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想的网络交往教学内容设计

2016-05-14刘丹朱彩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区交流过程

刘丹 朱彩兰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发展到课程思想建设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由程序设计树、对象管理树、编辑制作树、通讯与交流树等思想树组成,每一棵思想树都是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一部分,分别指向不同的思维品质。[1]发展与学生相适应的思维被看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项重要价值。[2]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交往思维的培养。

通讯与交流树简述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互动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个体必备的能力。因此,“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3]实际上,这也是传播学、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以及计算社会科学等对教育领域影响的结果。通讯与交流树就是上述学科在基础教育集中投射的结果。[4]

通讯与交流树可以分为通讯、交流、传播三个分支。通讯分支主要包括网络通讯协议、IP地址与域名等,交流分支则主要包含交流、协作(含分工与协作)、协商、群体决策、群体智慧等,传播分支侧重传播与传播模型、意见领袖、网络社区、群体行为、谣言与网络暴力等。[5]通讯、交流、传播三个分支的技术性色彩逐渐减弱,社会学意义逐渐增强。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交流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间的表达、交流以及交往,实现信息技术的社会性价值。有人曾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性强调技术环境在社会交往上的价值,可以用“交流、协同、交往”概括社会性的内容。[6]就信息技术的社会性来说,交流主要指基于信息技术的表达、交流与共享,如信息检索、即时/异步通讯工具、博客/微博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交往是对交流的提升,侧重对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交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表达信息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变化。

网络交往内容的学段分野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交流可以分为三层:最基础的交流就是简单的收与发的行为,在网络交流工具或平台中表达与欣赏,与他人交流与协调,或是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反思;其次就是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交往与合作,体会交往过程中的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模式;最后就是达到交流的共建、共享、共赢。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学习应该是逐步深入的,因为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特征有所不同:小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处于好奇阶段;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以及自我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高中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自主观察能力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笔者根据交流的三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可以对小学、初中、高中的网络交往部分教学做出分野。

小学:小学的目标定位是体验基本的网络交流行为,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因此小学阶段,教师可安排学生掌握常用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如电子邮件、QQ、微博、博客、空间、论坛等。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和平台,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在此过程中体会交往行为,初步形成交往意识。在进行交往思维的训练时,宜以基础为主,即以基本技能的接触为主,思想为辅。

初中:初中的目标定位是了解传播过程中的角色、行为、结果,并初步涉及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关系与结构,注重对学生交往思想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工具(如微博)关注网络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还应该利用传播结构引发学生对行为和结果的思考,帮助学生明确社交网络中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行为,并产生不同的结果,提醒学生关注传播的规律,将学生意识提升到危险防范层面。

高中:高中的目标定位是掌握网络社区传播中用户形成的关系及其结构。与初中相比,高中涉及的网络交流工具可以不变,但在深度上应有所不同,高中需要关注深层次的用户关系和结构,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在社会交往上的价值。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圈子等概念来进一步凸显交往行为所形成的关系与结构;或者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虚拟社区,结合社会调查、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使学生对网络社区中信息传播的结构产生深入的认识。

案例分析

根据各学段目标的定位,笔者现就初中网络社区教学展开分析。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1.体验网络交流工具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网络社区和微博,再组织学生进行工具的体验。这样,既可以与小学的知识衔接,又可以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教师在介绍网络社区并参与网络社区活动时,需要先让学生确定自己在社区中的身份,所以此部分教学需要指导学生先注册。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轻易输入自己的证件号或者是家人的信息,记住设置的登录密码,以及在公用计算机上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或者“自动登录”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移动端或非移动端登录,参与社区活动。教师要提醒学生务必保护好自己的移动端,既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又要避免被坏人利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登录微博,并组织学生在微博上互动交流,初步尝试归纳社区的含义。

2.传播模式总结

教师可以先介绍热门微博的传播模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看一些热门微博发起者的主页,观察他们的粉丝数量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观察总结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热门微博的传播特点:拥有大量粉丝的发起者发布微博,粉丝进行转发,使得微博被更多人看到或形成新的转发,从而扩散。这样就会形成以发起者为根的树状结构(如图1)。一个微博的发起者与转发者都可能成为另一个微博的发起者,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新的树形结构。树与树之间因为共同的用户而产生关联,从而构成网状结构。

同理,关于热门话题的传播模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即查看热门话题发起人的个人主页,观察他的关注数、粉丝数、微博转发量等,看看有什么特点,继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热门话题的传播模式(如图2)。最后,提升到多个用户与多个话题:多个微博用户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而一个用户也可以参与多个话题讨论。这样,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热门微博、话题的传播模式后,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发起几个不同的话题,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或者在不同班级发起不同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其他班级的话题讨论。在此过程中体验话题传播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同学在微博社区中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教师还可以围绕传播模式,让学生体验其他类型的网络社区。譬如学生较为熟悉的论坛。学生通过在论坛中查看热帖,体会到论坛中帖子的传播过程与微博类似,即“意见领袖”发帖,然后追随者回帖,使得帖子被更多人关注,从而扩散。

通过微博与论坛的体验学习后,师生共同总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用户间的关系都是由树状结构开始最终构成网状结构。

3.角色、行为与结果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微博发起者作为信息源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其言论经过大量转发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大V”,由于粉丝数量较多,在微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其观点容易被大量转发从而产生影响。在此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某“大V”发布一条虚假消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微博发出后,发出者能控制他人的转发行为吗?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一旦微博发出,结果便无法控制,因此需要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让学生明白网络“大V”与普通用户相比,更容易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但若发布虚假消息也更容易形成负面影响。

教师需要指出,不同身份的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与普通用户相比他更容易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稍有不慎他也有可能变成谣言的推手,扰乱社会秩序。

最后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真假难辨的网络环境中,所有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遵守相关的法律。传播每一条信息时都应该先甄别,对有疑问的内容谨慎转发,不盲目传播。

小结

在初中网络社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不同的社区,只要能达到以下几点即可:学生体验多种社区,并对社区进行归纳;学生观察已有的社区,对传播过程和结构做出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让学生理解传播过程中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行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危险防范的意识。教师应从课程思想的层面去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才能摆脱单纯技能训练的藩篱,促进学生转识成智。[7]初中的网络交往教学内容应该将主题聚焦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结果、规律及危险防范上,促进学生体验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与结构。

猜你喜欢

社区交流过程
如此交流,太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2015影像社区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