中,《都市现场》尝试着进行生产方式的改变。
一是新闻的微故事化。2015年,《都市现场》春运报道推出“行李·故事”系列报道,展现了一系列基层老百姓的故事,有从广西采摘20斤沙田柚回景德镇老家孝敬七旬老母亲的卢先生,有带着80多岁丈母娘做的400多个鸡蛋、咸鱼、鸡等“妈妈的味道”回家的揭先生两口子,还有在江西萍乡和湖北之间来回奔波的罗敏小两口等。这些微故事,温暖人心。新闻的温度,随着娓娓道来而可触可感。
二是尝试全媒体直播。2016年春节,《都市现场》又推出“欢天喜地过大年 点出江西美猴王”大型新闻活动,从手段上,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多屏结合,吸引更多人参与传统电视新闻活动,活动期间,点击量达到五六十万人次。可以看出,《都市现场》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正在谋求转变新闻采编和播送方式。这种以主动求变来适应新环境的方式,带来了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其中,《空中黄金周》节目播出期间发稿30余篇,平均收视4.0,市场份额约15%。2016年春节《都市现场》的收视和市场份额,均超过前两年。
民生新闻生产方式丰富了,其专业程度也要不断加强。一是要拒绝低俗化。以往的新闻报道偏重于名人风流轶事、两性纠葛、家庭纠纷等方面,以此种方式吸引观众眼球,往往导致节目的低俗化。在民生新闻中,家庭纠纷、情感问题等如果成为焦点,那就是一味用低俗、娱乐迎合受众,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判断则会被低俗掩盖。《都市现场》在这方面积极进行“微创新”,事情可以小,但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内容上努力做极致。这样,小事情往往蕴含大道理,节目档次得以逐渐提升。
二是要拓宽报道题材。新闻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绝大多数希望了解身边世界的农民,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受众群体。大多新闻报道往往以城市为中心,聚焦于小市民,没有走出城市的半径,没有给农民或者说城乡居民生活以足够的关注。因此,民生新闻还应该多去关注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农村的新鲜事,城市受众其实也有了解的需求。比如,现在不少农民给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时,已不需要背着喷雾器一身汗一身药味地在农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了,拿着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相应的程序设定,就搞定了。城市受众可能不会想到,曾几何时,粗放、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也可以向精细、高科技型的方式转变。而这些鲜活的报道,已纳入《都市现场》的采集视线。
三是要做有思想的报道者。现阶段,大众文化中存在恶俗倾向,喜欢用热闹夸张的手法来娱乐大众,那些静下心来探寻人类骨子里情感的东西越来越少。在民生新闻中就表现在低俗的台词、作秀的表演等“泛娱乐化”现象,使得虚假新闻有了产生的土壤。《都市现场》栏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积极避免过分制造惊险刺激的画面,减少对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作案细节的描绘,增加对新闻事件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两层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另一方面,要求记者们抛开“小记者”思维,积极了解基本国情、大政方针和各种新常态。这样,在采访中就不会陷入具体事件中不能自拔,看问题、找角度的视野就更加开阔。
民生新闻的生存环境在变,为民代言的身份不能变
所谓的新闻生存环境,即新闻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生存状态。民生新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形式与挑战。
首先,社会状态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并向多样化发展。其次,老一代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而新一代观众所认可的文化又愈加多元,民生新闻在广大电视受众群体中的认可度并不像以前那么高企。第三,新闻栏目收视率成为重压的来源,民生新闻所在平台的创收诉求高,广告创收的压力大。
在变化的生存环境下,《都市现场》作为民生新闻栏目,应牢记自己为民“代言”的身份。当前,在受众群体中,平民受众占据了80%以上。由于这一群体大多是社会的普通人,话语权相对较低,导致他们的声音总是微弱的。民生新闻栏目应该以平民受众的话语需求为根本的立足点,开垦平民话语权的生长土壤,成为平民受众的理性“代言人",代表平民阐述自己的合理合法意愿。
