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2016-05-14徐李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学

徐李华

摘要: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特定的生态环境,系统中各“物种”因素地位明晰,通过特定的“生态链”互相影响,共同“进化”,达到平衡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进化”。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审视了我国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并提出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素养;中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5-0096-03

理论概述

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特定的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物种”因素地位明晰,通过特定的“生态链”互相影响,共同“进化”,达到平衡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进化”。在整个系统中,“技术”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核心因素,核心因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人能够决定信息环境的好坏和发展进度。信息生态观为我们审视和研究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根据信息生态理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包含教育信息环境(教育信息装备、新技术和手段、新理念、教育信息资源等)、人(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等)及人的实践等“物种”在内的生态系统。而信息装备、人、信息技术是三大主要“物种”,人是该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人的主体就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教师和学生。教师从教育信息环境中,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与利用知识信息以满足教学需求,并不断利用自身能动性创造新的教育信息环境,从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是利用教育信息环境的最终价值主体,他们能否驾驭并使用好教育信息技术,将直接决定教育信息环境的好坏和发展的快慢。教育信息技术则是教师教育信息开发、传递、收集、产生、存储和利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教育信息化装备则是教育信息生态中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使用工具,是信息技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装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三者之间存在清晰的“生态链”关系。在三者互相作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健康、稳定、平衡的“进化”状态,一旦其中某一“物种”滞后发展,就会破坏整个“生态链”,使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进而停滞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影响

1.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信息素养”一词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一线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来实现,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不习惯使用信息设备,担心信息设备的使用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另外,教师培训中针对信息化技能的内容不多,所以教师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性和能力上都比较欠缺。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河北省衡水学院2013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里面的调查数据。在信息意识上,89%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非常重要,82.5%的教师愿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超过70%的教师通过请教同事和朋友、查阅图书等方式解决教学困难,仅有20%的教师通过BBS、Email、QQ等方式交流;在信息知识上,经常阅读信息技术相关文章的教师仅占两成,熟悉信息安全知识、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教师也仅占两成左右;在信息能力上,83.4%的教师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仅有7.6%的教师使用其他检索策略提高检索效果,20%的教师完全不懂论坛和博客。近3成的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仍然只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道德上,92.4%的教师同意在网上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时要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86%的教师从不在网上制造和传播不健康信息,96%的教师从不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以上数据表明,中学教师目前信息道德素养较健康,但信息意识尚需加强,信息知识较为缺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都偏弱,信息技术应用的自觉性较差;缺乏技术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及能力亟待提高。

2.教师信息素养欠缺成为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

(1)“人”的进化落后于“物”的进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基础建设已得到大力发展,但片面重视信息生态“环境”建设而忽视“人”的建设的现象随处可见:一方面,在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大部分教师表示不会使用这些“环境”或觉得使用麻烦而宁愿选择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看似高大上的信息工程变成“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在表面看似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很多资源内容重复而无创意,让教师真正能够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严重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缺乏使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搜集及获取资源的主动性,从而不能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最终导致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2)“生态链”秩序被打乱,无法实现自我“进化”

从信息生态理论中我们知道,教师教育信息实践能力的增强能对教育信息化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育设备更新换代,进而促使教育信息技术的改进,而教育信息技术的改进又能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增强。在这个“生态链”中,教育信息设备的更新是由教师的教育实践决定的,是为适应教育需求而生的,如果要教育反过来适应教育信息设备和技术,那么正常的“生态链”秩序必被打乱,整个系统将陷入紊乱状态。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呈现出这种“反适应”模式,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欠缺,无法建设出真正适合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化环境所需要的设施和技术,更无法根据新需求进行创新,所以教育信息的“进化”大多只能借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例如,教育信息先进设备大多由通讯行业引进,每引进一种新设备,教师都被迫开始学习它的使用,从而实现“被进化”,而这种“外来物种”由于没有适应性,无法和教育真正融合,成为无法实现自我“进化”的“铁疙瘩”,经过一段时间又因新的外来先进设备的“入侵”而被淘汰,教师又开始学习新的外来先进设备。这种“倒逼”进化模式,破坏了整个教育信息“生态链”,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被动“进化”怪圈,使得整个教育信息生态系统难以完成自我“进化”。

(3)直接关闭了学生信息化的通道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2011年,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对宁波市江东区初三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在学校、年龄、性别、家里有无计算机、家里有无网络、使用计算机频率和使用网络频率这七个影响因素中,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最大,而学校里对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因此,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无形的抵制将直接关闭学生信息化的通道。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1.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即媒介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延伸,这句话强调了“人”在信息世界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信息世界里“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把这句话微观化到教育信息生态领域,则与教育信息生态观中“人是核心因素”的观点不谋而合。人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价值所在,重“物”轻“人”必将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生态观,紧紧把握“人”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以人之应用为出发点,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只有将人与信息环境中各“物种”紧密结合,才能切实优化教育信息环境,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2.建立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内在驱动力

在正确理念的基础上,机制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师要使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现代化教育理念自觉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理念、明确教师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的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测评系统,该系统能通过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案例对教师开展情境测评,从而提高教师测评服务的便捷有效性,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以便查漏补缺。建立有效机制推动教师主动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将应用能力与教师考核挂钩,作为其职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奖励、资格定期注册和资格认定等的条件。另外,应把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纳入中学办学水平评估及校长考评体系,有力推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培训—测评—应用”的激励模式,系统化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3.加大教师培训投资力度,促进教育信息生态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比例是9∶0.5∶0.5,即硬件占了90%,软件和人才的培养分别只占了5%。学校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即任何信息化项目都是将资金投向硬件,致使教师缺乏相应的培训而无法提高教育信息素养,也使得几百上千万的设备在教学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教师的培训上来,人培养出来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人”能实现自我“进化”了,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投资方式,一般国外教育信息化投资比例大致是4∶3∶3,即硬件占40%、软件和资源占30%、人才的培养占30%。将30%的经费投入到教师培训和应用效果的奖励上来,能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将失衡的“生态链”恢复到正常轨道上,从而增强整个生态圈的自我“进化”能力,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松林.教育信息化校长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9-90.

[2]余胜泉.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EB/OL].http://www.etc.edu.cn/academist/ysq/shengtaiguan.htm.

[3]刘巧丽.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2003(2):146-147.

[4]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J].教育技术导刊,2006(7).

[5]朱永海.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2):21-26.

[6]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07-209.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