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
2016-05-14赖德长
赖德长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时,会面临很多学习上的新问题,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压力增大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数学思想方法逐渐渗透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同时,教师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初中生对于数学思维的理解还很模糊,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指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数学思想为数学学习带来的帮助,与此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数学思想巧妙地进行结合,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一、初中数学的几种基本思想方法及特点
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有着明确的说明,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数形结合、分类、化归这三种数学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针对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专业词汇和理论依据,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比较吃力,所以要用很直观的图形替代着表现出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对于“有理数运算”的教学,很多学生不理解有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就可以借助“数轴”的几何模型来引导学生去分析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学生也能够轻松掌握有理数在运算方面的技巧和思考方法.
2.分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数学思想中,较为常用的思想就是分类思想,很多数学题目都需要借助分类思想来解决.分类思想主要就是将所要研究的数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通过分类之后各部分的特征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分类思想有两个基本准则就是:分类的标准要完全统一;分类的过程要做到没有重复、没有漏点.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学习几何学起源,就是将线分为“直线”、“射线”和“线段”三个类别来进行问题分析的.
3.化归思想的主要内容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很多的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之上的.化归思想就是在面对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将新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之前学习掌握过的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便于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及时回想起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关于“角”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数学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对数学思想的实践运用方式,数学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所教的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积极备课,在课堂教学时准备充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地将数学思想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熟悉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有侧重地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并且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感,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理解知识点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举一反三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设置一些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逐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参与,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建立起成熟的数学思维模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学习效率.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自身来讲也是一项重大的考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教学工作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轻松.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升一定会带动学生整体的素质提升,有助于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工作.
对初中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简单地背公式、做习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无论是学习新的知识还是在做习题的方面都能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对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要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和培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理想.