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呈现例题优化教学效益

2016-05-14石寒烨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例题教材思维

石寒烨

教材中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学习方法的探究、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归纳方法、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然而,由于教材记录和传递信息方式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教材中的例题呈现方式略显单一,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例题本身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中的部分例题的呈现方式进行合理优化,选择恰当呈现例题的方式,使得信息内容高度浓缩的例题真正能够成为引领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范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呈现方式的优化略谈自己的几点浅显认识,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从最近发展区入手,在“预热”中激活多元思维

目前的数学教材,例题往往带有生活化色彩,这样的例题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教师从情境入手直接呈现例题,却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例题呈现的情境范围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在保证例题生活化的同时,也要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为例题的呈现设计“热身活动”,使例题的本质得以清晰呈现,有效突破学生思维单一片面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加法结合律”,教材上以“28个男生和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为例题,如图1.

以生活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加法运算的旧知去观察、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如果直接呈现例题,面对这些单一的数字,学生未必都能观察并总结出规律的一般性.因此在呈现例题时,笔者先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

出示习题,并快速计算:80+0=0+;

62+24=24+;11+=39+11;

22+(9+32)=? (22+9)+32=? 9+(22+32)=?

在学生快速计算得出答案后,教师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题目和答案,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生1:在二组等式中我发现,在相加的过程中,即使加数的位置发生变化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和.

生2:在第二组连加的算式中,先算括号中的,或者先算前两个加数,或者先算后两个加数,都不影响他们的和.

生3:刚才这两个同学说的,我在平时的计算中就发现了.这个发现算不算是一个规律呢?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再呈现例题,这样的教学,可以打开学生旧有的认知图式,为例题的呈现提供有利媒介,最大限度地开发例题潜在的发展区域,有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发展.

二、从知识的整体框架入手,在“类比”中拓展学习广度

为了学生学习的逐层推进,教材中例题的呈现往往是由浅入深地集中展现某一主题的知识,这样的编排方式最大效果就是可以强化印象、深化训练.但由于这样的编排方式往往缺乏知[HJ1.33mm]识的对比训练,如果按部就班地呈现例题,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机械化,表现在习题练习中,学生往往会不加以思考、分析、辨别,就机械地套用公式开始做题.为此,教师可以类比的方式改变例题呈现方式,在“类比”中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整体框架入手去思考和分析,提高学习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的追问突破了原例题不涉及知识对比训练的缺憾,从知识的整体框架入手进行归类、对比,不仅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结构,也能在类比中深化对分数除以整数的内涵的理解.

三、从自我建构的发展入手,在“分步”中挖掘思维深度

入选教材的例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较为典型的习题,其中蕴含的数学概念、算法算理等技术性使用是值得学生去细细思考和探究的.为了发挥例题替在的教育功效,教师可以在对例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步呈现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方程”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例题的理解程度,我采取分步呈现的方式,在出示两幅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后,先提出问题:“观察这两幅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提出“求小雁塔高多少米”、“大雁塔比小雁塔高多少米”的问题.此时,我再适时追问:“假如给你一个条件,即大雁塔比小雁塔的高的2倍少22米,你能求出小雁塔的高度是多少吗?你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吗?”以分步呈现的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再完整地呈现例题,从而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积累数学经验.

这样分步呈现例题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能使学生意识到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具有“范例”作用的例题教学承载着生活化教学和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功能.例题的呈现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我们教师应坚持新课标理念,以生为本,选择最适合学生思维的呈现方式,对教材中部分例题的呈现做到更为科学和合理,真正发挥例题的引领价值.

猜你喜欢

例题教材思维
教材精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