《都市现场》的三个板块——“热点·现场”“焦点·深度”“锐点·服务”,分别侧重于涉及市民生活的热点话题、社会上的关注点、新闻焦点的详细报道和百姓疑难事件的追踪。其中,周六的“都市实验室”,或通过监督问题的彻底解决,或通过专业实验室的检验,帮助市民调研日常消费领域存在的疑问,给市民日常健康生活、购物提供经验。此前的2014年,还专门辟出板块“成长启示录”,关注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的犯罪少年。这些迷途少男少女,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的孩子,记者通过镜头探寻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发掘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他们。最后几分钟演播室接进观众的“热线电话”,市民把问题直接反馈给主持人,这种形式为的就是把最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原生态的表达,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以上种种形式,其中心功能应是为民“代言”。《都市现场》的为民“代言”,就是对平民受众原生态的话语进行恰当、必要的处理,并以“把关人”的标准进行筛选。因此,出现在电视荧屏中的平民受众的话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做好平民受众的“代言人”,就应以丰富和多元化的报道,通过电视新闻表达方式,审视各界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通过这种角色的设置,节目可以使话语权逐渐向广大民众靠近,实现重心下移,从而使广大民众的意愿,成为政府职能实现的内涵,最大化地推动民众诉求的实现。
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在变,彰显主流气质的价值取向不能变
微博、微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介形式的出现,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出现全时、全域、全互动的传播特点,即信息可以随时发布,地域空间限制越来越少,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进来。《都市现场》栏目开通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尝试着新的传播方式,以不同的语态、表述,向公众传播民生点滴。这就要求我们修炼好“气功”,用真功夫做好主流媒体,彰显出主流气质。
首先要心有“淳”气。“淳”是质朴,是温暖,是从内心深处认知大众,了解他们的深层次需求,做有温度的民生新闻,做能闪耀出温暖的人文光辉的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从新闻报道中多挖掘正能量,更多地挖掘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中的闪光点,不把庸俗当通俗,不将低级做“卖点”;另一方面要多关照百姓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善于剖析新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其次要有一团“和”气。即以“和而不同”的板块内容,倡导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祥和友爱的人际关系。《都市现场》栏目的三个板块各有侧重,微信、微博的新闻内容也在尝试着适应各自媒介下的受众“口味”,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的使命,但要始终发挥社会协调者的作用,都要划定自身倾向和感情的底线,不能因为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忽略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摒弃先入为主的评判,通过尊重事实的报道,让新闻事件中好的部分得到赞扬,不好的部分遭到批评。
第三要胸怀“大”气。即以客观中立的媒体身份,做好舆论大环境的引导,从市井的小民生向社会公共的大民生转变。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问题,是当前民生新闻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某些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也使得许多百姓将求助的目光和表达的诉求转向大众媒体,《都市现场》栏目就一度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第一求助对象。但必须看到,大多数普通百姓的诉求往往是相对个体和小众的。一些记者和媒体为了降低出稿难度、迎合受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媒体应有的宏观视角,更多地以受众的小众化立场来选择新闻报道内容。民生新闻栏目不应局限于个体小问题的解决,而应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对小的问题分门别类,使普通公众不再局限于小群体的普通议论,而是转向让社会大众通过正规渠道向政府建言献策,用新闻的关注度去推动相关部门的决策,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民生新闻应积极倡导注重百姓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纵观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其崛起和发展得益于根植大众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让大众生活处在阶段性的变化之中。像《都市现场》这样的民生新闻栏目,应冷静审视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穷则思变”,又要“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在新闻生产的策划、采访、摄像、撰稿、制作等环节积极“微创新”。同时充分认知为民代言的身份定位,以“淳气”“和气”“大气”彰显主流媒体气质,为江西民生新闻的新发展,开拓更加宽广的道路。(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①高车涵:《微博的新闻价值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2(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