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数学学习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016-05-14陈莉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价能力数学

陈莉

与西方学生比较,我国学生的自主性、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这样才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当仁不让地必须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主阵地.

人本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一、重塑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识、交往和感情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束缚,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学生,更要学会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提问,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这样学生才会从束缚和紧张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焕发出其好奇的天性,去主动探索,不断求新.其次,要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的课堂氛围,才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个性得到良好发展的土壤.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数学教学的舞台的中央.

2.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实践.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能成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后进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生教生,生教师,师教生”,全班师生共同提高的统一和谐的整体.

3.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们数学老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学生去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使学生更具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要尽可能多地把学习活动交由学生自主地安排和进行,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创设学习情境,培育肥沃的土壤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该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1.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精讲,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给学生更多自主质疑的权利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就由问题构成,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深刻,如果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那正是他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进出创新的火花.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将质疑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可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可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CD#3];若a=0, 则|a|=[CD#3];若a<0, 则|a|=[CD#3].(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3.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方法

除常规方法指导外,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如何选择调用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这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应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思考问题的习惯,追本溯源,寻求规律,把握其内在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例如在讲授《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我就布置给学生动手操作的剪纸活动,然后再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图形的共性特征,再引导思考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牢固.

4.创设更多合作交流的可能

我们教师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密度,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提高教学效益,又使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更能增大成功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灵活评价激励,增强助推的动力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思维相对较慢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比如,有位同学数学成绩不好,性格也非常内向,从不主动提出问题,也不敢举手发言,我就经常提问他,鼓励他积极去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该位同学在激励中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

学生勤写数学日记,也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很好的方式,对于师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美感、趣味、困难、疑惑…….而且,数学日记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自我报告” :评价自己的能力或者反思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数学日记还有助于数学老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能力.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会发现这种形式的写作有些困难;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写写他们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或者记录某一天的问题解决活动.比如,可以要求学生设想给一个朋友写信,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活动;或者假想一个比自己年级低的同学,想办法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解释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的过程等等.刚开始,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教师可以先给他们提供一个数学日记的格式,规定一些要求写的内容.比如下面就是数学日记的一种格式(如图1).

激励是一种力量,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走向成功的力量.只有运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数学问题解决的示范者,而应成为一名数学问题研讨活动中的向导和顾问,应努力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自主地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提炼新方法,提升新思维,形成新能力,从而优化自主学习的品质.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评价能力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