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016-05-14高雄英

关键词:学生需求个性发展以人为本

高雄英

摘要: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补充和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过于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但一些地方和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使校本课程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包袱,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却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宗旨。

关键词: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29-2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整合本校课程资源,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的第三级课程,也叫学校课程,这种课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程载体之一。开设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补充和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过于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但一些地方和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使校本课程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包袱,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却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关注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实践条件,创设创新情境,就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要求。

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是通过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一理想远未实现,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统一性和共同要求,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从而也就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以人为本

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课程开发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也不是以成人(学科专家、教师)为中心,而是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但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可持续性,从而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

校本课程设计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计划落实。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一个个体人的需求和选择。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选择,就必须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走自下而上的群众路线,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使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达到课程主客体之间互动互需互馈的理想效果。时下,一些人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在依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的指令与指示,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求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思想意识,所以,许多学校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少数学校虽然已经开了一些课程,但并非学生所需的和感兴趣的,充其量也只能是迎合某些领导和学者个人口味、应付某些部门检查用的,有些甚至淡化了人的价值,走入了不尊重人的误区。其表现有三:其一,以竞赛辅导课代替校本课程;其二,把兴趣小组活动课改换成校本课程;其三,给劳技课、思品课、体育、音乐和美术课贴上校本课程的标签。凡此种种,均属在课程生成过程中忽略个体需求和选择、缺乏以人为本价值观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给学生留下空间

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此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是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要注意学生自主选择性,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完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实现多层次校本课程开发。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是独立实施还是合作实施尊重学生的主体愿望。事实表明,学生在展示个性特长的校本课程中一般采取独立实施的方式,比如才艺展示课堂上各种才艺展示都是通过个人独立表演的方式完成。此外的校本课程大部分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比如每一个研究课题的实施都是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的。在分小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研究小组人员特别多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后一般都分成两个或者以上的研究小组同时进行研究,有时也出现一些研究小组人员特别少的情况,除了老师动员一些同学参加这个研究小组以外,往往老师也加入到这个组进行活动。

校本课程的旨趣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生长,而个性的生长本身是一个过程,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背景下,课程统得过紧,因而,很难说学生的个性得到多大的发展。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个空间。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学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学生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自己不感兴趣的课,让它自动消失。此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需要为导向,要做到课程为学生而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成人的世界毕竟不是儿童的世界,学生实际上需要什么,在很多时候教师们并不是很清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根据世俗的需要去推断学生的需求,而这种推断很可能是错误的。教师一般认为,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方法、应试技巧等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计算机、外语等也是时下热门的,应该是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江苏省某高级中学的调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第二需要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需要才是学会学习。没有个人需要的满足,会有个性发展吗?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一个动态过程。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以促进学生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主要任务,可以说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初始的考虑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使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唯一。教师和学校是学生学习机会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者。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与合理引导,也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或者说是学习空间,这无疑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相应发展。但不管是教师或是学校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换言之,学生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为主要的,任何离开学生发展的改革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必要的。所以,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标,真正做到课程为学生而存在。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正是积于这个原因,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需要。而每个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也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关注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校本课程中得以体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当然这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养成个性。正如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学校教育哲学一样。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课程与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新的课程形态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也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种种问题,但我们每一位教师只要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必然能使教育水平得以提高,使学生知识得以发展,使国民素质得以提高。所以说,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展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唐江澎.个性:在“校本课程”中生长[J].教育发展研究,2000(02).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个性发展以人为本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