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对话”策略中深化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2016-05-14黄羽宇

关键词:阅读体验对话阅读

黄羽宇

摘要: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发挥教师的对话引导作用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展小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的语文课堂阅读该在“对话”中发展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阅读体验得到发展,小学生自己建构语言的能力也就会得到发展。新课程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趣味性对话、平等式对话、生成性对话这三种对话策略来发展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对话策略;阅读;发展;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50-2

一、趣味性对话,激发学生自主的阅读体验

一次女儿在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播放了小头爸爸穿着服装扮演《美女与野兽》的情节,围裙妈妈看着小头爸爸说:“你现在的样子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皇帝的新装》。”于是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像打哑谜一样地聊了起来,大头儿子听不懂就说:“你们讲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吧!”围裙妈妈说:“这个故事就在我们帮你买的书上,我们可讲不精彩。要你自己去看,慢慢体会哦。”说完,小头儿子去看了,一边看一边笑。笔者从中感受到了趣味性的对话能激发学生自主的阅读体验。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的阅读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师该在语文课堂中首先要做的事。如在引导学生初学课文《赶海》时,我就围绕“游玩”这个趣味性的话题来激发学生自主的阅读体验。一开始学生说了许多想去游玩的地方,有游乐园、名山、采摘园等。随后我告诉学生去海边玩也是其乐无穷的。对于苏州的孩子来说,看到过海的毕竟是不多的,所以这么一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了,进而鼓励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带着寻找“乐趣”的阅读体验进入了对《赶海》一课的阅读体验中。在学生自主的阅读体验中学生感受到了追浪花、捞海鱼、捉螃蟹、捏大虾是很有乐趣的。当然仅仅围绕“游玩”让学生感受“赶海的乐趣”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体验中理解“赶海”的意思,于是我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在海边游玩还可以做哪些事?此时学生说:“做沙雕、冲浪、游泳。”那为什么作者没有写这些,这肯定跟“赶海”有关,“赶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么一来又激发了学生要通过自主阅读体验来理解和找到答案了。通过学生再一次的自主阅读体验,学生发现文中所写的趣事都和一些海产品有关。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知道赶海就是去海边玩一些与海产品有趣的事。学生从这次阅读体验中基本上理解了赶海的意思。但这样的理解显然还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赶海”是要有特定的条件的,那就是要等海水退潮后才可以做一些采集或打捞海产品的趣事。所以趣味性地对话还没有结束。玩这些跟海产品有关的趣事是什么时间都行的吗?带着这样的趣味性对话又一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最后学生终于通过自主的阅读体验理解了赶海的意思,赶海是在海水退潮后人们去打捞或采集海产品。这样的自主阅读体验要比借助字典获知来得印象深刻,是对词语真正的理解和感悟。相信在趣味性的对话中孩子会愿意捧起书来读,在读中体会一份快乐,一份收获。

二、平等式对话,激发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课标》中除了要教师关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在2014年的小学语文远程培训中《对话与阅读教学》一文中说:“平等对话”观念,对我们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确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需要“平等对话”,在平等对话中,教师的评价语往往能激发和鼓励孩子独特的阅读体验。

如笔者在教学《西湖》一文,品读月色下的西湖时是放手让学生来谈阅读感受的,主要以大问题:月光下的西湖你喜欢吗?为什么?大多数的同学都能交流出喜欢的语句,他们是从语句的内容上来谈的,如我喜欢在西湖上划船,喜欢听悠扬的琴声、喜欢看花灯等。对于他们的回答我一一肯定,因为有些学生已经能借助原有的词句进行想象阅读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了。然而班中的陈雅琪却说这里用上了“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这四个四字词语,所以她喜欢。这样的阅读感悟太独特了,出乎意料。在及时表扬她与众不同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后,抓住这一精彩的回答,笔者在评价中告诉学生品读语言时除了要谈谈内容和感受,还可以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去赏词析句,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方法,也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当然在此基础上还深入引导学生赏析这些四字词语,提出问题:这里的“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可以把它们的顺序交换吗?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致被调动了起来,再次深入地阅读了这些词语。他们都说不可以,在交流原因时,有学生说这是按天黑后的顺序来写的,有学生说这是作者按照赏景的顺序来写的,最后一个词语不用“湖水荡漾”的话,后面的句子“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写上就不通了。你看这些精彩的发言和对话就这样在孩子自己的阅读体验中交流出来了。随后利用评价语告诉学生是他们自己在阅读体验中发现了在赏词析句时可以联系前后文来对比思考,掌握了一种解词析句的本领。同时有的同学还发现了文中的用词不光能告诉我们写的内容,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思路来。多么的了不起啊!听到教师赞美的语言学生是最开心的。这样一来二去的“平等式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收获了感悟和理解,收获了自信。正如《对话与阅读教学》一文中说:通过“平等、多重、深入对话”,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仍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尽管“对话”并不是阅读及阅读教学的全部。

三、生成性对话,激发学生创新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文本阅读没有唯一的答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人有个性化的见解,阅读体验的最高境界就是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创造性。

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学生能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在具体品味景物中部分学生能围绕色彩与数字来谈感受,班中的张志远说:“老师,我们一般把天说成蓝天,不说青天,这里为什么要说青天呢?”这学生的一问真是太精彩了,借着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一起来朗读思考的。问题提出后,发现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是不够强,于是再次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对于“青天”你能感受到天怎样?能想到哪个词语?陈雅琪马上想到了“碧绿”,经她一说有人就想到了“一碧如洗”,他们感受到了用上“青天”可以看出春天里的天空是如此的碧蓝,清澈。随即还对话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学生甚至联想到了《拉萨的天空》中的话“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此话用在这真是太妙了。”笔者认为这么一连串的联想朗读体验不就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创新能力吗?不就是透过朗读体验学生得到了发展吗?这就是生成性对话创造出来的美好境界啊!这美好的境界还不止于此呢?班中的孙忠铭说:“老师我也有问题,鸟儿是飞的,这儿作者为什么用上呢?”钟宇涛马上说:“老师鸟儿会飞上天,作者为了考虑字数相等,就把飞去掉用了上,他觉得上好。”他话刚说完引来了哄堂大笑。其实这一见解说的很有道理,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这位学生已经能站在诗文作者的角度来谈阅读感受了,不就是一种创新的阅读体验吗?教师当然要给予这位学生肯定的评价,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是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理解“上”字是个难点,故最后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白鹭排列成“一”字的整体感来体会诗人眼前的那一幕景象,且围绕“一”字书写时要稍稍向上斜的笔顺习惯来感悟“上”的意思,这样学生对于“上”的理解可能就没有那么牵强了。当然笔者告诉学生这只是老师的一种体悟罢了,中国文字的奥秘博大精深。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对话”,从“对话”的阅读体验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迸发出自己的观念,使个性得以发展,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宝玲.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个策略.天津教育,2014.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对话阅读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紧扣学生跃动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