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2016-05-14周冠军
周冠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从"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中的教学片段引入,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赋予数学课堂以生命活力.
一、《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教学片段
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全班46人去“南唐二陵”游览,门口的“购票须知”上写着“门票每人15元,50人开始享受8折优惠.”你认为怎样购票花钱最少,最少要用多少元?
题目一读完,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全班只有46人,不足50人,不能享受团体8折优惠,所以要买46张票需要(15×46=)690元.
教师笑了笑,没有表态,期待着新的方法.
生1:如果买50张,可以享受8折优惠,只要15×50×80%=600元,比买46张少花钱90元.
师:为什么会出现多买票而少花钱的现象?
大家想了想.
生2:我明白了.原因出在打8折上,打8折后,每张票只要15×80%=12元,买50张票只有12×50=600元.而买46张票不能打折,每张要15元.
生3:打8折后,买50张票的钱与不打折买40张票的钱相等,所以只用600元.
师:说的都有道理,还有哪位同学想说?
生4:我认为还可以把多余的4张以每张12元的价格卖给其他游人,这样只用600-12×4=552元就够了.
生5:如果把多余的4张以每张15元的价格卖给别人,所花的钱更少,只要600-15×4=540元.
生6:如果旁边没有其他游人,多余的4张票就卖不出去了,如果旁边有游人,他们也不一定要买我们15元一张的票.
生7:假如人很多,要排队买票,人家为了方便,买我们15元一张的票,这也是可能的.
生8:总之花600元钱肯定能买到50张票,花552元和540元那就不一定了,再说,把12元一张的票以15元一张卖给别人,赚了人家3元钱,好象不应该,但是我们不能花690元去买46张票,这样太吃亏了……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计算、讨论:当学生只有41人、40人,少于40人或超过50人时,怎样买票较合算?
经过计算、讨论,大家认为:在保证既省钱,又能顺利办事的前提下,人数不少于50人时,按规定可享受8折优惠;人数在41-49人之间,买50张合算;人数是40人,买40张与50张用的钱一样;不足40人时,按实际人数购买合算……
二、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开展体验式教学,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能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数学,又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角色体验,与人争论、合作等情境中感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教学中的内容来自生活,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感到很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在好奇心中,不断地去独立探索,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生活情境中的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泉,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2.改变机械练习,提高灵活应用能力
如果学生只会对一般数据作简单代入或将习题套入一般模式,那么学生的数学素质并不会提高多少.只有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中的“购票问题”是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学生都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购票方案.由于答案是开放的,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合作探讨了当学生只有41人、40人,少于40人或超过50人时,怎样买票较合算的方案,又一次挑战性的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数据计算.
3.实施开放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固化极大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封闭导致僵化,开放产生活力”,缘于此,课堂中应积极实施“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异议,敢于标新立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通过自身的发现、尝试、总结、验证,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中,教师则是启发者、指导者和鼓励者.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开放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搭起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机会.
总之,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在生活中建构数学意义,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记忆者,而是知识的实践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课堂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中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