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应用

2016-05-14胡和明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切除术

胡和明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血管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疗效显著。

【关键词】改良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肝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近年来,肝血管瘤发病率不断上升[1]。临床上一般采用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肝血管瘤切除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2]。我院采用改良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以探究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17±5.24)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9.82±5.01)岁。纳入标准[3]:①患者症状符合肝血管瘤诊断标准;②疼痛区域在右下腹;③患者身体情况良好能接受手术。排除标准:①经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②患者有严重脑、肝脏、肾脏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强的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取全麻,对照组:进行一般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步骤如下:患者平卧,麻醉之后,建立CO2气腹,内压保持在12mmHg以下。者取仰卧位。手术中患者位置头高脚低,倾斜30度左右,根据血管瘤的位置倾斜15度左右,采取四孔法实施切除手术。操作孔位置根据肝脏病变的位置确定。观察孔位于脐上或脐下,主操作孔尽可能接近病变部位,病变在右肝者取剑突下,病变在左肝者取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副操作孔须与主操作孔及镜头保持一定距离,一般采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及右腋前线肋缘下附近,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做操作孔。然后,用超声刀沿镰状韧带左缘切开肝脏实质达肝左外叶切割闭合离断。肝血管瘤切除后,应仔细观察创面,寻找出血点,用钛夹钳夹止血。创面处理完后须再冲洗创面,确认无出血和胆漏。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步骤如下:在患者腹部的不同部位做5个直径5~12毫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些小切口插入摄像镜头和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将插入腹腔内的摄像头所拍摄的腹腔内各种脏器的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外科医生通过观察图像,于腹腔外操纵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探查、电凝、止血、组织分离与切开、缝合[4]。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术后病情完全缓解,且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术后病情得到控制,且并发症发生少;无效:患者术后病情未得到缓解,且并发症发生多[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 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无效仅2例,而对照组患者中18例显效,9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年龄段较为广泛,其中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多。引起肝血管瘤的病因有很多种学说:其一,肝血管瘤的病因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导致的,肝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异常,所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肝血管瘤;其二,女性在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会加快血管瘤的生长速度,从而引起肝血管瘤;其三,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6~7]。肝血管瘤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右上腹隐痛或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正、对周围器官压迫,若有血管瘤巨大的情况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虽然肝血管瘤是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临床常采用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有相关研究显示,一般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操作空间受到限制,肝脏的暴露比较困难,对肝血管瘤的治疗风险较高[8]。而改良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增加了器械操作的空间,改善了操作的视野,此外,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人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在本文的研究中,经治疗后,进行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仅2例,而进行一般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患者中1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进行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进行一般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患者(77.50%),说明改良的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效果更好。

综上,改良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秦学良,徐钧,底卫东,等.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的比较分析[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7(5):350-353.

[2]邹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94-95.

[3]原春辉,修典荣,蒋斌,等.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血管瘤中的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72-1074.

[4]司爽,杨志英,谭海东,等. 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0(5):328-330.

[5]吴辉,冯德元,刘兴国,等.腹腔镜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6):491-492.

[6]金圣杰,柏斗胜,蒋国庆,等.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10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3):221-224.

[7]范耀刚,周春.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8):31-32.

[8]靳小建,卢榜裕,蔡小勇,等. 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43例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4):313-315.

猜你喜欢

切除术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原发性肝癌术后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